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徽宗发动了对辽的攻势,四月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蔡攸为宣抚副使,统帅15万大军开始北伐。出征之前,赵佶志得意满地告诉两人:“如燕人悦而取之,因复旧疆土,上也;耶律淳纳款称藩,次也;燕人未服按兵巡边,下也。”俨然一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胜券在握的样子。而上行下效,亲信臣子童贯和蔡攸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蔡攸肆言无忌,公开向赵佶索要一名宫中美女作为收复燕京之后回朝的赏赐。
然而,这样文恬武嬉的政府会有着怎样的军队,根本就可以不卜而知。五月,童贯抵达了前线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县),见到的是一支“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之须用百无一有……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早就自我崩坏的河朔军。而当地的战备也如宇文虚中所言,松弛得不成人样。沿着边境线,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军备基地不说,就连当年花了大力气修筑的塘泊防线,也早就成了一堆枯河烂坝。
不过,这对北宋君臣来说并不是问题。在他们心目中,辽朝已经被金国打得土崩瓦解,群龙无首。只要童贯统帅15万大军一到,整个辽国就会不战而降。因此,童贯想只凭嘴皮子就说服当时占据燕京、自立为辽朝皇帝的耶律淳投降。然而,面对劝降,耶律淳让人将宋真宗和辽圣宗的画像挂在墙上,自己则站在画像前面质问赵良嗣:宋辽和好已过百年,现在突然背后插刀,难道就不怕天理昭昭?不等赵良嗣开口,耶律淳就让人大声朗读契丹文和汉文的誓书,逼得赵良嗣无言以对,只能讪讪而返。
童贯影视形象
面对着辽朝人的血性拒绝,碰了一鼻子灰的童贯依然觉得一切尽在自己掌握,这次他将目光放到了幽州的汉儿身上。他和北宋朝廷都曾乐观地认为,只要“王师”驾到,这些汉人就会立即争先恐后地箪食壶浆,来给宋军当带路党。在战争尚未开始的时候,童贯就让人张贴黄榜,向当地汉人宣传宋军政策,开出了优渥的条件,大肆封官许愿,称如有人以燕京来献,即可授宋朝武官最高阶衔:节度使。
然而,所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燕云汉人,其实不过都是这些艺术家们的幻想产物罢了。自从澶渊之盟达成之后,辽朝统治者就有意识地优待和同化燕云地区。自庆历增币之后,辽兴宗就把北宋新增的二十万银绢中的四万用以抵扣燕云地区的赋税,到了辽道宗时期,则干脆将二十万银绢全数用来抵扣燕云赋税。御下有恩的辽朝在危机时刻果然得到了回报,终辽末乱世,燕云地区汉儿对契丹统治者的忠诚度都极高,直至事不可为才不得不各觅出路。
最终,童贯不得不回到原点,指挥麾下的15万大军兵分两路向燕京进发,企图依靠武力来达成目的。东路军在西军名将种师道的率领下向白沟(今河北高碑店市)进发,而西路军则在辛兴宗的指挥下向范村(今河北涿州西南)进发。当东路军刚抵达白沟之时,遭到从燕京奔袭而来的耶律大石突袭,前军都统制杨可世率先败下阵来,要不是老将种师道事先有所防备,指挥全军一边抵抗一边撤回出发地雄州,恐怕又要重蹈高粱河之败的覆辙。而东路军则遭遇了辽军另一名将萧干,在范村也败下阵来。第一次收复燕云的伐辽之役,宋军连燕京城墙都没有看到就匆匆败下阵来。唯一可以让北宋遮羞的是,辽朝现在主要精力是防备金军,不愿意和北宋彻底撕破脸皮。
出兵才两个月就全军溃败而归,徽宗的恐辽症再度发作,急急忙忙下诏班师。因为种师道建议采纳辽国意见停战求和,急于找替罪羊的童贯就诬告是他消极观望。结果,第一次伐辽就以保全全军撤退的种师道被勒令致仕而作为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