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因国运不济而败,该论调一无是处

“国运不济”这种调子是最没用的论调,为什么不济了?总得有原因吧。正如我评论你的某个行为是对是错,我如果说“因为你快死了,所以你的对错对于你终究要死毫无价值”。每个人的每一秒都距离死亡、坟墓越来越近,这是真理。你既然快死了,还干什么事儿。

有时候,真理要靠怎么说,没有缘由的真理其实毫无用处。

说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把自己打扮成白发白须白衣的仙风道骨的老人,但是说出这四个字就能看出本质,他连裘千仞都算不上,顶多裘千丈。

甲午战争是因国运不济而败,该论调一无是处

(1)甲午战败主要是因为统治阶层从慈禧到李鸿章,一味贪腐享乐、不思进取,北洋系统根本就不缺钱

首先,甲午战争时的日本,不是1904年的日本。1904年时的日本利用《马关条约》的赔款(包括利息共计3.5亿日元)中的85%,将日本的军事实力和国力在短短十年内堆积起来。更不是1931年的日本。1894年的日本,在经济、军事上都不如中国。

其次,甲午战争的失败,主要是清政府不能完全信任汉人,而是为了使满人掌控权力,采用了“制衡”汉人的手段,使汉族政治精英间互相斗争,海陆两军没有齐心合力地对抗日军。淮军一个劲儿地逃跑,湘军看哈哈笑,湘军再上,虽然拼了命地打,但交上手后才知道“战争已经不再是靠勇敢就可以打胜的时代了”。

甲午战争是因国运不济而败,该论调一无是处

再次,慈禧挪用了海军军费多少一直有争论,但慈禧为了自己的生日而挪用海军军费、耽误海军军费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李鸿章利用掌握“北洋战区”的机会,将自己的亲属、亲信广泛安置在各个角落的行为,使众多淮军得到好处,同时,在发展“北洋”的同时,“贪腐”了众多军饷也是毋庸置疑的。很简单,“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交给王文韶八百万两“小金库”,梁士诒的《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第44页。

由此可见,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是“北洋”缺钱,而是统治阶层的无耻。

(2)解放新疆、中法战争充分证明,“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并不弱”,而是统治阶层思想弱。甲午战败主要是在光绪正确做出“打”的情况下,李鸿章等人阳奉阴违依然已“不打”“避战”作为应对,打与不打的冲突下失败

左宗棠领导楚军解放新疆,用武力恫吓沙俄归还了伊犁。尽管,李鸿章对此由没有解放之前说的“阿古柏虎狼之师”,到解放新疆之后说“阿古柏土匪、几十个人,不堪一击等”,但我们可以看出,左宗棠解放新疆是晚清唯一一次对外完全胜利。

甲午战争是因国运不济而败,该论调一无是处

左宗棠收复新疆(油画,局部,作者张延昭)

在左宗棠准备武力对抗沙俄的时候,在李鸿章、慈禧地合作下,左宗棠被“收归兵权”明升暗降去了内阁。

中法战争中,左宗棠在自己辛辛苦苦开创的“马尾海军”被窝窝脑囊毁灭的情况下,在自己身染重病情况下,挂帅出征东南沿海,与张之洞精诚团结稳重了东南沿海。在国际上,英国警告法国不准北上,不准进攻上海等有利形势;在陆战,镇南关大捷下,又是李鸿章和慈禧合作撤军、停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李鸿章属于“内战行家”,对于外国侵略者则是一如既往的“我不如人”思想,失去了民族自信心。正是因为民族自信心,李鸿章把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政治家当”丢了一大半,这也是他日后几年“不如意”的根本原因。

但这也是应得的,中国由“并不弱”变成“弱”,慈禧责任第一,李鸿章则是第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75 字。

转载请注明: 甲午战争是因国运不济而败,该论调一无是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