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光绪九年,1883年,大清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清跟法国在越南打起来了。
是的,中法战争爆发了。
起因是法国入侵越南,把它沦为自己的保护国。1881年8月25日,越南皇帝阮福昇和法国签订《第一次顺化条约》,意味着越南已被法国征服。
大清国是越南宗主国,法国的做法,当然侵犯到了大清的利益。
接下去,战争就扩大到了法国和中国之间。
两国从1883年12月开打,打到1884年3月,经过前期的数次战斗,法军把战线推进到了北宁。
北宁是北圻的门户,是越南清军主力驻扎地,是清军辎重转运地,也是最重要的据点。如果北宁丢失,身后的太原和兴化等地更难以防守,清军只能后退到大山里。
“北宁为北圻各省门户,最关紧要北宁为粮米聚积之地,北宁无事,谅山、高平各营随可驻扎。失北宁,则各营必须退扎关内,就粮内地。”
清军不能退,法军不会停,3月12日,北宁之战爆发。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战争是相当复杂的一件事情,许多人关心的只是结果,却忽略了整场战役从讨论到决策再到执行的整个过程。
战争的结果,其实都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
比如清军战败,就骂清政府昏庸无能,这是简单粗暴自下而上的倒推。清政府不是因为战败才无能,也难以因为战胜就中兴,如果要理解本质,应该自上而下来推,把里面的细枝末节弄清楚了,不用看结果,结果就已经出来了。
小院尝试从上而下来推演北宁之战的始末。北宁之战前,朝廷已经就战还是不战争论了许久。
在最高决策层,光绪还没有亲政,决策的还是慈禧。但是,慈禧并不是皇帝,即使是皇帝,面对国家级别的战事,也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不可能凭个人好恶意气用事。
1884年,慈禧已经当政20余年,是个成熟的政治家,这种大事,她断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关键人物有两个——李鸿章和曾纪泽。
也就是军事和外交两方面。
倚重曾纪泽,是因为他是大清国公使,驻扎在巴黎。但他和法国政府处得并不好,这时候已经借着出使俄国的机会停留在圣彼得堡,不肯再回巴黎。
指望曾纪泽和法国政府交涉这条路,短期难以见效。
那么李鸿章呢?
李鸿章并不主张对法国开战。
清流健将李鸿藻曾经建议慈禧派李鸿章督办越南事宜,从声望和能力上来看,李鸿章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慈禧采纳,下了道谕旨给李鸿章,要将他调到广东,督办越南事宜。
...着派李鸿章迅速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所有广东、广西、云南防军,均归节制,应调何路兵勇前往,着该大臣妥筹具奏....
李鸿章推诿了事,断然不肯前去广东,他给军机处写信抱怨:
若以比人肃尚知兵,则白头戍边,未免以珠弹雀。枢府调度如此清帅,殊为寒心。
李鸿章为啥不肯去广东呢,其实跟十多年之后的甲午战争里,袁世凯不愿处理朝鲜事宜是一个道理。他们都了解军队的实力,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不愿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李鸿章也是这样,甲午时他也不想打,但北洋是他的,他不能不打,看看战争后李鸿章的结局就能知道,战败后,李鸿章被拔去顶戴花翎,剥夺黄马褂,一撸到底。
所以,不管是李鸿章还是袁世凯,都不肯答应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有人主和,也有人主战。
主战的是以李鸿藻、张佩纶、陈宝琛为代表的清流派。只要局势紧张,不管能不能打得过,清流派永远都是主战的一方。
要开战端,还有个绕不开的机构——军机处。
军机处的领班军机是恭亲王奕?。奕?支持李鸿章的看法,不愿轻易言战。但李鸿藻同样也是军机大臣,也就是说,军机处的意见也不统一。
这时候,另一个属国朝鲜也不太平,开化党发动了甲申政变,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急需应对。奕?此时又多病,身体不支,其他几位军机大臣,景廉也多病,翁同龢有工部尚书的职务,还要教皇帝读书,军机上的事无暇参与,现在主要是靠年老的宝鋆和李鸿藻在处理。
所以,有个御史吴峋甚至上疏指责军机处全班大臣“枢臣皆疲老疲累”,也不是没有道理。
于是,慈禧又指派了醇亲王奕譞参与筹划。
在奕譞主持下,和战进行两手准备。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除此之外,还得看疆臣的意见。
在北宁之战前,清廷已经派吏部候补主事唐景崧前往越南,秘密扶持刘永福的黑旗军,刘永福接受了清朝的任命,在纸桥和法军打了一仗,黑旗军取胜,法军指挥官李威利被阵斩,法军退入河内,越南的局面暂时好转。
另外,又有广西巡抚徐延旭、云南巡抚唐炯都认为可以一战。
曾纪泽此时回到了巴黎,他也打回电报,认为不宜对法国让步。
这样,战和的天平显然倾向于开战了。
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刘永福就在山西之战中大败,黑旗军受到重创,山西被占领,黑旗军和清军退守北宁。
这时候,战和的动议又乱了。本来主张和议的奕?在激愤的清流面前,反而不敢再提和谈,原本主战的曾国荃、翁同龢等却又主张求和。
不管怎样,战和还在同时进行。于是朝廷让曾纪泽和李鸿章继续和法国交涉,又将吴大徵派到广东帮办军务,派彭玉麟到虎门布防,又派左宗棠麾下的王德榜率领一支军队增援广东。
北宁之战前,决策层就这样在战和之间摇摆,始终没能达成共识,朝廷给前线军队下的命令是“严饬各军,力保完善之地,毋使再行深入”,“不准轻启衅端”。
这样模棱两可的命令,显然令官兵无所适从。因为你怎么去解读它,似乎都没有错。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在几个人身上。
广西巡抚徐延旭,原本是广西藩司,因为有“知兵”的名声被清流所推荐,火速提拔为广西巡抚,出镇北宁。
可惜,“知兵”的徐延旭只会空谈。比如,到了1884年,西方枪支已经从火绳枪走过了燧发枪,发展到了线膛枪。徐延旭却还迷信于清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所使用的大号火绳枪——“抬枪”。(如下图)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并且盲目地认为,一支抬枪能抵得上法军数十门火炮的能力。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李鸿章看得很清楚,他提出警告“(徐)实不知兵,不知洋务大局,其言多不可信。”
徐延旭是清流推荐的人,警告被忽略了。
徐延旭是主帅,清军还有两位主将——黄桂兰和赵沃。
黄桂兰是广西提督,淮军将领。赵沃则原来是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幕僚。这俩人都不是什么名将,靠着裙带关系一路升到统领的位置。
他们的无能,在之前的山西之战里就已得到体现。山西之战,战斗两天后,他们带领的清军连夜逃跑,黑旗军和越军也跟着撤退,第二天,法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内城。
前线将领没有得到批准擅自撤退,本该革职拿问,两人却和黑旗军互相扯皮,指责是对方先跑。竟然得以继续留任,统领北宁清军。
这就又涉及到黑旗军和清军的不和。
黑旗军并不属于清军序列,虽然首领刘永福接受了清朝的官职,但本质上还是一支独立武装。清军和黑旗军之前是对手,现在突然变成合作伙伴,心里上只是把他们当作利用对象,并没有真正当成自己人。
在之前的山西之战中,就因为谁先撤退的问题,清军和黑旗军互相指责,闹得很不愉快,还好有唐景崧从中周旋,才得以继续合作下去,不过彼此的裂痕短时间是不可能弥补的。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除了这些,更要命的是清军的军纪极差。
统帅徐延旭经常“饮酒至醉”,统领黄桂兰更是“日夜酗酒”“虽行辕装饰如粤东醮坛,而床第无乐,乃令越官征选土妓,每日三四十名,入供酣乐”。
有这样的将帅,手下士兵当然好不到哪里去,身处国外的清军近似于一帮土匪,“强占民房妇女为室者十占八九”,“粤军专以抢掳妇女,赴粤东贩卖为事,军中妇女多于勇丁,敌来即各顾家口溃退。”
清朝对越南原本是天朝上国,越南军民心里都偏向大清,看到天朝大军这样的军纪,不少越南百姓对清军的好感消失殆尽。
北宁前线军队,就是以这样的姿态备战。
3月11日,法军完成集结。
3月12日,北宁之战爆发。
明白了战前的态势,战役的过程其实已无需细说。
当天,北宁就失守,清军和黑旗军退往谅江、太原。
北宁战败,北圻的大门就此洞开。正如战前所推演的那样,15-19日,法军再次进攻,谅江、太原、兴化相继丢失。
结果正如开头所说的“失北宁,则各营必须退扎关内,就粮内地。”各军只得退往山区,到4月初,红河三角洲全部重要城市全部被法军占领。北宁之战影响重大,慈禧借此撤换了军机处全班。
其中,奕?“加恩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鋆是“原品休致”,李鸿藻和景廉则都是降二级调用,翁同龢是“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
撤换整个军机处,这在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以来,只发生过一次。但那次情况不同,那还是辛酉政变时候,政变成功导致以肃顺为首的军机处被全班撤换,或杀或贬。
这次全班撤换,堪称举朝震动。
以奕?为首的军机处,在法军入衅到北宁之战的过程中表现得极为不得力,没能帮朝廷分忧解难。作为领班军机的奕?刚过50岁,已经意气消沉,再也没有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鬼子六”的神采,慈禧对他深为不满。
但如果只是单单撤换奕?,恭亲王的面子就极为不好看,在同治四年,奕?就被撤过一次,那次就是一个人,结果他被复用后变得瞻前顾后,万事小心为上,再也没有了锐气。
如果再次撤掉他这个领班军机,而不动其他军机大臣,所有人都会认为慈禧是针对奕?,这对他极为不利。
本身军机处几个大臣也已年老多病,不堪重负。所以,照顾到奕?面子,干脆换掉整个军机,不至于把焦点全部集中到他身上,这是慈禧的考虑之一。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北宁之战失败的原因,是自上而下的。清政府决策层对战和始终拿不定主意,一直在徘徊观望中。既期待刘永福的黑旗军能够单独打退法军,又指望通过外交手段能消弭争端。
决策层的意思体现到前线,就是清军的无所作为。有朝廷严令不得擅自进兵,看上去是不一定打得起来,也就乐得在当地花天酒地。
清军与黑旗军的不和,又是另一个大问题。对清军来说,黑旗军久居越南,他们才应该是抗法的主力,黑旗军又不忿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两军彼此扯皮,无法合作。
此外,以上原因加上清廷用人无方又导致前线军队军纪败坏,缺乏战斗力,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以法国单挑当时的大清国,虽然海军无法跟法国抗衡,但如果众志成城,清军在陆地上还是可以一战的。
北宁之战后,清廷对于是战是和还是举棋不定。先是派李鸿章为代表议和,随后又在观音桥与法军交战。于是谈判破裂,战端再起,法国舰队虽然全歼了福建水师,却在攻打台澎时出师不利,屡遭挫折。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后期陆战,清军在冯子材指挥下取得镇南关大捷,随后乘胜追击,7天内已经反推回越南境内,集结兵力准备进攻河内。法国茹费理内阁甚至因为战事失利而垮台。
士兵还是那些士兵,只是因为更换了将领,就爆发了战斗力,那么试想,如果来自顶层的支持更加有力,结局是不是更值得想象。
战场上的胜利却成了谈判桌上的砝码,中法还是达成了合约,清军撤退,让出越南的宗主权了事。
所以之后左宗棠对李鸿章签订的《中法新约》十分不满,甚至说“对大清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当然,李鸿章这人很复杂,通过一两件事去评价他是不完整的。但仅就中法战争而言,李鸿章本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真是一场奇怪的战争。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270 字。

转载请注明: 北宁之战——中法战争关键一战,战后慈禧为何将军机处全班撤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