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殊不知后面还有一句"有时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
大部分人知道真相后,直呼毁童年,诚然,话的后半句有强调作用,说明爱迪生对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十分看重,可是这句话真的是反转吗?在很多人的印象,天才就是天生具有非人般的智力的人,起跑线比一般人高,难以超越。
而爱迪生这句话却在反驳,天才绝不是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就能平步青云,高枕无忧的,天才也需要只争朝夕,日复一日的勤勉努力。不追求上进只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又有何用呢?只有做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发挥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的作用。
而灵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不是积少成多就能够拥有,是在生活的某一个瞬间,突然一下开了窍的感觉,一旦抓住,可能就成了。所以,真正的天才不是神仙,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有句名言叫"出名要趁早",培养孩子从娃娃抓起,所以,神童式的人越来越多。
古代有秦朝的甘罗8岁为相;唐朝的骆宾王7岁做出流传上千年的诗歌《咏鹅》;三国时的曹冲8岁称象。现代时期有哪些天才儿童呢?中科大的少年班就培养了一批神童,时光飞逝,现在这些少年们究竟有多少成才了??
闪光的少年们
1978年3月9日,中科大选拔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天才,一共21位,组成了中国首个少年班大学生。
他们中,有的12岁能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万多位,有的13岁棋艺就胜过中科院副院长……这个班上最大地16岁,最小的才11岁。他们被大家称为"神童"。在这些"少年大学生"的身上,背负着大家的期望,竞争激烈,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科大创办"少年班"40年,在这40年的办学史上,培养神童近4000人,成才的有多少个呢?根据数据,90%以上的本科生成功考取研究生,在各个领域都大放异彩,颇有建树。
有的成为名校教授或知名教研机构的老师,有的在学术方面达到更高成就,其中2人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5人成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
还有一些人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中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说:"更多校友尚在努力打拼中,尚未到达事业巅峰。"这些数据显示,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神童"们,最终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科大87级少年班,有一名学生名叫庄小威,被哈佛大学聘为物理和化学系的双聘正教授时,年仅34岁。后来又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头衔。
庄小威认为自己在少年班的学习效果十分显著,不像传统院校按部就班的每天学习固定的课程,而是能够凭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她开拓性的思维方式。
还有出身科研世家的季珠润,13岁时入学,当时并没有选择父母从事的生物、地球化学领域,而是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应用物理。毕业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
少年班始终秉承着培养学生兴趣,针对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专业课程的理念,不强迫学生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不过分功利,也不把家长和老师的愿望强加在学生头上。优化教育方式,即使低年龄段的学生,也要避免他们因自理自立问题而退学。
天才平庸不是读书无用
少年班也不是百发百中,所有的孩子最后都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的宁铂,在一档很火爆的节目中对神童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4年后,38岁的他宣布出家为僧。
14岁入学的王思涵,因英语成绩没有及格被退学;还有魏永康,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也被退学,曾经和宁铂齐名的"天才神童"谢彦波和干政,一个在普林斯顿与导师关系僵硬,一个不幸患上精神疾病。
这样的例子其实只是少部分,但是有些人就会因此做文章,还极端地宣扬起"读书无用论"。天才在少年班学习后没有过上超越普通人的生活,最终平平淡淡生活或者更不幸者走入了生活的困境。
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读书无用。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总有一些特例游离在规律共同作用之外,但不能因为一个特殊存在,就对剩下的一切全盘否定。
很多成功者也许没有很好的文化水平,他们抓住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发挥自身独特和强大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等等,在这些能力和运气的加持下,最终成就了他们。
可是成功是偶然的,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拥有知识而不会运用,这些都会变成死知识。只会在社会上左右逢源,内心没有一点儿知识储备,就会和一部分人失去共同语言,最终被社会淘汰。
在现在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要想时刻和世界接轨,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保持学习的良好习惯,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巨大改变。
天才也是如此。如果天才故步自封,不加学习,一直吃老本,总有一天会有吃完的时候,也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赶超。
对于天才,也不能采用极端的压榨的方式培养,根据兴趣,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让原本资质很好的天才沦为现实版"伤仲永"。努力加天赋,尊重兴趣,不磨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尽量给天才少年一个完整的享受"少年"时代的时间,切忌揠苗助长,小心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