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是在古代有句俗语,叫“穷学文、富学武”。科举虽难,却是穷人家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武功虽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是没有钱的人家是学不起的。所以即使科举难于上青天,大多数穷人还是选择让孩子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而不是去练武“劫富发家”。
次要原因是古代也有法律,打家劫舍的强盗是犯罪份子。而且古代还有连坐的法律,一人犯罪全家遭殃。
穷学文,富学武曾是中国古代的老传统。古代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阶级制度等级森严,穷人如果想改变家族和自身的命运,就只有让孩子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用知识改变命运。
古代的读书成本很低,不但有官府办的低收费学堂,还有收费不多的私塾,更有一些富豪捐赠办的不收费学堂。
古代学武术的成本很高,动辄就是黄金几锭,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元。还有就是练武术对身体素质有要求,得吃好的和营养品补充体力。穷人吃饱都是问题呢,怎么吃山珍海味啊?跟别提拿黄金作学费了。
即使偶尔有穷人家的孩子学武了,那也是家传的武功或者亲朋传授,概率很低。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不应该用暴力手段夺取他人财物。“劫富发家”的行为既不道德,又违法犯罪。
尤其是在古代,对于江洋大盗的处理都很严重,往往是罪犯被砍头还不算,还牵连家里的亲人一起坐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爱自己爱他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