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曾经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北的差异可以让同一品种的植物长成两副样子,来自北方的狼,也可能在南方的冬天被冻成狗。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之分”历来都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细心的人一定可以发现,我国的省份名称里多“东西南北”字眼。比如湖南、湖北就大致以洞庭湖为界划分南北,山东、山西大致以太行山为界划分东西。从整体上看,哪个省份在南方、哪个省份在北方,大家心里都基本有数。
在地理层面上,我国早就有了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但按照这条线划分南北的话,安徽省就显得比较独特了,它一部分位于南方,一部分位于北方。安徽的简称是“皖”,皖中皖南定为南方问题不大,但皖北就稍稍有点尴尬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安徽属于“南北融合”的存在,长江与淮河都横贯安徽,导致安徽被均匀划成了江南、淮北和江淮数块,南北差异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首先我们看自然地理差异:江南多山岭,淮北多平原、江淮多丘陵。另外,安徽恰好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却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其次我们看文化风俗差异:淮北人吃饭明显属于北方风格,面食很常见,而淮南地区的人却多数爱吃米饭;就方言语种来说,皖北方言划出了中原官话区和江淮官话区,皖南的方言又有吴语、徽语、赣语等,导致安徽都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省份方言。
就连安徽历史上出过的名人,性格特征与人生经历都呈现出两种状态。曹操、朱元璋等人出生于安徽北部沿淮河一带,这一带可不是物产丰足的地方,古时候常常聚集绿林人马;而包拯、张廷玉等扶持王朝兴盛的名臣,却都出生于安徽中部周边及长江两岸。
事实上,清朝时期原本有个“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帝考虑到稳定问题,怕江南省实力太强朝廷不好控制,又想起了“龙脉”传说,就下决心把江南省从中间分成了两半,一半变成了江苏省,一半变成了安徽省。
最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安徽常常被分成“块”,比如唐朝的皇帝把整个天下分“十道”,安徽就跨了淮南道、河南道、江南东道。如今我们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安徽的南北差异,皖北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皖南又形成了特别的徽文化。
如果外省人去安徽走一圈,一定会感受到这种从自然地理到人文习俗的南北差别,所以北方人以为安徽是南方的,南方人又以为安徽是北方的,争论不休,甚至皖南皖北的安徽同乡也缺少“同乡感”,但不管处在安徽南部还是北部,大家都是中国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