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即将爆发之际,外线制作方针就已经被中共中央制定出来了,在此次作战方针中,挺进大别山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挺进大别山的征程中,由刘邓大军率领的中原野战军遭到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刘邓大军来到黄河前时,只能强渡黄河,来到了当时深受黄河泛滥之害的黄泛区,黄泛区几乎没有一块好地方,全是淤泥,积水超过了军队的膝盖,更要命的是黄泛区几乎没有人住,行军速度在积水和淤泥的影响下逐渐变慢,大军甚至找不到食物和休息的地方,但是我军在这些困难面前依旧没有认输,17日的时候,黄泛区就在我军背后了。后来又到了汝河,为了顺利通过汝河,刘伯承和邓小平亲自察看渡口,我军顺利强渡汝河,我军经历了重重困难,在刘邓两人的指挥之下,我军成功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刘邓大军选择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大别山地区执行战略任务,正式这一次行动成为了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转折点,我军就此从原来的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反攻,战略大反攻行动正式开始,在我国多路军队的强强配合下,刘邓大军执行此任务选择的是无后方的千里跃进方式,尽管国民党统治管辖着当时的大别山,但是依旧不妨碍刘邓大军的挺进计划,在进入大别山后,我军队伍便呈现出一种品字形战略形势,东边紧邻着南京,西边与武汉相接,国民党的两大重镇在我军的包围之中,这也为后面我军进行战略大反攻阶段创造了有利地形条件,在大别山这一地区,我军在这里首先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这一举动也为我军后面进入全国性战略进攻阶段创造了先决条件。
1947年8月,南渡黄河的中原野战军在刘邓两人的指挥下赢得了鲁西南战役,共歼灭敌军五万多人,战斗结果喜人,成绩也十分显著。但是我军在这场战斗中并不是完全没有损伤的,结束战斗之后,刘邓率领的大军也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损伤的兵员及武器。就在这时,中原野军团遇到了由华野组成的西兵团。但是经历过战斗之后,西兵团的一纵、四纵减员严重,因此无法再进行大规模作战。除此之外的三个纵队,三纵、八纵、十纵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然而汇合之后,中央军委就下达了挺进大别山,将国民党军牵制住,不让其离开豫皖苏地区的命令,于是中野只能暂且和西兵团分开。说到这儿,当初中野破坏并就地掩埋了大量重武器火炮,如果知道有今天的话,就应该留下了送给友军部队。
为什么西兵团不接受中野重武器呢?第一,中野与西兵团进行分兵时开展了一些讨论,为保证中野能够建设得更好,西兵团拿出一部分战场上会用到的物资,以及弹药,还有部分兵员都交由中野管理。虽然西兵团这时仍有数十万大军,但精力并不是很旺盛,由于每天都是在沼泽地中行走,腿部以下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伤害,致使战士们的整个情绪都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这时如果还要背着重武器行走就更加困难了。其次,西兵团意不在作战,而是拖延国民党军队,总结下来就是以游击战为主,干扰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节奏,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但是要注意纠缠的时间,不能让敌人有围歼我军的可能性。而这个时候重型武器的存在,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算指战员们如何进行作战也很可能落入敌军的围歼。那么这个时候就地掩埋武器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也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设想,如果当初中野12万大军没有挺进大别山,而是前往豫皖苏等地区,向国民党腹部进行分段式跃进,这样或许会更好。这个想法不单单是我们想过,当时的解放军指战员自然也是考虑过的,虽然这是一种能出奇制胜的方式,但采用这种方式将带来更多的危险和困难,豫皖苏敌军还在时刻警惕着,其身后鲁西南又面临的是国民党的大批军队,如果是采用分段式跃进的方式,没有充足的兵力就无法分担来自于身后的压力,追兵数量也会得到减少,而已经承担了但部分压力的西兵团,如果还要在原基础上增加负担,到头来连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被压倒了。
进击大别山的时候,为何中央军委会把任务交给刘邓大军呢?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执行此任务的部队定的是从华中,华东两支野战军中分别抽调。可是,只见的当时国民党已经大举进攻山东一带,古语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原本用于对付刘邓大军的王敬久集团,也被调向了山东战场,华野军方面压力巨大,原计划采用多线分兵作战的华野军,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所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5月4日,中央军委改变了原本的计划,决定派出相比之下作战压力较小的刘邓大军独立进攻中原,在大别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启新的篇章。而此前的刘邓大军,主要作战方向是豫西,不是中原地区的大别山。
中央决定“实施中央突破, 挺进大别山”的总行动方针后,刘邓也经过了对南进这个战术的权衡利弊。第一个方面,野战军即使在战役中占得了一些优势,可是对于当前战场来讲,要最终胜利,还需要更大的成果。客观看待的话,采用“中央突破”,才能把敌人的主要注意力从山东和陕北这两个地区转到这边来,改变战争的走向。结果表明,挺进大别山不但做到了让敌方军队只能被我军牵着鼻子走,减弱了敌方对其它地区的控制,最为重要的是,这让我军打破了之前只能被动的战场格局,自此我军展开了反攻。
战场的硝烟已经消散了多年,想要了解曾经的战争史,我们更多的只能从一些书籍或者影像资料中去大致了解,每每回忆起解放战争的场面,都总让人内心震撼,大别山一役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正是由类似于大别山这样的经典战役,才组成了我国战争历史的曲折画卷,描绘和记录着革命先辈们为我们抒写下的壮丽史诗。曾有无数无名的英雄烈士为了和平和正义血染长空,永远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这些战争历史和英雄战士们总是能带给我们感动和启发。让我们内心触动的,不只是战场上的细节和英雄战士们的革命精神,更多的是让我们意识到了,人民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都逃脱不掉的宿命,所以古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前人早早的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受到了很多的磨难,这段时间我军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辛酸。从一开始的十万人到最后的四万多人,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军损失惨重但是挺进大别山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可以说,“没有这次战略转移, 就不可能在国统区建立政权”。这次行动在位置上成功打入国民党统治内部,威胁到了南京的安全,国军的战略部署不得不进行调整,华中地区的国军受到了解放军大军的牵制,这次行动开辟了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为其他战区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兵力支撑,特别是为华东战区发动淮海战役创造了先决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淮海战役后,刘邓大军能够最终解放大西南地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