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天宝末年,唐玄宗已进入暮年,他早已倦于朝政耽于享乐,以至追求长生不老。一天,唐玄宗与自己最宠信的宦官高力士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唐玄宗说:自己老了,所有事情都安排别人去做,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高力士则说:听说最近云南的战事损失了帝国的许多部队,而边将普遍拥兵太盛,臣下担心一旦出事就没救了,陛下怎能说没有忧虑呢?高力士一语成谶,因为安史之乱就在前面不远处,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与他的同乡史思明以及手下一批番将以讨伐逆贼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长达七年半之久的安史之乱由此拉开序幕。安禄山统领十五万叛军从范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烧杀抢掠直奔都城长安王位而去。安禄山的军队沿西南而下,首先攻下荥阳。十几天后,东京洛阳城失守,唐军退守潼关。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叛军首领安禄山在唐玄宗的家乡东京洛阳龙袍加身昭告天下建立燕帝国,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为圣武。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攻打潼关。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驻守在潼关的二十万官兵竟也会一触即溃,潼关陷落,安禄山的部队直指长安。安禄山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轻松占领了大唐帝国已盘踞一百多年的首都长安。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和部分皇子皇孙以及杨国忠、韦见素等宰相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的禁军的护卫下匆匆逃出京城,向四川蜀地撤退。皇帝出逃全城动摇,京城士人纷纷逃往郊外山谷中避难,逃难的队伍东西绵延长达二百里。从皇宫逃出来的宫娥妃嫔东躲西藏哭声一片,将相之家的金银财宝散落一地。有不少人也跟随唐玄宗一路西行,他们相信皇帝的去处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在绵延长达你二百里的逃难队伍当中诗人杜甫也分担着所有的流亡者应有的命运,这位终生与苦难相伴的诗人,逃亡途中曾一度陷入绝望,不能前行。马嵬坡,这个即使在当时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地方因安史之乱而载入史册。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唐玄宗一行从长安城逃出后,一路西行到达马嵬坡。士兵发生了兵变,士兵团团围住皇帝歇息的驿站,他们不敢向皇帝发难,却将满腔怒火喷向了杨国忠,杨国忠已死,乱兵又四处搜索,把杨氏一门的人几乎全部杀光。接下来他们将最后的怒火指向了唐玄宗的最爱。没有史书记载下,唐玄宗与杨玉环如何去对待这次生死离别,也许伴随他们的是眼泪,也许是那些逝去的美好记忆,它令人沉醉却令人心碎。在陪伴唐玄宗度过十六个春秋之后,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三十八岁的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这个即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当她为唐玄宗付出生命的那一刻起,她的形象就开始变得复杂多面,留给后世的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悲痛欲绝中,唐玄宗踏上了崎岖的蜀道,他没有满足当地百姓一致要求他留下来抗击叛军的请求。这位曾经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也许因为同时失去了江山和美人变得万念俱灰。太子李亨被唐玄宗留了下来,李亨对自己何去何从,根本没有打算。在部下的建议下,李亨率军抵达了朔方,并在在七月十二日即位,这就是唐肃宗,他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并改年号为至德元年。这对唐玄宗而言,不管内心多么不舍和不愿太子李亨的登基终结了其长达四十四年的帝王生涯。对唐玄宗来说,这是他政治生命的结束,但对唐王朝而言唐肃宗的即位成为平叛与富兴的起点。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公元757年正月,因争夺王位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残忍杀死,这位处心积虑的野心家最终没有逃脱被儿子取代的命运。同年九月十三日,郭子仪率军从凤翔出发,在长安城南香积寺北打败叛军,收复长安。郭子仪继续率兵追击叛军。十月十六日,安庆绪逃离洛阳退往相州,后来在逃亡突厥的途中死于内乱。在长安洛阳两京收复后,逃离长安两年之久的唐玄宗回来了,文武百官和京城士庶夹道相迎,长安父老留下了激动的眼泪。有人感叹,想不到此生还能见到圣上。大家在欢庆来之不易的胜利之时,似乎已经原谅酿成一系列大错,并在关键时刻抛弃他们的君王。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物是人非恍若一场春梦,现在已经醒来,但对于唐玄宗最美好的事物也许只有回忆。唐玄宗日夜思念的魂归马嵬坡的杨玉环。这个多情的老男人,如今的太上皇每次看见妃子画像就禁不住长吁短叹。夜深人静的时候,凄清的长生殿上想起与贵妃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经常泪流满面。对此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写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高当权者个人不恰当的感情生活是怎样引来这场灾难的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58 字。

转载请注明: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