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豪沈万三多有钱?有好事之人帮他算了一笔账:
沈万三身家白银20亿两,大明时期,一斤(500克)为16两,相当于1两31.25克。
目前伦敦市场的白银价格大约为每克53元。
即,如果沈万三活在现在,那么他的身价是33125亿人民币。
大致相当于2019年北京市或河北省的全年GDP。
而根据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沈万三的财富相当于4.5个比尔盖茨,10个马化腾或11.5个马云。
沈万三的身家是否有20亿两,这些财富是如何得来的,都不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我们要探讨的,是他为什么没法保住这些财富,最终反而落得个家破人亡的。
中国富豪:马化腾、马云 | 来源:网络
01从一代巨富到家破人亡
1
话说沈万三是非常会赚钱的商人,生意红火,日进斗金。
其真实的家产具体多到什么程度,是否真有20亿两甚至更多,恐怕只有他们家族的最关键的几个人物能够掌握,我们外人,知道的可能性不大。
但有几个旁例可以作为佐证。一个是他家家产被“籍没”,就是被朝廷没收时,各种珍宝古玩堆积如山,好长时间都运不完。
另一个是在清洗完毕后,沈万三的儿子收拢了抄家遗漏下的资产,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当然也是天价),即贿赂了当时的特务头子纪纲帮他到苏州挑选美女。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沈家当年的财势由此可见一斑。
纪纲的影视剧形象 | 来源:网络
2
朱元璋夺下花花江山后,看中了“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应天府南京,认为此地大有帝王之气,便力排众议,定都南京。
但南京不像开封、西安那样,历经多个繁荣大朝的治理,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的很。
尤其是南京城的城墙,皮薄个矮,外敌一入侵,皇帝和众权臣立马就得裸奔。
重修城墙,成为摆在大明王朝眼皮子底下的当务之急。
朱元璋不是看不到这些,只是开国不久,百废待兴,国库里的钱却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铁锅吊起来当钟打——叮叮当当,根本没办法兴建如此开支浩大的工程。
有大臣出了个民间募集资金的主意,不出意料地得到了一片叫好之声。不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这样的好事哪用得着开会。
找谁募捐?杀猪当然要杀肥的,富可敌国的财神沈万三自然成了屈指可数的肥猪。
朱元璋一声令下,奴才们召沈万山去应天府议事。
沈万三塑像 | 来源:网络
3
沈万三吓了一跳,心道这些年虽然不怎么走黑道,但“秋后算账”还怕找不到理由?
他想一走了之,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能跑到哪里去?再说也来不及啊,再说也舍不得啊,那几个刚纳的小妾长的……
思来想去,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硬着头皮也得上,但破财消灾的念头,却在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
沈万三面色不定地来到了南京,哆哆嗦嗦上了朝廷,一听竟然是募捐,高兴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能用钱解决的,那还叫个事?
用多少钱解决,却是个事。他吞吞吐吐的试探,能不能出资建造从洪武门到水西门的城墙。
说完这话,他不漏痕迹地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的朱元璋,心道一旦皇帝不高兴,立刻加码。
朱元璋一听,也高兴的差点没背过气去,那是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墙啊,朝野一片哗然。
“瞧你们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沈万三暗想。对这群可望不可及的极权人物,顿时看低了几分,好几分。
看来人还是不易喜形于色,被人看不起不说,还不容易拿全款。
也怪不得朱元璋,一个要饭的出身,哪里想到过有人能担当如此一笔巨款,见识决定眼界啊。
南京水西门广场 | 来源:网络
4
吴兴沈万三很快成了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谈资,一时风头无两。
商人的投机本性此时却显露出来,城墙如期修建完毕后,满脸风光的沈万三开始琢磨:怎么样再放个大火箭,让那穷疯了的君臣高兴高兴,也好给自己铺上一条通天的大道?
这货关注到了城中明军单薄破旧的衣衫,营养不良的面孔,眼睛顿时一亮。提出了出巨资犒赏军队的想法。
一个如此精明的商人,就因为这次犯浑,肉包子打狗不说,还搭上了小命一条,彻底地把自己的一生给葬送了。
朱元璋一听,那是勃然大怒:
“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明史.高皇后传》
老子的军队,你来犒赏,你算哪颗葱,想造反?老子成全你个全尸。
还得说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宅心仁厚,对朱元璋连吹枕边风: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明史.高皇后传》
意思是,沈万三这种不祥之人,让他自个儿遭天打雷劈成了,你何必脏了自己洁白无暇的小手。
朱元璋尊重马皇后,也觉得说的有理,才稍微消了点气。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沈万三被判家产充公,流放云南,以致最后客死他乡。
可见,人越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越是要时时警醒自己。
朱元璋夫人马皇后像 | 来源:网络
02贫贱生活造就的价值观
沈万三恐怕到死都没弄明白,为什么那个一点小钱就可以打发的朱元璋会生那么大气。
但我们以上帝的视角,却可以把我朱元璋的真实心理。
这要从朱元璋从小的经历说起。
1
虽然很多人愿意把朱元璋与刘邦做对比,但他俩的早期境遇,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朱元璋是真正的赤贫农民,家无隔夜粮,穷的饿死老鼠,得背井离乡去讨饭;而刘邦不仅做过亭长,还有岳父、萧何的接济,从成份上来讲,怎么着也能划个中农。
17岁的时候,讨饭路上遇上疫情,父亲,长兄和母亲相继在一个月内染疾而亡,他和二哥两人面对着亲人的尸体又悲又愁,没法安葬啊。
求变了本乡所有的有钱人,得到的结论都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眼看着尸体都要臭了,本村的一个中农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拿出一块地皮供朱家作了墓地。兄弟俩千恩万谢,终于可以让死者入土为安了。
在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这个刘继祖也因为这样的善心后福无穷,死后被朱元璋追赐为义惠侯,一番善心终于得到了回报。
人在世上,还是多做些善事,纵然不去祈求别人的回报,自己也心安不是。
汉武帝刘邦 | 来源:影视剧
2
可以想象,在经历了这样的遭遇后,朱元璋对于那些有钱人会是什么感觉。
一句话,好感是不会有的,“仇富”是必须滴。
甚至我们都可以脑补朱元璋讨饭路上经过朱门时,那一口恶狠狠的唾沫。
世道实在是艰难,讨饭这事,也得在有“余粮”时候。不得已,未来的大明开国皇帝只得剃度做了和尚,目的无他,只为一口饭。
可这和尚庙是要靠香火的,灾荒年月,哪有群众来烧香拜佛,一众和尚饿的两眼昏花时,主持只能遣散了大家,各安天命。
出得庙门,朱元璋环顾四野,天苍苍野茫茫,端的是一片好天地,却无他老朱的容身之处。暗自抹了一圈眼泪,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气:将来一定要吃饱饭,那白白的大馒头,老子一气吃八个。
叽里咕噜的腹叫声却打断了雄心壮志,朱元璋赶紧挟起那只破钵,趁着还有点力气,抓紧找口吃的。不然,明天早上的太阳都见不到,还谈什么大馒头。
这之后的几年里,朱元璋应该不断地涌起过那种雄心壮志,也不断地重新捡起那只破钵。
尽管《明史》中对老朱的那段经历的描述为“云游”,但中国人都能猜的到,在那种民不聊生的岁月里,乞讨而不得的朱元璋到底干了些什么。
偷鸡摸狗的事肯定是少不了的,路边能见的萝卜地瓜注定也是一扫光,至于杀人越货,抢劫放火,只有天知道了。
做和尚讨饭的朱元璋 | 来源:影视剧
3
在老朱当了皇帝后,对几个字词特别敏感,这其中就包括 “僧”和“贼”,只要奏章中看到,打板子都是轻的,有很多脑子不太灵光的迂腐之人,仅仅因为奏章中写了类似“天生圣(僧)人,与世作则(贼)”之类的词句,就糊里糊涂滴掉了脑袋。
当了皇帝之后,老朱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令,对富人欺负穷人采取及其严厉的措施:
“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佑贫抑富”——《明史·食货志》
可见,早年的贫贱生活给他造成了多大的阴影,他的“仇富”心理有多么的严重。
贫下中农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可谓遇到了黄金年代。
洪武三年,朱元璋把一批鱼肉乡里的富豪叫来南京训斥一番,要他们做到“四毋一周”,也就是毋凌弱,毋吞贫,毋虐小,毋欺老。
洪武四年,下谕中书省严厉处罚那些兼并贫民土地的富豪。
洪武五年,特制铁榜申诫公侯们不得欺压平民。甚至在大明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司科在征收税粮时不得放富差贫。
三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对贫民的保护政策,这当然可以说朱元璋体贴劳苦大众,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他在宣泄那口憋在心中多年的恶气。
对于商人,朱元璋始终认为他们的社会功能是以通有无,赚点小钱是应该的,但暴富如沈万三,那钱财定是来路不正。
赚取高额利润的商人在明初可是有罪受了,因为他们在朱元璋的眼里本就是该杀头的料。
朱元璋画像 | 来源:网络
4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并没有鄙视“农民”的意思,作者本人也是农民出身——朱元璋对于“家天下”的农村观念特别严重。
在朱元璋看来,既然国家是他家的,他是一家之主,谁赏谁罚,那自然是他这个家长说了算,别人的意见想参考就参考,不想参考,就是阵耳边风罢了。
而这种绝对的家长制权威,却是丝毫不容侵犯的。
即便当年和他出生入死,功高盖世的开国元勋、兵马大元帅徐达,在朱元璋做了天子之后,也立即与之刻意摆出一付高高在上的样子。
为什么?
想起了当年无比低贱的身世呗。
徐达征战图 | 来源:网络
03生不逢时沈万三
如果沈万三在修完城墙后,乖乖地一声不吭回吴兴去,那也就没有这么过事情了。
想那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从此富有天下,一个小小的平民沈万三却要来犒赏他的军队,在曾经的穷鬼面前摆阔,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吗?
而且,犒赏南京平民也就罢了,犒赏军队?“谋逆“的罪名都能给安上。新仇旧恨一起来,沈万三当时能保条命,都算是奇迹了。
当然,沈万三的命也不太好,他毕竟无法如我们一样通读历史,从而了解朱元璋的好恶。
假如沈万三遇上的是来自陇右望族的唐太宗,说不定他这次的投机就真的搞成了。一个从小生在名门望族的皇帝,自然对富豪和钱财没有仇视的态度,也不会有狭隘的家天下意识,甚至臣民偶尔冒犯一下天威,也不是不可原谅的。
据说太宗悉心临摹名家碑贴,写得一手苍劲的枯墨飞白,大臣们往往以能得到御笔而荣。
有一次,太宗大宴群臣时临时起兴,飞笔草书以赐众臣,众大臣纷纷上前抢要。
一位叫刘洎的庭臣,因为落在众人身后一时情急,竟抢步登上太宗的御榻,下手去夺。群臣顿时目瞪口呆,下臣的臭脚登上天子的御榻,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刘洎想到这层以后,顿时大汗淋漓,下榻跪拜请求恕罪。如果换了朱元璋,十个刘洎也砍了,但太宗却宽宏大量赦免了他,还特地手书一张赐于刘洎。
毫无疑问,这种气度上的差别,完全是因为两人早期迥异的生活环境造成的。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 来源:网络
04最后
对朱元璋来说,他的价值观就是:钱财越多越该死。而沈万三的亿万家产,就像是悬挂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
可沈万三偏偏生不逢时,又不能知己知彼,还不知低调做事,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局,实在是怪不得别人。
也难怪荀子要说祸与福是相邻的,没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来,哪一个会先来。
“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 ——旬子《大略第二十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