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同于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最大的不同是军队伤亡少,当时,整个平津战役解放军伤亡约3.9万人,远少于其他两大战役。
而之所以能够以如此小的伤亡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关键因素就在于,当时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最终选择了率部和平起义,从而极大的减小了战争的伤亡,也保留了北平这个千年古都。
然而众所周知,出身阎锡山晋绥军系统的傅作义是典型的杂牌军,他既不是蒋介石的老乡,更与黄埔军校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虽然傅作义被蒋介石任命为了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统领华北地区国民党60万大军,成为国民党在华北五省两市的最高统治者。
但实际上,傅作义对这60万大军控制力并不强,因为,这60万大军大多数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而众所周知,中央军在国民党系统中听命的,有且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们的校长蒋介石。所以,虽然成为了国民党华北最高统治者,但是。傅作义的权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华北剿总的60万大军,傅作义究竟能控制多少呢?
当时,被任命为剿总总司令之后,归属华北剿总建制、也就是傅作义麾下的部队为:16军、13军,62军、67军、92军、94军、35军、104军、105军、独7师、 骑4师、骑12旅、骑13旅,再加上后来扩编的87军、110军、青年5军、101军,一共拥有高达60万之巨的兵力,而且这60万大军大多数还是装备精良的美械军队。
然而,这60万美械大军,除了35军、104军、105军和独7师、骑4师、骑5师、骑5旅、骑12旅、骑13旅是傅作义从绥远、察哈尔带过来的嫡系部队之外,其他都属于蒋介石的中央军。
这60万大军一共组成了李文、石觉、孙兰峰三个兵团,如果再加上后来成立的侯镜如兵团,一共为4个兵团。而这4个兵团,从军团长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只有孙兰峰兵团是傅作义的嫡系,其他都是国民党的中央军。
也就是说,此时的傅作义虽然堪称兵多将广,但傅作义却并不能让这60万大军完全听命。蒋介石中央军出身的大将们,对于杂牌军出身的傅作义更是阴奉阳违。
例如,当时的华北剿总副司令、国民党军统出身的特务头子陈继承就多次反对傅作义的部署,屡屡让傅作义下不了台。甚至,陈继承还公然说出“中央军的调动必须通过我”、“只有我才能调遣使用”的狂言。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名副其实,傅作义开始多管齐下,加强对于这60万大军的掌控。对于被调来监视和掣肘他的陈继承,傅作义用三次对蒋介石辞职的方式,最终逼迫蒋介石撤掉了陈继承副司令的职位。
因为,傅作义对于自己能够身居华北剿总高位的原因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国民党华北60万大军的统帅,不是因为蒋介石对他十分偏爱和信任,更不是让他来享受荣华富贵的。
而是因为在国民党全面败退的情况下,蒋介石需要有一个人能够支撑华北残局。而这个人,显然不可能是陈继承,他也没有这样的威信和才华。所以,有恃无恐的傅作义以此要挟,最终逼迫蒋介石撤掉了陈继承副司令一职,大大加强了对于军队的控制。
撤掉陈继承之后,傅作义再接再厉,他对于在国民党军队中极为活跃且威胁巨大的军统、中统的特务机关也开始清理。一方面,傅作义开始压缩他们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又以极为坚决的态度撤掉了多位占据核心职位的特务。
例如,实际为军统特务的北平市政府民政局局长马汉三;对外为社会局局长、实际上是中统特务头子的温崇信等人,都被傅作义想办法撤职。而对于蒋介石多次派遣特务在华北剿总任职的命令,也屡次拒绝。
与此同时,傅作义还不断拒绝蒋介石将军队分割调遣的命令。例如辽沈战役关键时期时,傅作义就曾拒绝蒋介石提出援助锦州、担任总指挥的命令。
对于蒋介石在南京会议上提出将傅作义部全部南掉,将其任命为东南军政长官的命令,无法直接拒绝的傅作义,则以“林 彪所部需3~6个月休整,在此期间扩军20~50万,加强天津的碉堡群,坚守平津,等待局势变化”为由,拒绝南下。
而这个理由也让一直给心存“爆发第3次世界大战、美国因此加强援助”幻想的蒋介石犹豫起来,最终没有强令傅作义南下,从而让傅作义保住了对60万大军的控制。
因此,在平津战役之前,傅作义其实就与蒋介石的矛盾逐渐加深,貌合神离。也因为蒋介石和傅作义的矛盾,傅作一边对于蒋介石的命令阴奉阳违,甚至公然拒绝,另一方面也想用尽一切手段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到了后期,虽然傅作义对于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仍无法像35军那样如臂使指,但是,人在屋檐下的中央军也不敢对傅作义的命令公然违抗,再加上中央军虽多,但却并无一个可以服众的首领,从而方便了傅作义各个击破。正是靠着这样的控制力,让傅作义能够最终率领了数十万大军宣布和平起义,却没有引起巨大混乱。
当然,作为军事才华横溢又身居高位的傅作义而言,虽然他并不想参加内战,更不想平津地区陷入战火,但是,如果没到万不得已之时,心高气傲的傅作义显然也并不想束手就擒。
在这种情况之下,断绝傅作义及其麾下60万大军的顽抗或逃跑的希望,就成为平津战役工作的重中之重。1948年10月时,蒋介石曾与傅作义研究过关于华北国民党军队何去何从的方案。两个人提出来三个方案。
第1个方案是继续固守天津、北平等地,加强防守工事,尤其是加强以天津塘沽港为中心滩头阵地。这么做的目的是在平津地区难以守住的时候,傅作义大军从海上撤往江南地区,这也是蒋介石最为属意的方案。
另一种方案则是向西撤往察哈尔和绥远地区。早在抗战时期,绥远就成为傅作义的地盘儿。因此,傅作义对于绥远、察哈尔地区经营很久,对于当地的控制力也极强,再加上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大多数都是察哈尔和绥远人,所以,西撤方案其实是傅作义的主意。
第3个方案,则是继续坚守北平和天津,同时而扩充部队,以观时变。这个方案其实是在傅作义不愿意执行第1个方案,蒋介石不同意第2个方案之后的妥协方案。
傅作义之所以不愿意执行第1个方案,原因再简单不过:作为杂牌军将领,虽然此时傅作义一路高升成为华北剿总司令,但更多的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
一旦如蒋介石所愿南撤江南地区,失去了老巢后,仅凭麾下的几个军的嫡系部队,傅作义根本没有反抗蒋介石命令的可能。而根据蒋介石对于杂牌军的一贯做法,他的部队极有可能被蒋介石吞并。
但是,对于向西撤往察哈尔绥远地区,蒋介石是不愿意的。因为,西撤之后的傅作义部,对于国民党内战大局于事无补。所以,最终两方僵持之下,选择了“继续坚守北平,同时扩充兵力以观时变”的方案。而这个所谓的“以观时变”,其实就是蒋介石和许多国民党将领心心念念的所谓第3次世界大战。
而毛主席早就洞察了傅作义的这一心理,所以,在辽沈战役刚结束没多久,他就果断命令东北野战军停止休整,率军入关。同时,为了切断傅作义大军从海上南逃或西撤的路线,又先后发动了张家口战役和天津战役。彻底截断了傅作义集团逃跑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之下,留给傅作义的其实只剩下两条路:或继续顽抗,在外无援兵的绝境之下被彻底消灭,或趁手中还有军队,率部起义,为古城保留一分元气,也为自己和部下争取一个更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