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共评选出十位元帅、十位大将和1030名上、中、少将,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担任八路军三个师副师长的将领中,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和129师副师长徐向前都是元帅军衔,只要120师副师长萧克是上将军衔。
虽然萧克上将在57位上将中排名第一,但是这个军衔相较于其他两位副师长来说确实有些低了,毕竟萧克是黄埔四期学员,和林彪是同一届的,而且他也参加了北伐战争,并且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时期就是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了,抗战时期担任了八路军120师副师长,1939年萧克还离开120师,独自去开辟平西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担任四野参谋长,从这些资历来看,萧克被评为大将还是妥妥的。
除此之外,1955年授衔时,120师共计走出了九位开国上将,其中大将许光达是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其余八位被评为上将的分别是师参谋长周士第、师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358旅旅长张宗逊、359旅旅长陈伯钧、359旅副旅长王震、教导团团长彭绍辉、716团团长宋时轮、716团团长(接任)贺炳炎。
但是在1955年大授衔时萧克仅被评选为上将军衔,而代表红二方面军被评为大将的却是许光达,这也让很多人费解,其实对于萧克被评为上将而没有评为大将,大乔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战功
作为120师副师长的萧克与十大大将相比,战功方面低于粟裕大将,毕竟粟裕大将的战绩确实亮瞎所有人,而萧克在抗日战争中负责去开辟平西根据地,三年时间里没有太大建树,而且还杀害了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当时给高志远的罪名是通敌罪(此说法未经证实),这也是他的一个污点。
平西根据地没能顺利发展,于1942年被撤销,萧克被安排为聂荣臻的副手,协助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担任四野参谋长,很少有亮点出现,因此,战功方面是他未曾评上大将的一个影响点。
资历
论资历,萧克与十大大将中的张云逸、陈赓、肖劲光等人无法媲美,张云逸大将是十大大将中资历最深的,他是中国同盟会成员,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差点成为黄花岗第七十三位烈士。
陈赓大将是黄埔一期生,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蒋先云、贺衷寒并成为“黄埔三杰”;肖劲光大将,1920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22年入党,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北伐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所以说,论资历,萧克与张云逸、陈赓、肖劲光三位大将相比,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代表性
1955年授衔时,评选条件不仅考虑军功、资历等,还要考虑代表性,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所以对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各军的将领要全面考虑,而在这一方面,萧克上将同样不占优。
徐海东大将是长征时红二十五军军长,而红二十五军是公认的参加长征的四支部队之一,由于力量较弱,因此没有人被评为元帅,那么一个大将的位置是少不了的,因此徐海东作为红二十五军代表被评为大将。
谭政则是作为政工干部的代表被评为大将的,他在1927年参加了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从事政工工作,多担任政治部正副主任一职,1954年已经是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大将当之无愧。
王树声是作为红四方面军代表入选大将名单,他曾经担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一职,55年授衔时对于各方面军都是照顾到的,因此,王树声得以以四方面军代表成为大将一员。
职务
讨论完战功、资历、代表性等因素后,还要考虑的便是职务了,1955年授衔时,黄克诚大将已经担任军委秘书长,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且黄克诚入党时间要比萧克早一年,因此萧克想取代黄克诚大将这是不现实的。
还有一位大将便是罗瑞卿了,虽然入党时间比萧克晚两年,但当时的罗瑞卿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相当于大军区级,而且负责全国公安工作,职务比较敏感,为了凸显公安部队的重要性,不可能授予公安部长上将军衔,因此,罗瑞卿被评为十大大将之一。
最后一位便是许光达大将了,当时授衔许光达认为自己应该是上将,推辞不受,后来只能是以上将待遇领大将军衔,萧克最有可能代替的便是许光达大将了,因为两人同为二方面军出身,但是许光达大将不仅代表二方面军,还代表了解放战争中第一野战军,如果许光达不被评为大将,那么一野就没有人担任大将了,而且当时许光达已经是装甲兵司令员,被评为上将明显不合适。
站队
最后还有一个站队的要素,萧克曾经说过,自己一生有三次“站错队”,其中建国之前有两次,一次是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要选举军委书记,萧克投了陈毅元帅一票,林彪等人则投了毛主席,最后是陈毅元帅成为了军委书记;第二次是二、六军团长征到四川甘孜时,红四方面军张国焘派了代表来分别找二六军团领导谈话,表明红一方面军北上是错误的,四方面军南下是正确路线,然而萧克却没有表态,没有批评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这也是他第二次站错队。
除此之外,萧克和贺龙元帅之间也有一些不愉快,当时与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张国焘对贺龙多有看不顺眼,反而是对萧克另眼相看,在萧克将军的回忆录中,他对于四方面军颇有好感,对张国焘本人也没有过多批判,这样一来,不是让身为总指挥的贺龙心里不舒服么?
抗战时期,贺龙是120师师长,萧克是副师长,然而萧克却在给延安的报告中提出贺龙土匪作风严重,提拔亲信,虽然最后中央批示让120师内部处理,但是一个下属越级向大领导报告自己老大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忌讳的事情了,而且贺龙还是二方面的总指挥,萧克作为他的下属不思维护领导,反而告状,实乃下下之选。
结语
1955年授衔时评选十位大将,而萧克从战功、资历、职务、代表性等多方面考虑,与十大大将还是略有差距,更何况他两次站队失误,这才让他没有成为大将,反而是成了上将第一人。(大乔)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