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文:老维特(作者原创授权)

自古以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三国”,指的是继承了汉末乱世的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足鼎立的格局,是曹刘争夺汉中与夷陵之战以后才全面确立的。然而,除此以外,还有一家自董卓时代始的老牌军阀依然独立于世,虽然他们也接受了曹魏政权的封号,然而一贯自行其是,一直到最后胆大妄为称帝,被曹魏太傅司马懿所扑灭,这就是本系列文将要介绍的对象,割据辽东、玄菟、乐浪三郡三代的辽东公孙氏家族。

本篇先讲第一章:《“东北王”——缘起:公孙横据辽海上》

说起辽东公孙氏政权的起源,我就要先表一下公孙氏第一代主君公孙度的起家史,以及当时汉朝“东三郡”(辽东、玄菟、乐浪)的基本情况。

公孙度,字升济(或作叔济),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时为辽东郡郡治)人,其父公孙延,为了躲避郡中官吏迫害,逃跑到了邻近的玄菟郡(时治高句骊县,原在今新宾永陵一带,东汉后期已经迁移到今沈阳浑南区)。在玄菟郡中,少年公孙度遇到了他平生第一个贵人——时玄菟太守公孙琙,因为他与太守早逝的儿子公孙豹同名(公孙度早年名豹,后更名为度)且同庚,所以就获得了很好的照顾,被委任为郡中小吏,还给他聘了一门亲事。后来公孙度又先后升为尚书郎(为皇帝身边之政务参谋),冀州刺史(时治邺县(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另按东汉官制:州刺史品阶实低于郡太守,刺史一年俸禄六百石而太守一千石,有监察州辖区内官吏之权而无管辖人民之权)。在冀州刺史任上,因为遭到谣言中伤而被免官。到了董卓进京以后,因他与董卓的部将徐荣(玄菟郡人士)有同乡之谊,被提拔为辽东太守。他终于得以借着被董卓所劫持的朝廷的任命,回到了老家。

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故乡的土豪们看着这样一个中央回来的父母官,却并没有觉得多么了不起,反倒是觉得此人出身太低而有点轻视他。公孙度于是就来了个下马立威。公孙度到任以前,襄平县县令公孙昭曾征召公孙度之子公孙康为军中伍长,大概也是为公孙度家在辽东的事业打下了一点基础。可是公孙度到任以后,就立刻下令在襄平县的集市上把公孙昭用鞭子抽死示众。尔后,公孙度又对郡内的土豪田韶等人下了手,前前后后诛杀了一百多家,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原本与他无冤无仇,却也难逃一死,难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公孙度“残暴而不节”。不过,如此辣手治郡,可能也是为了聚拢人心于他这个没有根基的新主,以确保割据一方吧。

在下马立威之后不久,公孙度就开始征讨四方了,西击乌丸(乌桓),东击高句丽,皆得大胜。此外,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扶余国的国王。辽东郡周边的蛮夷,就这样服从于了这样一位耀武扬威的新主。公孙度可能也以此为机,合纵连横了周边的玄菟乐浪二郡,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不过,我觉得我还有必要把当时汉朝“东三郡”的历史与环境简要介绍一下。

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东三郡”当中,最早设立的是辽东郡。在战国时代秦开东征击败东胡与箕子朝鲜后就已经设立,郡治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襄平也是燕国的重要都市之一,甚至还铸有货币“襄平布”(战国时代发行货币,除秦以外,基本都是由某一城市为主办发行,而非诸侯的朝廷)。荆轲刺秦失败以后,秦将李信发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与太子丹一路东逃,一直逃到襄平,途中太子丹还曾差点被秦军抓获,多亏隐藏于太子河河畔的湿地当中,借芦苇之类水草为屏障才难免一死,然而到头来太子丹还是沦为父王讨好秦国的牺牲品。过了四年,秦将王贲再次出兵辽东,燕王喜被掳走,燕国灭亡。燕国得以在辽东苟活下去,以及后来公孙氏政权所倚仗的地理险阻,便是辽东郡西面的两大屏障,一是医无虑山(医巫闾山)的险阻,其二是所谓的“辽泽”,即俞水(大凌河)、潦水(辽河)中下游地区的连片湿地。辽河古称“潦水”,“潦”是形容水淤积而不通之状,这个名字也很明显地体现了辽河的水文特征,所以赴辽东经由平原地区的“傍海道”一直多有险阻,甚至到了宋朝,奉命赴辽的使者都曾言此道路上河流既不利舟楫也不利徒步跋涉。此路上水害的减弱,大概要等到元明时代了。但是直到今日,昔日辽河流经的河道,还是留下了很多河流截弯取直后遗留的“牛轭湖”。所以辽东郡的对外交通,主要仰仗三大通道,其一是靠近汉长城,从北面绕过医巫闾山,进入大凌河中游谷地的“凌河道”,其二是经由辽西走廊,再从辽河下游地区经过,避开辽泽最淤塞不通之处,再北上的“傍海道”,其三就是从山东半岛或当时的黄河河口(今海河河口)出发,走海道连通辽东郡的海上通道。在当时,这三条道路中,前两条道路,都容易受到盘踞在西辽河流域的草原民族侵袭,反而以第三条海道最为可靠。所以在东汉初期,为了便于管理,甚至让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的青州刺史隔海监察辽东、玄菟、乐浪三郡。辽东郡虽然远离中央,但是经济上却问题不大,当时最重要的两大战略资源,盐(仰仗海盐)、铁(仰仗今盖州、鞍山、辽阳、本溪一带的铁矿矿脉)辽东郡都绰绰有余,这也是后来公孙氏有本钱割据一方的经济基础。

再来看一看玄菟郡,这一郡本是西汉武帝时期灭卫氏朝鲜后所开辟的“汉四郡”之一,建置于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管辖着摩天岭、长白山、盖马大山这一片山区。后来该郡却却屡屡迁移。玄菟郡最初的治所,在朝鲜半岛东岸的夫租县(今朝鲜咸兴),后来到了汉昭帝年间,西移到高句骊县(今辽宁新宾永陵)。公元12年(新朝始建国四年),王莽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又名乐鲜,仍属幽州。其部将严尤诱杀高句丽的君主,高句丽遂脱离中原王朝独立,开始吞并玄菟当时的辖县。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后汉军撤退。但是后来,汉军还是把玄菟郡主要土地夺回,高句丽人退回了国内城的老巢。然而到了汉安帝时代以后,由于屡遭高句丽入侵,玄菟郡还是迁入了汉长城以内,并且把原属于辽东郡的侯城(今沈阳沈河区)、高显(今沈阳苏家屯区)、辽阳(今沈阳辽中区)三县转给玄菟郡,郡治高句丽县也只能侨置于小辽水(浑河)南岸,到这时候,未投向高句丽的玄菟郡郡民就只能在后缩的土地上生活了。公孙度少年时随父所迁居的玄菟郡,就正是这已经后退到长城以内的玄菟郡。

最后再来提一下乐浪郡,乐浪郡的辖区,完全在朝鲜半岛之上,其郡治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市乐浪区)旧名王险城,曾为箕子朝鲜、卫氏朝鲜之都城,汉灭卫氏朝鲜后,在此地设立朝鲜县与乐浪郡。乐浪郡统辖单单大岭(今朝鲜狼林山)以西、清川江以南,带水(今载宁江)以北地区。后来临屯、真番二郡撤销,乐浪郡也兼并了原属临屯郡的岭东七县和南面的真番郡诸县。到了东汉初年,由于貊人、高句丽的侵袭,岭东七县也被放弃,南部疆域也有所收缩,乐浪郡缩到了今日平壤附近的平原地区。乐浪郡还给乐府诗的采集者留下了一点深刻印象:乐浪郡有一位管理渡口的小卒,名霍里子高,一日见一狂人披发手持酒壶欲渡过河流(可能就是列水,今流经平壤的大同江,狂人行此举大概也是因为酒后发酒疯逞强),其妻跟随劝阻却不能止,最后狂人手持酒壶,死在了波涛之间。其妻无可奈何,只好手弹箜篌,唱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小吏后来将这段歌词记下,回家告诉了自家妻子丽玉。丽玉深受感动,以此为歌词作《箜篌引》一歌。此歌悲怆,反映了人生命的脆弱也恰与后来公孙氏的发展有所呼应。

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图为幽州东部,公孙氏所割据之辽东、玄菟、乐浪三郡情况)

公孙度内惩豪强,外慑夷狄以后,也听到了中原地区自讨董联军起兵以后四处战乱的消息。虽然公孙度到辽东走马上任是出自董卓的安排,但在此时,他却不想投靠保董或反董的任何一方,只想当个远离中央的土皇帝,还跟部下柳毅、阳仪说:“汉室将亡,我当称王了”。正巧还有人献上了祥瑞,当时襄平县延里祀社神的地方长了一块大石头,长一丈多,下面有三块小石头做它的足。有人对公孙度说:“这块石头的形状类似汉宣帝的皇冠,它所在的延里,又与你父亲的名字相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应该拥有天下的土地,而有三公作为辅佐。”这大石头,大概是有人特意搬来的“石棚”,即一种常见于辽东半岛地区的石器时代巨石崇拜遗迹。公孙度听到祥瑞的消息后很高兴,但他没有急着称王,而是秉承着他“残暴而不节”的本性又大行诛戮。辽东郡中有个名人李敏,曾任河内太守,公孙度想请他出山任职,但此人却带着家人避居海岛(大概是黄海上的长山群岛)去了。公孙度得知后,大为恼怒,掘开了李敏父亲的坟墓,劈棺焚尸,又诛灭了李氏的宗族。

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辽东半岛地区常见的石棚)

尽管公孙度治郡手段苛酷,然而中原地区在讨董联军散伙以后就战乱不息,特别是袁绍袁术兄弟各自结党相斗,弄得中原地区很多人也泛海奔向辽东,以求得一时太平。这其中就包括管宁、邴原、以及后来先后在刘繇、孙策手下打出赫赫威名的太史慈。管宁、邴原、王烈这些文士还在辽东开坛讲学,繁荣了辽东的文化。公孙度也借机派兵从海路夺取了青州的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龙口,辖今日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在东莱郡设置营州刺史。同时还把辽东郡分为辽西、中辽二郡(大抵二郡以辽河为界。大凌河-医巫闾山为公孙度之辽西郡东界,非时为公孙瓒所据,治阳乐(今辽宁义县刘龙台附近)之辽西郡),安排手下为太守。公孙度自己则在襄平自封辽东侯、平州牧,还在襄平城南郊祀天地,顺便设立了汉高帝、汉光武帝之庙,这立庙之举显然是为了给自己僭越礼法的行为打一块忠君思想的补丁,实质上可能是对旧有祭祀之庙宇加以修缮,因为西汉时代,汉朝各郡都立了汉高帝之庙,东汉时代,光武帝庙在各郡也多有设立。

公孙度的僭越行为还不止限于礼法,甚至还劫持朝廷派来的官吏作为人质,比如朝廷委派的乐浪太守凉茂(可能是曹操的许昌朝廷所派遣),就被他派人截住,怕是先前公孙度就在乐浪郡安排了自己的人选。到了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这一年,公孙度的人生走到了尽头,然而这一年他的辽东割据政权却迎来了两件大事。

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其一是曹操攻陷了邺城,然后又四处出师平定冀州诸郡,邺城空虚,公孙度眼见袁绍二子交相攻杀不能抵御曹操,就动了向中原出兵的念头,想用三万步兵、一万骑兵,直攻邺城,诸将皆愿出兵,他们盘算着即使拿不下什么城池,也可以去打打草谷。但是却被凉茂劝阻。凉茂认为:“现在天下大乱,国家危险,将军您拥有十万大军,可以坐观成败。作为国家的重臣,曹操担心国家的安危,体察老百姓的痛苦,率义兵为天下除贼,功劳很大,没人比得上,因为天下刚刚平定,百姓安顿下来,所以没有责怪将军你,而将军你准备西进,进攻邺城,成败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决定的,希望将军你考虑考虑!”

公孙度虽然好肆意杀人而且颇有僭越之举,但对于生死攸关的事情,还是很在意的,就放弃了偷袭邺城的计划。随后不久,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氏势力,也竭力拉拢公孙度,派使者封公孙度为永宁乡侯,同时为他在朝廷安排了“武威将军”这一杂号将军官职。杂号将军之品秩与太守相同,加上乡侯的封号也远不及公孙度自封的“辽东侯”威风,所以公孙度就霸气地回应道:“我王辽东,何永宁也!”把曹操使者送来的印绶藏在了武库之中。随后不久,公孙度去世,继位的公孙康把“永宁乡侯”的封号给了弟弟公孙恭。

公孙度一生的作风,横行霸道,确实有一种偏乡僻壤里面土霸王的味道,然而对于要命的事情,还多少有些节制,所以没有像同时凉州枹罕的土霸王宋建之流称王还设置百官。此外,公孙度虽然拒绝了曹操给的封号,但还是能听取凉茂意见不去中原冒险,“冒险适度”的精神,也是公孙氏政权得以存活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585 字。

转载请注明: 三国有一个神秘家族,雄踞东北,虎视中原,欲同曹操争锋天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