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三请刘基下山不成, 送一奇礼物, 刘基从此心死踏地为其卖命!
话说朱元璋自濠州起兵之后,风雨兼程,先占滁州,后取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然后又占领了集庆(今南京),接着没有小富即安,又开始南征北战,最后攻入了江浙一带,一路势如破竹地占领了婺州、衢州、处州等军事重地。
朱元璋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凡是攻占一城一池后,都要做一件事:访贤求士,网罗人才。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四月,朱元璋率众攻下了处州,部将胡大海说附近有三个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士,分别是叶琛、章溢、刘基(刘伯温)。
朱元璋一听就来神了,马上派人去请,结果叶琛和章溢接到邀请,很快就来投奔了,但刘基却怎么请都不来。
朱元璋认为此人恃才放旷,当时有点想放弃了,但当时他手下的谋士朱升说,刘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就算十个叶琛和章溢请都不如一个刘基,您要想得天下,非请他下山不可啊。
朱元璋于是来硬的了,派出了得力干将孙炎出马去请刘基。
孙炎新任处州总制,刘基所在的青田是他所管辖的亩三分地,接到朱元璋手令后,他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备上厚礼,跋山涉水去请刘基。
两人见面后,孙炎表明来意,便拿出朱元璋亲笔书信给刘基看。刘基看了书信,虽然为朱元璋的诚意所感动,但他还是不愿下山,却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收下孙炎带来的礼物,然后取出一把心爱的宝剑,交与孙炎作为回礼。
孙炎拿着刘基所赠宝剑,当然不高兴了,没能请动刘基下山,怎么回去向朱元璋交差啊。
好在刘基看出了孙炎的为难,于是马上又挥毫泼墨,很快写了一封回信,让孙炎转交给朱元璋,以便孙炎好回去复命。
朱元璋看完刘基的回信后,也不恼怒刘基的傲慢无礼,而是更觉刘基文采飞扬,是个满腹经纶,深不可测的人。于是,他苦思冥想一番,计上心来,马上展纸挥笔,又给刘基写了封信。
这封信写的很特别,只字不提下山的事,只是大夸特夸了一番刘基所赠孙炎的那把宝剑,最后附赠一首打油诗:宝剑出鞘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只是阴山太古雪,为谁结此青芙蓉?明珠为宝锦为带,三尺枯蛟出冰海。自从虎革裹干戈,飞入芒砀育光彩。青田刘郎汉诸孙,传家惟有此物存。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山童神全眼如日,时见蜿蜒走虚室。
然后,朱元璋将书信交给孙炎,笑着说,你拿着我的这封信,连同那把剑再去请刘基,这次他一定会随你下山。
孙炎很是疑惑地再次来青田请刘基。
刘基看了朱元璋的书信后,脸色很是凝重,半晌没有动静。急得一旁的孙炎暴跳如雷,他倏地拔出刘基回赠给他的宝剑,啪地放在桌子上,叫道:“成还不是成,给句痛快话啊。”
刘基仔细吟诵着朱元璋那首打油诗,心里叹道:“刀剑无情,斩不顺命者啊。”他联想近来旧交陶安、宋濂等好友都劝他出山.家人也为他两次谢绝朱元璋来使而担忧。此时如何他不愿下山,就是与朱元璋为敌,结果只怕是玉石俱焚。再联想到如今腐败的元朝气数已尽,群雄中又数朱元璋最得民心,已占据大江南大半江山,雄霸天下指日可期。
权衡利弊,刘基终于决定下山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刘基跟随孙炎来到了应天,朱元璋对其十分尊重,以诚相待。刘基感动之余,把自己深思熟虑的治国平天下的十八条方略献给了朱元璋。刘基详尽分析了全国的形势,提出了一整套对策。
朱元璋大为赞赏,马上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专门为刘基在应天修建了府第——礼贤馆。另一方面,把刘基当成自己的智囊,尊称刘基为老先生。
刘基也没有令朱元璋失望,日后在他平定江山的过程中屡献奇策,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天下后,委以刘基负责纠察百官、主管司法的御史中丞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