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校史馆里,举办了一个微展览:“梓材为栋,千秋资始——首都教育改革先行者李栋校长特展”,为一代教育改革者李栋立传。
李栋是谁?今天的教育界已经没有人知道了。但翻检一百年前教育界的改革事业,他的名字却闪着别样光彩。
1913年,李栋考入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与老舍是同班同学。毕业时,他们中成绩好的8位同学,被任命为小学的校长,老舍和李栋都在其中。不到20岁的他们,为当时教育界的改革,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并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照,二排右四为李栋,二排左八为老舍。
19岁的校长初露峥嵘
李栋生于1899年10月6日,他是个遗腹子。父亲本是个小古董商,因为突然的离世而让家庭陷入危机与困顿。母亲用积蓄买下大兴县胡同20号(大兴县胡同后改为大兴胡同)的一个小院,靠租房子养家,勉强度日。
李栋小时候非常聪慧,母亲靠着微薄的房租,供他读书。艰难的童年让他自小节俭、待人和气有礼。1913年,他考入全部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当时培养小学和国民学校师资的中等学校,学制五年,其中一年为预科)。它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京师第一师范学堂,1912年6月经民国政府教育部决定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归教育部直辖。
1913年,李栋入学时,学校刚刚迁至西城丰盛胡同,2年后,学校迁至端王府夹道祖家街西口。
李栋与他同龄的老舍(时名舒庆春)是同班同学。民国初,这些少年师范生开风气之先,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参加军事训练,组织军乐团,写诗作文,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学校餐厅的“包饭”克扣饭钱,导致学生的饭菜不足,在舒庆春的领导下,大家相约“硬杠”大厨:打完饭都不走,吃完一齐喊饿,包饭害怕了,立即到校外另买烧饼补充,孩子们吃完继续喊饿,敲打饭桌。这一闹,包饭再也不敢克扣饭钱了。
1916年,袁世凯要登基,同学们就给袁世凯编短剧,在课堂上表演,吓得校长慌忙阻止。校长叫方还,字惟一,江苏昆山人。他虽然是留着长须的前清翰林,对待学生却是非常和善。老舍等几位同学时常聚在他的办公室,围观他作诗写字;校长还经常会结合实际编写歌曲,请音乐教师谱曲,教孩子们演唱。
这样的教育氛围影响了学生们的性格,过去不爱说话的老舍,变得不仅乐于表达,更显现出文学特长与幽默本领。李栋和老舍是同班同学,也是一生的挚友(1966年,老舍去世后,夫人胡絜青还曾到李栋家)。
李栋的文章写得不弱,唱歌、体育、语文、数学,科科全能,他还编写过“肚疼歌剧”——彼时西洋歌剧初来,大家见主角歌唱时,总要双手握于腹前,故戏称其为“肚疼歌剧”,而且李栋后来在办学中表现出的文学创造力与幽默的性格,也与老舍非常相似。
1918年,因成绩优异,舒庆春、李栋等八人一毕业就被任命为小学校长。舒庆春到任第十七高等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李栋最初被派至第二十九高等小学校(位于西城北魏胡同,学校现已无存),不久即调到第一小学(今黑芝麻胡同小学圆恩寺校区)任校长。
作为北京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首批师范生,两位19岁的少年校长,意气风发,为当时的教育界带来一股新气象。
旧时的学校,女性不能上学,男性受教育比例也是非常低。在第二十九高等小学时,李栋决定招收女童。这虽然已经是教育的共识,但此前并没有先例。李栋还按照教育规律,将学生按年龄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混班教学,毕业班则单独教学。从这些措施中可以看到李栋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1919年初,教育界相关人士来到二十九小学视察。督导员在报告中对李栋的表现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
李栋(1899-1979)
将道尔顿制试验引入北京
1919年年中,李栋因为良好的表现,被调到公立第一小学任校长。初到一小的李栋并不顺利:因为民国政府的教师工资数月不到位,校长们常联合罢教。此前在二十九小的时候,李栋的工资登记显示是30多元,但是,拿到手却要打折扣,到了一小之后,这个折扣越来越大。旧时代的教育史,也是老师的讨薪史,甚至连教育部的官员也要带头去讨薪。
李栋后来曾这样描述那段岁月:“近年以来,京师公立各小学校,因经费无著,或于学期之始,开学愆期;或于学期之末,提前放假;或值学期之中,弦诵屡辍;于学校前途,影响实巨……”(《京师小学教育之隐忧》)
这样的景况,要想办好教育,是需要付出真心的。李栋就是愿意为之付出真心的教育人。
即便是薪资受到影响,他还是提出扩招班额的要求,用以扩大学校的影响。这个要求得到了上级批准。
他还与平民教育学会合作,在校内建立扫盲班,为学校附近的男女工人办班,每天学生放学后,由学校的主任教学,教成年人识字。李栋带领着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走进南锣鼓巷,发传单、唱歌曲,宣传识字的重要,首批竟收到三十多个学生。
在公立第一小学期间,他还引进了当时世界最新的教育理念——已经在上海展开的道尔顿制试验。为此,他给上海教育改革的先锋人物舒新城去信询问经验,道尔顿制试验在一小开展顺利,一时成为北方教育改革的佳话。
所谓道尔顿制试验,就是改教室为自修室,提供学生需要的参考图书和实验仪器。教师把学科知识分解成每月、每周的内容,与学生签订“工约”,学生按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进行分段自学。教师负责指导、督查。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更强调个性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李栋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为教育研究会的课程研究提供意见。1933年,学校向教育研究会呈送关于低、初、高年级说话、作文、写字、珠算等科教材编订办法研究报告,学校的教学研究力受到社会认可。李栋还积极推动学校的语文教师编写学生字典,并由继任者出版。
这些教学实践都是李栋教育理念的体现。他曾说:“我以为教育界同仁,都是建设平市教育的责任者,今后要表现的有三种精神:一是研究的精神,二是批评的精神,三是创造的精神。三者各有独立性,也互有连环性。”
1934年,学校改名为前圆恩寺小学。而此时府学小学正面临一项危机:当时北京教育界正在推行实验改革,分别在各区选出一所学校来进行,府学小学因此更名为府学实验小学。但因该校的校长面临退休,改名后一年无所作为。不久,35岁的李栋,被调离公立一小,在府学小学开始书写新的故事。在府学,他一干又是数十载,一直到他51岁。
1934年,李栋到府学后不久,他跟随北京的实验考察团前往南方省市考察,回来后把此前在公立一小的教育改革经验运用到府学,府学小学的教育实力迅速提升。当年李栋校长发现了府学的独特之处:学校里保存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大成殿、明伦堂以及文天祥祠等。他带领师生给每一处古迹拍照写说明,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动为文天祥祠留下了完整的资料,为后来的修缮提供了帮助。
李栋拍摄的文丞相祠大门
晚年为街坊邻居排忧解难
从19岁至51岁,从一小到府学,李栋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校“弘毅”的校训,这也是他奋斗一生的信条。可惜的是,这位北京教育史上有着传奇色彩的校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不为人所知,他的光辉事迹就这样隐没在岁月长河里。但我相信,他的光芒总会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我不断收集李栋的资料,也通过不同的媒介,把这些发现公布于众,让更多人了解他。2021年,我接待了一位老人——李栋的外孙女——她代表李栋的家族后人来看望我,感谢我,让他们和许许多多的人知道了自己姥爷的故事。随后我与她的深谈,让我了解到了李栋校长在家庭生活以及晚年的诸多经历。
1920年左右,李栋的母亲为他操办了婚事,他的夫人出身中医家庭,家境殷实,从小读书识字。婚后,李栋夫妇琴瑟和鸣,育有三个女儿。上世纪30年代末,他们又抱养了一个男孩。李栋家教严格,四人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三个女儿报考师范专业,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小儿毕业后也从事教育工作。
李栋晚年在家读书
我还知道了为何李栋在51岁的时候消失在公众视野里。这与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访问有关。
1946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在京的蒋介石与傅斯年等人突然到文天祥祠参观,因其在府学小学内,且李栋校长最为了解它的历史,正在家休息的李校长被校工请回学校。李栋为蒋介石一行细致介绍了文天祥祠的历史。参观结束后,蒋介石还和他合了一张影,借着这事儿,他后来被指定填表加入国民党。这也给他留下了后来说不清楚的尾巴。
1951年,李栋被管制一年,在街道接受监督改造。1952年,因为接受改造态度好,给予解除管制,但他被学校开除公职,从此赋闲在家。在家里,李栋利用自己的所学,帮助街坊邻居。1958年,全国掀起“扫盲”运动,街道要李栋做点事。李栋就办了一个扫盲班,教不识字的妇女读书识字。
李栋的晚年,在平淡中度过。他常跟晚辈们念叨:自己的一生,虽然没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问心无愧。自己这辈子,除了教书也没干过什么别的事,很知足。
1979年5月9日,李栋离开了他的家庭与事业。
李栋的外孙女说,在他们家的小院里,有两棵800多年历史的枣树,每年春天都会开满黄绿相间的小花,孩子们总是期待着枣子的成熟。因为那时,李爷爷会带着大家打枣、捡枣,连带着院里成熟的石榴、葡萄等,都会分给大家,一起享受丰收的快乐。
(原标题:与老舍是同班同学 毕业后与老舍同批担任小学校长 李栋:新式小学教改先行者)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东林
流程编辑: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