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汉武帝的推恩令,一直有许多人推崇,甚至于被誉为史上最强阳谋。
西汉王朝建立时,刘邦推行的是一个分封制和郡县制并立的制度,使得汉朝治下出现了大量的诸侯国。诸侯王在诸侯国内享有极大的自主权,这无疑是给朝廷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比如平定诸吕之乱中,齐王刘襄就曾起兵攻向关中,与吕氏把控的朝廷兵戈相向。而在汉景帝时期,以吴楚两大诸侯国为首的七国之乱,更是将汉朝拖入内战。所以,对于诸侯国势力,汉朝有必要去进行一个削弱,以剪除诸侯作乱的威胁。
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全国上下需要共力对付匈奴人,且不说众多诸侯国分散了汉朝的国力,万一要是诸侯王们在背后捅刀子,给汉武帝来个釜底抽薪,那才真是欲哭无泪。
所以,解决诸侯隐患,成为了汉武帝的当务之急。但是,具体如何解决,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一个处理不好,可能又是一个七国之乱。
于是,“推恩令”被搞了出来。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上书,建议汉武帝向诸侯王们推行“推恩令”。这个推恩令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诸侯王死后,将其国土封地分封给他的所有儿子,以达到分裂其国土的目的。这样一代一代的分封下去,诸侯王的国土也就被分封殆尽了。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
很显然,推恩令名义上是皇帝在赏赐诸侯,但实际却是在剖分其国,削弱诸侯实力。那些诸侯们都不傻,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弊,但是他们却是很难去反对“推恩令”。因为在诸侯势力之中,出现了一批推恩令的忠实拥护者,他们就是诸侯王的庶子们或者是非继承人们。
在“推恩令”出台之前,这些诸侯王国大都是由嫡长子一人继承,其余子嗣,基本上就只能干看着,什么都得不到。而有了“推恩令”之后,无疑是让庶子们看到了希望。他们能够从一无所有,成为拥有爵位和封地的贵族。
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做无疑会削弱他们家的实力,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本那一切就不属于他,再强也是嫡子的财产,自己只能依附于他手下生存。
所以,诸侯王们如果想要反抗,就需要解决这些庶子们以及其背后势力所导致的内部问题。稍有不慎,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初淮南王刘安想要造反,结果就遭到了自家庶子刘不害和孙子刘建的告发,最终事情败露。
不得不说,推恩令这一手釜底抽薪,正好击中了诸侯们的要害,使他们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然而,推恩令成功的关键其实不在这里,而是汉朝强大的军事实力。
关于推恩令这种算计,其实并不是主父偃很汉武帝首创,早在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时期,贾谊在其治国著作《治安策》中就提出过类似的构想: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其大致意思就是如果想让天下安定,那就多建一些诸侯国从而削弱其实力。具体措施就是分割土地,定出制度。比如把齐、赵、楚这些大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国家,让这些诸侯王的子孙们,全都去分那份土地,直到分尽为止。这和推恩令,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
当初汉文帝就是在这样的策略指导下,将汉朝最大诸侯国齐国,一分为六,把刘肥尚在世的六个儿子均为王,分化了齐国的土地。
《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汉纪七》:又分齐为六国;丙寅,立齐悼惠王子在者六人:杨虚侯将闾为齐王,安都侯志为济北王,武成侯贤为川王,白石侯雄渠为胶东王,平昌侯为胶西王,侯辟光为济南王。
所以,推恩令这种套路,其实并不新鲜,但是它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推广。当初汉文帝也只是针对了几个威胁较大的诸侯国而已。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实力不足,因为这种意图太明显了,诸侯王们谁都能看得出来。
虽然底下的庶子们会鼎力支持朝廷,但他们毕竟只是庶子,实力不强。那些诸侯们为了不被温水煮青蛙,保全自己的利益,很可能就会和朝廷决裂。当时的汉朝还在休养生息,经不起大的内乱,所以投鼠忌器,不敢将诸侯逼得太紧。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局面已经完全不同了,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汉武帝手中有着强大的实力,已经不惧诸侯作乱。况且当时的诸侯,已经被汉景帝和汉文帝两代帝王,利用各种手段给削弱了很多。比如齐国被汉文帝一分为六,吴楚等强大诸侯国又在七国之乱中被汉景帝给剪灭。剩下来的诸侯国们,在实力上很难去和朝廷硬碰硬。
在强大的实力支撑下,汉武帝自然可以有恃无恐。要么你乖乖的接受推恩令,那样至少可以保证数代的荣华富贵。要么你就起兵来惹我,那样更省事儿,朝廷正好找不到借口削藩。
总结来讲,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实力在威慑,而不是计策本身有多厉害。如果单是一纸推恩令就能解决诸侯问题,成为史上最强阳谋,那么后面那些朝代就不会出现诸侯作乱的事情了。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这些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所以,哪儿有什么最强阳谋?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任何阳谋,都是要建立在绝对的实力基础之上才可以的,否则只会是一厢情愿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