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造一口铁锅的困难1、资源的占有根据史料记载,蒙古部族在退守草原之后,有一项产业发展的很快,这就是冶铁业,比如明朝中期的时候,他们还是靠抢夺生存和获得资源,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蒙古部族的冶炼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嘉靖年间,鞑靼骑兵已经是全副武装到了马匹,金戈铁马用在他们身上实在不为过,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那么问题来了,铁甲兵器都能锻造,铁锅会造不出来?事实还真就是这样,首先牵扯到了原材料,这对蒙古部族来说是很金贵的,了解一下汉民族的铸锅史,最早起源于汉代,原材料为生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这一资源的国家,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品,比欧洲提前了近2000年。到了明朝建立的洪武初年,朝廷主导的生铁产量维持在9300吨左右,是经济最发达的宋朝两倍有余,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换句话说,当时用在铁锅铸造上的原材料完全都是中原政权掌握着的,一家独大,无可匹敌。还有一个比原材料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产工艺,技术层面的东西可比原材料难得多,大家不要小看了造锅,其复杂程度比制造兵器铠甲还要难上一个档次。
2、精湛至极的技术我国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军队已经普遍装备铁制武器,但是铁锅可不是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有的,完全是“奢侈品”。到了隋唐时期,铁锅除了寺庙之外就只有皇室贵族阶层才能享有,一直到了宋代才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技术上的难题,铸造门槛实在太高。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想要铸造出厚度在两分的大铁锅,不但要在内外各做出两层泥膜,还要厚薄均匀,尺寸准确无误。在烧铸铁水的时候更要时刻注意质地均匀,哪怕是一个细微的环节出了错,造出来的铁锅都会质量大打折扣,甚至一敲就碎掉,前功尽弃。我们这样描述,可能没有从事过冶炼工作的朋友不够直观,总之大家只要知道,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铁锅没有像现在这样成批量的生产技术,属于你有钱也买不到的稀缺物质,其中技术含量极高。1、边关贸易的“刚需”其实不止是蒙古草原上没有铁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的世界各国都把铁锅当做宝贝,在中世纪欧洲诸国的贵族阶层里,如果谁家有一口上好的铁锅,基本上就是传家宝一样的。宋代时,铁锅制造工艺突飞猛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流向世界,基本到了哪里都是紧俏货,多年前我国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水下考古工作,就发现其上有不少出口用的铁锅。万历年间,大名鼎鼎的一代宰辅张居正,就在蒙古缺少铁锅这件事上动了不少脑筋,他给当时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去了书信,言明虽然鞑靼部称臣了,两边的贸易也很繁荣,但是铁锅依旧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把控好。可见到了这个时期,铁锅都是两个贸易中的战略物资,轻易不能放手。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当时明朝卖给蒙古各部的铁锅都有“指定厂家”,大都属于广锅,这种锅异常坚固,鞑靼人想要熔化后铸造兵器都做不到。2、海上丝绸之路的“硬通货”明朝后期著名的“隆庆开关”时代,东南沿海也对外敞开了大门,这得益让大宗的中国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作为当时铁锅铸造业内的龙头,佛山铁锅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硬通货的角色。根据史料《广东新语》记载,明中后期,佛山铸造的铁锅辗转数千里,作为中国最富有代表性的产品备受世界各国好评。清朝雍正帝时,大量外国商船到访广东,船上装满了白银,主要的交易对象就是中国铁锅,有记载的最大一次贸易量,铁锅重达1万余斤。
这段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最后辉煌时刻,欧洲学者估算过一笔账,在中国明清时期,通过对外贸易,中国每年都会赚取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白银,小小的中国铁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吸金神器”。文章作者:大慧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