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碰到一个学弟,本打算聊几句就完。但成年人聊天,话题毫不例外都会转到孩子身上。他家孩子正在读高三,眼瞅着就要参加人生的首次大考高考了。他知道我孩子考得还不错,就向我咨询了一些有关的问题。我是老师,本来话就不少,再加上问到我孩子的情况,就更加收不住口,越谈兴致越浓。
谈着谈着,他说:孩子成绩马马虎虎,虽然在重点班,但是垫底的存在,勉强能冲刺一下一本。不过,他忽然高兴起来,说孩子的老师说过,高考会比平时考试高出30分左右。
我看他一脸期待的样子,不忍心再说什么,就顺着他的话意说:有道理。
但我心里知道,老师的这种说法可以说有点儿道理,但不能完全当成规律,更不能全盘接受。
为什么呢?
1,高中老师说这话有为学生解压提士气的心理。考前给学生们这么说,一方面能缓解紧张,另一方面也能给考生更多希望,这种正向的鼓励,对高三迎考学生确有帮助。
2,高中老师说这话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他们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据学校历年来的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数据比对得出来的结论,具有可信度。
3,这种事情变数太多,只能作为参考,却不能当作定律,否则有害无益:
第一,考生本人是最大的变数。每一届、每一个考生的特点都不相同,考生应对高考的心态也有很大差异。每年都会有考生高考成绩高于平时的,甚至成就了黑马的传奇;却也有不乏大师水准,吞下苦果的。更多的是基本能发挥平时水平的,上下均在10分以内;
第二,高考试卷的难度无法捉摸。谁也不能断定某一年是难是易,哪一刻是不是难到变态或是容易到极致。比如去年全民狂欢式吐槽数学难,甚至把数学帝葛军又拉出来消费了一通,但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参与全国卷的命题,他亲自发文自称“被冤枉”;
第三,平时考试次数多,成绩各异,而高考只有一次,没办法作比较。与平时哪次考试相比呢?如果与难度最小的一次比,高考成绩低于它;而与难度最大的一次比,却又高于它。以一对多,比不出来。此外,平时考试本身就有波动。好比拿一个点跟一条曲线来比,根本不是一回事。即使只与一模成绩相比,可能更准确一些,但试卷难易度、考生心理状态等仍是不可预知的;
第四,30分左右这个数据不精确,一是样本范围小,比如只是某校近两三年来部分学生的成绩比对;二是工作量大,没办法做详细的统计比对,只能大概估计。
我孩子从高一起的每一次考试我都会作记录,直到高考成绩出来,说实话,我也只能从他在学校的排名看出他的成绩还算稳定,除此之外,让我说出高考比平时相差多少分,我真说不出来。
综上所述,老师应该是出于一片好心,为了给考生减负减压才这么说的。心理暗示的作用达到了就好,可别信以为真,指望着到时候就能跨过30分的台阶,那就不美了!
总的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学得扎实,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管它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从容面对。心慌意乱其实还是学得不足够扎实,露怯了的表现。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自然涨分上面,不如花更多的精力把知识点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