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意义,就比如说从隋朝就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这种选拔制度成为一种衡量知识人才的标准。自从明朝的布衣皇帝朱元璋出现之后,这种考试制度也成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大绝招。
我,赵秉忠,1573年出生在青州府,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青州市,我家里还算可以,父亲怎么也是礼部右侍郎,所以也算是一个书香门第。其实父亲对我的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他希望我能和他一样,能为国家贡献出一份力量。
其实我是不抗拒的,毕竟我很喜欢读书,很多人都在看我的成名之作,就是我中明朝状元的那份考题,正如你们所见,试卷上只作答了一道题,这个事情确实不假,以至于现在我的试卷答案被陈列在博物馆展览。其实我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转念一想,这就好比和你们的优秀作文被张贴在年级公告栏中一样,还是有点小自豪的。
不要觉得我有多大的能力,其实我也和平常人一样,我从小就被家庭环境熏陶,不看书都不成,一天里玩耍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几乎很少能看到我的趣事。我十五岁成为补府机构的一名学生,开始正式而又具体的学习,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才当上了明朝状元。
我庆幸活在这样一个好时代,因为明太祖从本质上真正完善了科举制度,对他的敬佩是打心底油然而生的。明太祖的治国方案以及他还相当痛恨那些搞虚假欺骗,专门作口头文章的人,他的这些说法我都相当赞同,所以才立下目标,要做明朝状元。
但在我成为明朝状元之后,我发现现实却很骨感,可能是我秉性刚直,还没有任职太久就被炒鱿鱼,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没有办法改变我的本性。学习依旧是我人生的一大爱好,只要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我就没有白活,其实我认为你们对明朝的试卷更感兴趣,如果多流传一些这样的试卷,你们或许就不会对我抱有这么大期待了。
当时考试的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我看到这个题目时,内心是有把握的,因为我最尊敬的明太祖已经把这个问题给回答了,我斗胆加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期盼能与判卷老师来一场思想上的交流。
本来这些卷子都被收归国有,但也不知为何流落到民间,既然已经广为人知,就不想再去纠结由来,我的一些杂文冤事就放过吧,共同为国家更好的未来做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