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两名老师、八九个孩子,偏远山区依然有一些这样的教学点,有人形容这是“极小学校”。他们因何坚守?未来如何发展?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云南的“极小学校”。

选择留守

方便孩子们就近入学

皮肤黝黑、两鬓花白,脸上带着些许被岁月镌刻的皱纹,57岁的李伟扎根云南建水县甸尾乡期租碑小学已有36年。让他自豪的是,从教30多年,附近村子没一个辍学的孩子。如今,隔年招生的6个一年级学生,再加上学前班的4个孩子,是李伟全部的学生。

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20世纪70年代初,期租碑村的学校师生达200多人,还办过初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期租碑小学也还是一所有5个年级的完全小学。李伟依然清楚地记得,1985年他前往期租碑小学报到时,全校4名老师、120名学生的热闹场景。

不过,随着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也跟着一个个调走。李伟主动选择了留守,他说:“自己村子的学校,自己都不乐意待,外来的老师更留不住。”

目前,甸尾乡保留的“一师一校”教学点仅有期租碑小学和高楼寨小学两个。实际上,这样的“一师一校”教学点,在云南已不多见。不过,也有的县区由于地形交通等限制,仍然保留了较多“极小学校”。红河县统计,当地目前有41个“一师一校”教学点,共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4人,校均学生14.24人,其中在校学生少于10人的教学点有18个。

保留“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地方,多半为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记者调查发现,“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大多在读低年级,而教学点所在的村子多半与最近的集中办学点距离较远。“要是寄宿,孩子太小生活还难以自理;可要走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接送也不方便。”李伟说。

丰富课堂

老师对教学格外用心

“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学生虽少,但老师对教学依然格外用心。

李伟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带孩子们春游“找春天”。学生问他:“春天怎么找?”李伟指着树上嫩绿的新叶说:“你们看,春天在松树枝上。”就这样,学生们寻找着春天,他们说,春天在溪水的欢歌里、在花儿的点头里、在春风的暖意里……学生们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让李伟欣喜不已。

“没有李伟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云南大学攻读博士的卢月,是李伟16年前的学生。

16年前,卢月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甸尾乡马黄田村委会“一师一校”点期租碑小学读三年级。因父亲外出打工离开家,母亲和奶奶关系紧张。一次争吵之后,母亲拿药毒奶奶被判刑入狱,卢月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信心,不来上学了。

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为了劝卢月回来上学,李伟先在班上明确告诉同学,卢月母亲犯法与卢月无关,引导大家多关心卢月、不要对卢月有偏见。接着多次开导卢月,告诉她同学不会因此看不起她。最后,卢月不但回来读书,还读到了博士。这期间的费用,都是李伟资助的。

不止卢月

李伟从教36年来

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这是李伟最自豪的事

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李伟一边抓教学,一边筹资金建设新校园,还动员村民捐资捐物、投工投劳。1996年,老师学生搬进了有六间教室、四间教师宿舍的新校园。老师有干劲,学生有冲劲,那年学校成绩名列全乡第一。

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适龄上学儿童越来越少,加上整合优质资源集中办学的需要,1998年,期租碑小学五六年级并入甸尾民族小学。2006年,因为开设英语课程的需要,三四年级并入甸尾小学。为方便低年级孩子就近入学,只保留一二年级和学前班。2012年,老教师退休后,学校只剩下李伟一名教师。

现在,6个一年级学生,再加上学前班的4个孩子,是李伟的全部学生。李伟调侃自己“一个老头子领着十个小娃子”。

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7名老师、120多名学生的完小变成了1名老师、10个学生的教学点,李伟却从来没想过要走,“我是本村人,就应该浇灌这片大山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能带着梦想走出大山,改变人生,建设祖国。”李伟说。(卢月系化名)

评论

极小学校”彰显教育情怀

保留“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地方,多半为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大多在读低年级。

“极小学校”的老师不仅教授孩子们课堂知识,还可以充当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导师,使其在远离父母、隔代抚养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得到较为系统的课堂教育,不至于因缺乏关爱而成为脱缰的野马,任性狂奔。由此可见“极小学校”教育的触角早已延伸于课堂之外。

“一师一校”显得平凡而又不平凡。平凡之处在于老师讲述的课程都是我们熟知的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不平凡之处在于数个学生,一两个老师,老师身兼数职,全能教学,千方百计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学生们专心学习,快乐玩耍。书声琅琅,温暖略显寂寥的乡村,抚慰幼小的心灵。

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一师一校”教学点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新教学楼、食堂、多媒体教室、体育设备也一应俱全,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对于那些身处大山深处、只有爷爷奶奶相伴的孩子来说,“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存在,方便了他们就近入学,也为他们完成学业、学习知识,进而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搭起了桥梁。

有人担忧:一个能力好的老师、一套价值不菲的多媒体教学装备,如果配置在10多个人的教学点,会得不到最大化利用,言外之意有些浪费。其实,账不能这么算。前些年不少地区大力实行“撤点并校”,由此造成很多孩子因为路途遥远而被迫失学,也引发不少儿童安全问题。

就拿云南红河来说,当地目前有41个“一师一校”教学点,共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4人,校均学生14.24人,其中在校学生少于10人的教学点有18个。如果没有“极小学校”,可能会有几百个学生失学,会有18个乡村失去义务教育的课堂,以此类推,全国范围内将是一个可怕的庞大数字。撤除“极小学校”看起来是节约了教育开支,但实际上会失去更多。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思想、健全人格、润泽灵魂。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之基础,而乡村小学乃是摆脱愚昧和贫困、走向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途径。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完善人格, “极小学校”是对教育的坚守,彰显了公平、平等、进步的教育情怀,坚守“极小学校”,并科学发展,逐步完善,也就是在用教育的力量托起乡村未来的希望。

综合自人民日报、云南网等

人民日报记者:杨文明 余湘珺 周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I4Nzg3Mw==∣=2649669475&idx;=3&sn;=449a8a4b01498a402197ad962ecb1ca6&chksm;=bec65dcd89b1d4db04f24fcd5c6ce00a4c6ca8833beaf5e44b9823203f6380bee42cc51b83c4&scene;=0&xtrack;=1#rd

来源:云南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14 字。

转载请注明: 因为他,这个学校36年没一个学生辍学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