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确有一批很能打的部队,部分军事爱好者也给出了“抗日十大王牌军”的排名,甚至将所谓的“五大主力”不分青红皂白全部上榜,这是非常不客观的。须知五大主力当中的新一军组建于1943年,而脱胎于该军的新六军则成立于1944年,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并且这两支部队的主要战场是在缅北,根本没有过经历过抗战最艰苦卓绝的时期,入选名不符实。
包含中国第一个机械化第200师的第五军,其实也不够资格上榜,这支所谓的“铁马雄师”1938年才成立于湖南湘潭,从组建之初就被列为军事委员会直辖的战略预备队,由于没有制空权,第五军一直在广西全州地区整训,没有参加抗战初期任何一次大型会战。1939年的桂南会战算是第一次出手,被大肆宣传的“昆仑关大捷”其实惨胜如败,第五军消灭日寇4000余人,自身却付出了17000人的伤亡代价。
所以鲜为人知的是,未及桂南会战全部结束,第五军就因为伤亡过重撤下去休整,这一歇又是两年半时间,直到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才重新动用。战斗中除了戴安澜第200师在同古表现尚好之外,整个第五军状态一般,最终惨败野人山。再次整补后始终驻于昆明附近并未参加战斗(新22师不计),倒是解决龙云时很是强悍和积极。
遍数从全面抗战爆发起就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的部队,并且在战斗中表现出较强战斗力的,个人属意于以下五支王牌军,他们也是各大战区的代表性队伍,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成为各自战区的核心队伍并且确实是身经百战和歼寇如麻,从南到北排列的话,分别是第74军、第10军、第18军、第59军和第35军。
一、第74军耳熟能详
该军组建于1937年的淞沪战场,首任军长俞济时,之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和兰封会战,武汉会战期间是万家岭大捷的主要参战部队。在次任军长王耀武手里状态达到巅峰,1941年上高会战名扬天下,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以及大破日寇的湘西会战,几乎是无役不从,打满抗日全场,对日战损几达1比1,誉为“抗日铁军”排名榜首毫无争议(成名后并不归第九战区,而是隶属军委会直辖)。
二、第10军泰山压顶
该军番号正式出现是1939年7月(之前被撤销过),在江西鹰潭成立时原本是第九战区的一支后备部队,首任军长梁华盛。由于在当年冬季攻势中表现太水,被命令与嫡系第8军整合重组。新的第10军以第8军军长李玉堂改任军长,因此也就继承了第8军的抗战历程,所以第8军在武汉会战中的杀敌数量,也应该记录在第10军的功劳簿上,到1944年8月为止,该军也几乎参加了华中地区所有大规模会战。
第10军的两场硬仗,分别是1941年底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和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以善守而闻名。长沙保卫战中顶住了日军两大王牌第3和第6师团的围攻,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最终胜利立下赫赫之功,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直接擢升代理军长,至于47天的衡阳保卫战就不赘述了,第10军绝对是抗战时期毙杀鬼子最多的部队,没有之一。
三、第18军土木王牌
该军组建于中原大战的1930年8月,陈诚的看家老本,这支土木系的基本部队成为后来第六战区的核心(原为重庆卫戍部队),淞沪会战时就已经投入战场,死守宝山,血拼罗店,那都是18军的部队。它最大的功绩就是守住了鄂西与川东门户,是战略相持阶段阻止日军继续西进的骨干队伍,从1940年的宜昌保卫战到1943年的石牌保卫战,全部围绕着这一目的展开,不管怎么说,第18军守住了三峡以东地区。1945年,胡琏率第18军还参加了湘西会战。
四、第59军杂牌劲旅
这也就是张自忠将军的基本队伍,脱胎于宋哲元的第29军第38师,平津失守后组建第1集团军第59军,在张自忠的率领下以血雪耻,与日军缠斗于华北多年,徐州会战的台儿庄大捷、随枣会战的大破贼寇,第59军成为张自忠第27军团、第33集团军的骨干力量,也是第五战区最能打的部队,尽管它是西北军的余脉。直至枣宜会战张自忠战场殉国,集团军总司令都打掉了,部队的抗日决心还用讨论吗?
五、第35军塞外铁骑
傅作义的看家部队第35军正式组建于1931年1月,原来的番号是“边防第6军”,早在1936年傅作义就率领这支部队发起了绥远抗战,重创日军和伪蒙军,取得百灵庙大捷。从此镇守塞外长达九年,使日军终不能通过内蒙西部迂回大西北后方,战斗力还是蛮强的。
在塞外苦寒之地,第35军最惨时打的只剩数千人,但仍然坚持了下来,成为后组建的第十二战区基干部队,屡挫日军骑兵和摩托化部队,位列抗日王牌军实至名归。
其实还应该包括汤恩伯的第13军和胡宗南的第1军,以及关麟征的第52军。第13军在抗战初期是华北日军的大敌,南口战役、徐州会战、豫南会战皆给日寇以重大杀伤。而第军的作用也被大多数人忽视了,它毕竟是阻止日军西渡黄河窥视陕甘的王牌部队,并且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都曾经力战日寇,伤亡无算。
不过这两支中央军嫡系在抗战后期表现不佳,消级避战和保存实力的思想严重,以及上榜名额所限,就不拿出来讨论了。而第52军在徐州会战和长沙会战中均表现不俗,可惜在1940年被调往滇南驻防,从而缺席了后面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