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台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以赴办好“富教育”“大教育”“名教育”,推动天台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县十四届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十四五”教育投入总量翻番的目标,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实现教育投入逐年快速增长,确保用现在的投入致胜未来教育。今年教育投入16.3亿元,占财政支出22%。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秋季开学第一天,天台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怀着欢快的心情踏入了新校区,走红毯、跨福门、敲大鼓,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开启了新征程。8月底投用的天台县特殊教育中心新校建筑面积11682平方米,总投资6856万元,可容纳24个教学班、200余名学生,形成了15年一贯制,集教育、康复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南区小学、南洋幼儿园、恩美城西分园等一批优质项目正紧锣密鼓、对标对表加快推进,技师学院、外国语中学、教师教育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上马建设。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县四套班子成员直接联系项目建设,近三年保障教育用地450亩,新改建校舍32所,2021学年新投用5所、新增学位2430个。
今后三年,我县计划投资30.91 亿元,完成39个项目建设,新增土地692.74亩,新增学位约1.5万个,努力实现年年有新建、年年有投用、年年有新貌,让学段协调、区域均衡、城乡共富的规划蓝图,在群众家门口精准落笔、精细打造、精彩呈现。
天台是资源小县,但始终以全局视角谋划教育、发展教育。
6月13日,浙江省山区26县教育共富发展论坛(2022)暨浙师大服务山区26县教育发展行动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全省首个“基础教育共富研究院” 落地我县。接下来,我县将全力承接浙师大的优质教育优势,努力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和教育共富的最佳实践。
早在2018年,大公中学便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姻,对接浙师大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对所有学科实现全覆盖指导,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生源回流增幅超150%。
这是我县实行教育合作大开放的生动实践。我县还与学军、杭外等名校进行战略合作,引入先进办学、育才机制,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在优质共享上大覆盖,在中小学均衡布局基础上,重点实施幼儿园扩容提质工程,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74.96%、全市第一;大力推广校企共建职教模式,每年为县域上市、拟上市企业定向输送技能人才;用心用情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做到100%就读公办学校、100%同城待遇,让均衡共享一个不落。在举县兴教上大联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平桥中学获社会捐赠2500万元,乡贤出资2000万建成革命老区欢岙小学,四年来累计获得社会捐资1.7亿元。
天台是山区县,但坚持跳出山区看教育,坚持名校建设和名师培训两手抓,对标一流办教育。
在乡村,通过教共体建设,打造乡村名校。2020年以来,天台将建设“乡村名校”、探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列为民生实事。走进海拔800米高的石梁学校课堂,六年级的同学们正通过网络和城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同上一堂数学课。为让更多乡村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县教育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对石梁学校扩建综合楼和运动场地,还引导学校与城区的赤城中学、实验小学组建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石梁学校20多年来首次实现生源回流。在石梁学校的试点基础上,我县又通过强师资、促共建、优课改等措施,带动全县域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城区,通过集团化办学,依托名校,带动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2020年7月,实验小学福溪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这所由赤城三小和实验小学融合的学校,既拥有实验小学师资、教育优势资源,又传承了赤城三小围棋特色的优良传统,可容纳近1500名的学生,不仅缓解了区域内学位不足问题,也整合优质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
抓好队伍建设,名师基础更扎实。建立书记与名师、名校长恳谈会机制,设立名教师、名校长专项培育基金。近年来,累计培育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功勋(杰出)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8人,省特级教师9人,市县名师工作室32家,市县级名师名校长225人。
蓝媒联盟·天台县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