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其夫人李敏慧后来怎样了结局让人泪目

由 务高林 发布于 经典

观古今看世界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其夫人李敏慧后来怎样了?结局让人泪目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1940年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的殉国影响巨大。他的经历曲折多姿,他的牺牲英勇悲壮,总理曾赞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真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杀身成仁
张自忠,山东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先后追随冯玉祥、宋哲元。
1938年3月,日军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守卫临沂的第三军团伤亡惨重,张自忠奉命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后来又击退日军增援,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日军为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重庆运输,发起了枣宜会战。5月,日军两翼包抄,分进合击,从信阳、随县、钟祥分5路向第五战区部队发起进攻。为鼓舞士气,张自忠决定亲率兵团预备队七十四师渡襄河督战。战士们听到司令亲来督战,士气大增。他们连续取得了几个小胜利。不过,随着日军不断增兵,张自忠部队陷入了敌人包围之中。
5月15日下午,张自忠率领总部和特务营走到南瓜店时陷入绝境。当时,张自忠手下仅剩下1500多人,日军则有五六千人。
16日清晨,战斗打响。日方根据破解的无线密码,判断张自忠总部很可能就在附近,于是命令集中力量合围。
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张自忠部特务营损失惨重,4位连长1个阵亡,2个负重伤,士兵伤亡过半。一颗炮弹飞来,将张自忠右肩炸伤,紧接着,又一颗炮弹将他左肩击穿。副官眼见情况危险,劝说总司令暂时转移,重整旗鼓与敌人再战,结果遭到张自忠严词拒绝。
下午4时左右,张自忠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了,只剩下马孝堂副官帮他包扎胸口。张自忠要求马孝堂赶紧离开,可是已经晚了,日军子弹从他腹部穿过,接着又射穿了右腮。身中7枪后,张自忠英勇牺牲。
其实,张自忠不是必须要死的,他是有机会撤退的。
相关部队也确实通过撤退或突围保存了下来,但是张自忠坚决不撤退、不突围。性格刚烈而又信奉忠义的他,任凭部下怎样劝说,都坚持与阵地共存亡。他最终实践了自己杀身成仁的理念。
张自忠的夫人李敏慧
李敏慧,是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她与张自忠结婚时只有17岁,虽然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是却十分贤惠。
她在得到丈夫壮烈捐躯的噩耗后,异常平静地说:“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不久,她将家事交给家人,自己绝食而死,时距丈夫牺牲仅三个月,后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如今,80多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将军夫人的殉夫之举。
但今天的人们应该记住:我们脚下的土地,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有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欺压,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悲壮历史”,也有过像张将军夫人一样的无数弱女子,用一种柔弱的坚定表达自己对祖国、对英雄的深沉的爱,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该被忘记。
“心比男儿烈”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烈女殉夫这样的传统观念去理解张将军夫人的行为,将军殉国、烈女殉夫,临危尽节,芳烈千秋,虽然古已有之,但是从李敏慧女士言谈中,可知“国家”二字在她心目中的份量,丈夫驰聘疆场时,她在颠沛流离中照顾将军一家,让将军少了后顾之忧;当丈夫殉国后,她从容安排好家中后事,然后随忠魂而去。
李敏慧,她虽然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女性,却深深懂得家国二字的分量,虽然不是男儿身,却“心比男儿烈”,用自己的死去表达对国家、对丈夫的爱,去激励那些抗战将士奋勇杀敌。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