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除了疆域和北宋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区别?为何要分而别论?
宋太祖建立的北宋和宋高宗建立的南宋,常被称为''两宋''。既为''两'',当有区别。首先,南宋是在靖康之变后建立的,疆域范围和北宋相比是大幅缩水;其次,北宋自太宗起,历代皇帝都非太祖后裔,而南宋自孝宗起,历代皇帝都是太祖后裔。除了这两点之外,南宋和北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也都存在区别。南宋虽然承袭北宋,但是环境有变化、历史需要发展,南宋在社会发展的这四个主要方面必然是需要''推陈出新''的,当''新''的东西多了,区别也就明显了。倘若没有这些区别,南宋就是南明一般的结局!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一、南宋和北宋在政治上的区别
1、 北宋的''富国强兵''
北宋是在''藩镇割据''、''武人乱国''的形势下建立起来的,所以初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强化皇权,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央权力机构实行三权分立,宰相掌民政、枢密使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同时在宰相之下设次相,防止宰相坐大;其二,地方上设立转运使、通判、县尉等官职,并由朝廷选官任职,同时明确地方官任期为三年,任期满、即换岗,以防地方坐大;其三,将官员们的''官''和''职''分开,''官''为官阶,仅有俸禄,''职''为职事,方有事权,官员若无皇帝委以的职事头衔,就形同傀儡。
然而这种''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的模式到北宋中期的时候就弊端突显,进而导致北宋''积弱''。因此,像范仲淹、王安石等有志之士都致力于变法革新,其核心要旨为''富国强兵''。
北宋疆域图
2、南宋的''救亡图存''
南宋是在靖康之耻的环境下建立的,所以宋高宗、宋孝宗等皇帝追求的是''中兴''大宋。围绕着这个目标,南宋以北宋的政治体系为基础进行变革,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精简行政机构、统一事权,将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合一,将掌管外交的鸿卢寺、掌管教育的国子监等机构并入六部中的礼部,将掌管经济政策的太府寺并入户部,将事权重复的秘书省等机构裁撤;其二,赋予宰相一定的军权,逐步将宰相兼任枢密使形成定制,避免因宰相和枢密使之间沟通不畅而影响国家大事;其三,强化路一级的事权,设安抚制置使司等机构。
南宋在政治上的积极态度保障了政权的稳定,然而却形成了一种''权相''政治生态,导致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受损,加上南宋还有收复失地的责任,所以将南宋的政治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救亡图存''。
南宋疆域图
二、 南宋和北宋在经济上的区别
1、 北宋的''积贫''
北宋建立之后,历代皇帝颇为注重农业经济发展,为此实行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兴修水利工程、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发新型农具、引进占城稻等,让宋朝的农业发展水平远超唐朝。据史料所载,粮食亩产量方面,北宋是唐朝的1.3倍左右;耕地面积方面,北宋是唐朝的1.3倍左右;农业产值方面,唐朝绝大部分地区只能做到每年一熟,而北宋很多地区却可以做到每年两熟,使得北宋的粮食产量达到唐朝的3.5倍。
宋神宗时期的农业税每年能给国库带来2000多万贯的收入。不仅如此,北宋还大力发展工商业,比如宋神宗熙宁年间,工商税收入达到了农业税收入的2倍。按道理说,北宋不应该被冠以''贫''字,但是因开支过大,北宋财政确实''贫''。北宋年均收入约为6500万贯,仅军费开支和官员俸禄就需要花费6000万贯,再加上皇室的开支每年大约需要700万贯,这就已经入不敷出了。
北宋时期,汴京的繁华景象
2、 南宋的''富有''
南宋和北宋在经济发展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工商业,南宋因为疆域范围小,战争频率高,光靠农业是难以支撑的,所以南宋在工商业的发展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比如大力发展造船业,推动海洋贸易发展,新增市舶司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南宋初期的市舶关税收入达到了北宋中后期的3倍多。
与此同时,南宋并未放弃农业,通过推行租佃制,将佃农与地主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合作关系,佃农种地,地主收租,佃农从地主的''私属''变成租客,进而提升佃农的劳动积极性和粮食产量。另外,南宋还通过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土地的产出和加快丝织业的发展。因为南宋的开支同样巨大,所以南宋也应该和北宋一样是个''贫''字,得亏了几次税收改革,南宋相对北宋而言才可以称得上''富''。
南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三、南宋和北宋在军事上的区别
1、 北宋的''崇文抑武''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之后,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防止其他''武人''循例而行。他在''杯酒释兵权''之后的国策就是''崇文抑武'',以文臣集团来约束武将集团,这也是北宋难产''名将''的根本原因。赵匡胤和他的后继者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出台各种针对军事的管控措施。
主要有四:其一,通过由文臣来担任枢密使,避免调兵权落于武将之手;其二,设立互不统属的三衙来负责军队的日常事务;其三,战争期间,由皇帝临时委派将领统兵,并且将领在作战时需严格按照阵图执行,严控将领的统兵权;其四,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驻守,需定期轮换。最后,终北宋一朝,再无武将能够''乱国'',但是北宋的军事实力也因此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联金灭辽''时,宋军在征幽之战中的表现可见一斑!
靖康之变
2、 南宋的''文武并行''
南宋毕竟是从''忧患''中而来,也是在''忧患''中发展,如果没有''中兴四将''的努力,南宋就是和南明一样的结局,所以南宋从上到下是再也不敢轻视军事了。即使在国策上依然存在''重武轻文'',但是对于''武''没有像北宋那样''抑''。南宋出于''忧患''意识,在军事上做了不少努力。
主要有四:其一,废三衙,设御营使司,将主力军队归于皇帝直属;其二,在鄂州、楚州等地设管领所,强化皇帝对主力军队的控制力;其三,摒弃北宋在国防体系中的强干弱枝做法,沿着与金国之间的边界布置强军、强将,有点类似明朝的九边;其四,加强将领对军队的指挥权,避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形再次出现。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南宋能够在蒙古铁蹄下硬撑40多年足以说明南宋的军事实力了。
蒙哥大汗攻打南宋钓鱼城时战死
四、 南宋和北宋在文化上的区别
1、 北宋的''雅''
北宋时期,文化人的代表主要都是士大夫。士大夫们多出身书香门第,亦或者是官宦家庭,比如著名词人苏东坡等。士大夫阶层还和政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士大夫们的文学作品常常会多一些''理''、多一些''论''、多一些''典'',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在体现家国情怀,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他们非常善于散文创作,因为散文拥有较强的叙事性,他们也热衷散文的创作,比如《六国论》等,并且他们常常会将散文的特点带入到诗词之中,继而我们常从他们的诗词作品中也能看到散文的结构和风格等。
北宋的士大夫风采
2、 南宋的''俗''
南宋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程朱理学'',还有数量远超北宋的各种文学作品,并且这些作品所展现出的文化很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将其简单的归于北宋文学。随着科举制和小市民阶层的发展,南宋的文化舞台上不仅仅只有士大夫,还有很多底层出身的人。据史料所载,南宋有很多中了三甲的文化人出身于平民阶层。
这些人没有士大夫身上的那种''贵重'',他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因此也不会有士大夫的那些''讲究'',他们的作品相比北宋时期那些士大夫们的作品来说,会显得 ''俗'',但是这种''俗''却是文化发展成果的最好体现。
南宋的市井文化
结语
南宋不是简单地承袭北宋,南宋和北宋有太多的不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有明显区别,这是因为南宋在起点上就和北宋不同,发展形势上也和北宋不同。故而,史学家们用北宋和南宋来划分宋朝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后世对于北宋的笔墨要重于南宋,但是南宋对于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不亚于北宋。北宋有北宋的好,南宋同样有南宋的好,二者之间谈不上谁能够''一枝独秀''。
即使北宋和南宋都亡于异族,二者在社会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依然光耀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