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超千万学梓完成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检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许多教师将要走进阅卷场,开始阅卷。

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阅卷工作也是高考工作的重要一环,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学梓们的试卷作出合理的评价,给出合适的分数,关系重大。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的阅卷规则是:隐去身份信息,对学生的答题卡进行扫描,然后输入电脑,再由电脑随机分发给两位阅卷老师进行改卷,如果两个人的改卷分数差在规定范围内,那么本次阅卷视为有效;如果误差高于一定值,那么会变成无效阅卷,有第三位老师介入阅卷。

这样的阅卷流程和方式,相对会更加公平和客观地反应学梓的真实水平。那么,古代科举(相当于我们现在高考)又是如何阅卷的呢?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的士子们步入仕途的重要阶梯,许多人十年甚至数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故而在通常情况下,封建制度里的科举考试、阅卷也是非常严格的。下面我们就以清朝殿试的阅卷情况加以说明。

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殿试制度从唐朝(唐高宗)开始,又称“御试”、“廷试”或“廷对”,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段,有资格参加殿试的是会试中选者,目的是对会试中选者进行区别等第。(从殿试的目的来看,更像是我们现在的公务员面试)

明清时期,殿试取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即我们通称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考试时间只有一天,应试者自黎明入,日暮交卷,由相关官员进行密封(古称弥封),再交收管官保存。

接下来就是阅卷工作了。阅卷当天,监试大臣和阅卷官(清朝时有八位大臣)齐聚在文华殿,阅卷官位前是一条长案,收管官把卷箱取来开封,将试卷先取出一捆打开,按照阅卷官的官职,依次一卷一卷地分送到他们面前。分完后再取来一捆,直到分完为止。每个阅卷官分多少,视考生多少而定。

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阅卷官收到卷子后,就可以开始阅卷了。每看完一份,就在卷子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不写名),同时画上优、劣等符号。待把自已分到的卷子看完,再阅评他人看过的卷子。这样轮流传看,每个阅卷官都能看到每个考生的卷子,均写出优劣评语。这种阅卷法,在那个时候叫“转桌”。

为了防止舞弊,阅卷官评定卷子的优劣,是不能用文字评价的,而是用一定符号标示。清朝殿试规定:考生试卷的优劣,标示符号依次为“圈”、“尖”、“点”、“直”、“叉”五等,即画“”、“”、“、”“丨”“×”五个符号。

由于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差异,故而众阅卷官在评阅同一份卷子时出现不同的评价符号是被允许的,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不过,就像我们现在阅卷时两位阅卷老师的评分分差不能太大一样,古代众阅卷官在评阅同一份卷子时的等次差别也不能太大,即只有上等与中等、中等与下等的差异。如果发现同一个卷子评价悬殊过大,就得另派大臣查看试巻,以防“各存成见,有上下其手之弊”(《饮定大清会典》)。若查出有作弊行为,相关人员及阅卷官是要受处分的。

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由于有这种制约,所以在同一卷子上,经常是“圈不见点,尖不见直”,即如果第一个阅卷官画的是“O",以后再阅的决不能用“、”(可以用“”);如第一个用的是“丨”,以后的不能用“”,这是因为阅卷官们怕受到处分。

八位阅卷官“转桌”完毕之后,最后由首席阅卷官进行总核,其他阅卷官也可参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名列一、二甲的卷子,必须是八个“圈”。如卷子中有圈有尖有点的,即是三甲;有“直”的就排在三甲之后了。

另外,清朝规定,阅卷工作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评定检核完毕,将前十名进呈皇帝饮定名次,前三名为一甲,后七名为二甲。皇帝评定发下后,再把其余的卷子依照名次列出,交由填榜官正式写榜。

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榜用黄纸裱成里、面两层,称为“金榜”。“金榜”分“大金榜”和“小金榜”,各一份,由中书四人写“大金榜”,四人写“小金榜”。写好后,“小金榜”由奏事处呈进宫中保存,“大金榜”由内阁大学士捧到乾清门,加盖“皇帝之宝”,待到宣读典礼时,宣读公布。宣读后用红线张挂在太和门,悬挂三日,此即“放榜”。放榜之日,自然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

总之,因为封建科举考试担负有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部分功能,所以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对科举考试其实也是十分重视的,当时虽然没有科学技术可以助力,但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考试组织还是阅卷工作都是十分严密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36 字。

转载请注明: 古代“高考”阅卷:一份试卷需经八人之手,以特殊符号评级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