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统治时期,出过非常多有名的大臣。可以说,整个宋朝最重要最贤明的大臣,绝大多数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或者,中国古代最重要最贤明的大臣中,宋仁宗的手下占据了半壁江山。
(宋仁宗剧照)
究竟有哪些重要的大臣呢?咱们不妨列举一下。
政治方面有: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富弼、韩琦、王安石、司马光、张方平、吕公著、曾公亮……
文学方面有: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张先、柳永、苏舜钦、梅尧臣……
书画方面有:黄庭坚、米芾、蔡襄、范宽、许道宁、郭熙、燕文贵……
经学方面有:孙奭、刘敞……
理学方面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吕大临……
哲学方面有:胡瑗、孙复、石介……
科学方面有:沈括、毕昇……
对于这种盛世图景,苏轼曾赞叹道:“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明代的大哲学家李贽也赞叹道:“鉅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说起来,如果比名气的话,宋仁宗在名气上,甚至根本就比不上他的很多大臣。那么,为什么宋仁宗时期,会出现那么多名气超过宋仁宗的大臣呢?
(宋朝大臣剧照)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根本的原因,正在于宋仁宗的“仁”字上。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仁宗”是不多见的。真正被称为“仁宗”的,只有六个:宋仁宗赵祯、西夏仁宗李仁孝、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永琰。不过,虽然有六个“仁宗”,真正名副其实的,其实只有宋仁宗赵祯和明仁宗朱高炽两个。西夏和西辽属于少数民族国家,评价标准不一样。元朝和清朝的两个“仁宗”,说起来并不算“仁”。同时,就算仅剩两个“仁宗”,明仁宗朱高炽也不太有资格,因为他仅仅当了10个月的皇帝。这么短的时间,显然不太能够说明问题。
由此可见,真正有资格被称为“仁宗”的,就只有宋仁宗。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被称为“仁宗”的皇帝很少呢?
这是因为,封建社会是皇权社会。皇权社会本质上是独裁社会,它要求皇权必须绝对强大,就是说,皇帝要有绝对的权威。所有的大臣,都必须服从皇帝的统治,听从皇帝的安排。皇权制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加强中央集权,除了削减地方权力以外,就是削减朝中大臣的权力。
中国古代对宰相的使用,就能够集中体现出大臣权力的减弱,以及皇权的加强。秦汉的时候,宰相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宰相有时候权力比皇帝还大,而且秦汉时期,还会不断地出现权臣。这些权臣都非常有名,很多甚至直接威胁着皇位的稳定。
不过到了隋唐以后,皇帝渐渐地增加了宰相的数量。因为增加了宰相的数量,也就相当于给宰相分权了。除了增加宰相数量,设置左右宰相以外,宋朝的时候,还专门设置参知政事。本来已经有副宰相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又是副宰相,这样宰相的数量就更多了。
(宋朝名臣包拯)
到了明清时期,从朱元璋开始,干脆就取消了宰相的职位。只设置内阁。内阁并不是宰相,他们只是直接执行皇帝命令的部门,他们没有任何敢于独自商议及处理朝政的权力。
而一个皇帝之所以被称为“仁宗”,就在于他会把更多的权力让给大臣。他会更多地和大臣们商量着办事情,不会独断专行。
宋仁宗被称为仁宗,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历史上曾记载,宋仁宗想要给他的爱妃张贵妃的大伯封一个官,而且还并不是很重要的官。同时,张贵妃的这个大伯也并非没有能力。但是大臣们因为觉得这是宋仁宗在搞裙带关系,因此,群起而攻之,极力反对。像包拯这样的大臣,由于在宋仁宗面前极力争辩,甚至还把口水都喷在了宋仁宗的脸上。
这种情况,在其他朝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其他朝代,皇帝想封哪个大臣,就封哪个大臣,哪里会征求大臣的意见。因为所有征求大臣意见的做法,就相当于是和大臣分权,这是不被允许的。而且,作为一个大臣,最重要的做法,就是揣摩圣意。揣测皇帝在想什么,然后去迎合他。
当然了,宋仁宗还有其他很多关心老百姓,关心手下的事情,比如害怕别人责备没带水的太监,于是就忍住口渴不喝水。想喝羊汤但怕御厨辛苦,于是也忍着不喝。
不过最主要的“仁”,还就体现在和大臣分权上。
和大臣分权,因此就很突出大臣的地位。这样一来,大臣的名气,就变得比作为皇帝的仁宗更大了。
(参考资料:《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