“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过秦论》
秦始皇一生至少遭遇了刺客荆轲、高渐离、张良、无名氏数人等四次暗杀。
幸运的是,他都躲过去了。
01
荆轲刺秦王
第一次,了解历史的人基本都知道,太有名。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韩、魏、楚、赵四国,兵锋直指燕国。
燕太子丹打算刺杀秦王,挽救自己的国家。
在处士田光的引荐之下,结识了精通剑术的义士荆轲。
太子丹委托荆轲刺秦,为稳妥起见,还给荆轲配了一位助手——秦舞阳。
荆轲手捧叛将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装着地图的木匣,走上大殿。
可是秦王的气场太强大,以至于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当场吓尿,脸色大变,浑身发抖。
荆轲还算很镇定,他上前谢罪说:“北方蛮夷,没见过天子,因此而害怕,希望大王能原谅他,让他完成燕国的使命。”
荆轲事先把匕首藏在地图中,在为秦王展开地图时,突然“图穷匕现”。
荆轲左手迅速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握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挣脱躲过,衣袖都被扯了下来。
现场侍卫不敢上前相助,原因是当时宫廷的规矩是,没有秦王的诏令,大臣不准佩戴武器上殿,侍卫不能携带武器擅自进入内殿。
所以即便着急,大臣和侍卫们也都只有干瞪眼的份。
绕着柱子跑圈的秦王,这般情急之下,竟拔不出自己的佩剑。
当时有个御医叫夏无且[jū],看见自己手里的药袋子,忽然灵机一动,把药袋子投向荆轲。
就在荆轲愣神的时候,幸好有侍从及时提醒:“大王把佩剑放在背后拔出来!大王把佩剑放在背后拔出来!”
秦王拔出佩剑,挥剑“断其左股”,荆轲发起最后一搏,甩手投掷匕首,秦王又成功躲过,匕首击中柱子。
荆轲倚着柱子,瘫坐在地上自我解嘲:“刺秦失败了,是因为我想生擒活捉秦王,得到约契回报太子丹!”
秦王再度攻击荆轲,连砍了七剑。
随后,荆轲被一拥而上的侍卫乱刃分尸。
荆轲也许算不上武林高手,但他不可能没经过训练,就充任燕国的杀手,应该是个训练有素的剑客。
秦王嬴政能连续躲过荆轲的两次致命袭击,足可见秦王还是有一定临战经验的,即便不是武功高强,至少可以称得上身手敏捷。
02
高渐离刺杀秦始皇
第二次,就是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了。
因为受荆轲的牵连,高渐离更名改姓,躲在宋子城当起了酒保。
高渐离击筑唱歌玩得很溜,结果有一天,一不小心就出了名了。
秦始皇听说后,就召他进宫表演。
不巧,皇宫居然有人认识他:“这不是高渐离吗?”
但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赦免了他的死罪。
不过,薰瞎了高渐离的眼睛,这样又可以让高渐离击筑,又可以防止高渐离又不良动机。
高渐离每次击筑,秦始皇没有一次不说好。
时间长了,高渐离渐渐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某一天,把铅灌进筑里,高渐离就进宫了。
秦始皇正听得尽兴之时,高渐离高高举起灌满铅的筑,就朝秦始皇砸了过去。
可是,没有击中。
毕竟双眼都已经瞎了,砸偏了也不意外。
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决定再也不解近前六国的人了。
03
张良刺秦
第三次,发生在秦始皇二十九年。
秦始皇东游巡查,到了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
前韩国旧贵族张良高金聘请了一个大力士,打算用大铁椎远距离狙击秦始皇座驾。
韩信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伏击,是因为这个地方风沙大,完事之后便于逃跑。
可他没有想到,这样的环境,虽然利于逃跑,但也妨碍自己的视线和准度。
结果砸中的是副车,没砸着秦始皇的车。
人是砸死了,可是不是秦始皇。
这次暗杀,一来刺客专业,二来秦始皇毫无防备。
比的应该就是运气了。
结果刺客没有秦始皇运气好。
04
微服私访偶遇强盗
还有一次,了解的人应该不多,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一年。
事件背景:
秦始皇穿上便装,带上四个贴身保镖,去咸阳城来了个微服私访。
案发时间:
半夜
案发地点:
兰池(咸阳城的郊区,也就是说秦始皇已经出了安保范围)
这个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但结果,秦始皇还是逃过一劫。
就说:
第一次荆轲刺杀失败,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正年轻,武功还挺高强。
第二次高渐离刺杀失败,因为高渐离眼睛瞎了,没砸到在情理之中。
第三次张良刺杀失败,是因为伏击距离太远了,砸偏了,算是秦始皇运气好。
可这第四次呢?
一来,夜黑风高。
二来,秦始皇也不年轻了。
三来,一帮人对5个人。
失败,说不过去啊。
非要找个原因,除了秦始皇运气好,贴身保镖武功太强。这帮盗贼不专业、太烂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始皇的智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