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和外国人语言交流的?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地域辽阔,而且资源众多,与周边国家也存在着很多交流,所以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

早在西周时代为了方便交流,就有了专管翻译的官员,在当时的文献当中称他们为像胥。由于当时人们流动领域的限制,他们交流的对象也仅限于周边的少数民族。

到了汉代国力强盛,中外交流也不断发展,翻译人员不断增加。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大鸿胪,下面设置的翻译官,就是专门负责对外连接的

而在朝廷和西域各属国当中设置译掌,就是为了主持翻译工作和旅行是接任务的。到了三国时期,翻译工作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从事翻译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翻译机构的组织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完善。在这个时期翻译又有了新的名称,叫做译使。他们的任务就类似于如今的对外翻译,专门负责外国使节来我们国家或者我国使节出使外国时的翻译工作。

翻译官是翻译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他们必须要精通两国的文字和语言。在古代翻译官一般有这几个来源,最初就是那些住在两国交界地方的人,由于他们生活的地方处在两种语言的过渡地带,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多种语言。比如古代丝绸之路上上的许多原著民和商人就具备这种条件,僧侣也是最早从事翻译的人员之一。

在隋唐以前,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的分裂和战乱,民众的生活充满了动荡,所以佛教很盛行。当时的人们利用佛教的学说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对现实的逃避。由于中国不是佛教的原产地,所以一些佛经还得需要从外国引入。这个时候的翻译机构叫做译场他们主要负责翻译古代的佛教经书。这些机构不仅国家级别的,还有许多是私人筹建的,所以一些僧侣也就此成长为了翻译家,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明朝开始,因为交通工具的逐渐发达,取得中外交流变得非常普遍,所以早在明朝开国时期就设立了专门的翻译机构,当时叫做四译馆,选取了专门的人员来学习外国语言,但是因为当时大家都不够重视,许多人把这一项工作当成一个闲差来处理,后来因为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才重视起来翻译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12 字。

转载请注明: 古代人是怎么和外国人语言交流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