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三年,朝廷颁布斩立决诏书
“南兵鼓噪罪首叛胡怀德及伪军师李无逸等凌迟、斩首有差,仍令枭示各边镇。”
今朝忆昔,原朝鲜抗倭征战的英雄锒镗枷锁, 沦为囚徒而血洒西市,黄泉作伴。
蓟州之变在官方史料上记载极少,查看《明史·神宗本纪》却没有发现丝毫相关信息,或许在万历年间大大小小的兵变鼓噪事情实在太多,蓟州之变并没有纳入到里面。蓟州之变发生时间处在万历三大征援朝时期,反而是朝鲜国的史料透露出来些信息。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蓟州之变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因为此次兵变主人是镇守北边重镇蓟镇的南兵,那到底这支南兵还算不算戚家军旧部呢?
万历隆庆年间,谭纶戚继光调派南兵前往北边蓟镇戍边开始,一直戚家军在把持驻守。当时的援朝抗倭的战争的将领吴惟忠、王必迪都曾跟随戚继光抗倭、戍边。
虽然抗倭英雄戚继光于万历十六年辞世,但万历二十年这支入朝参战的南兵,兵源相同都是来自义乌金华等江浙地区,这些戚家军老将率领参战,属于正宗戚家军品牌。
为什么会发生蓟州之变呢?我们进行对南兵士气、兵源、兵制、作战待遇、欠响进行深层次剖析:
一、 南兵戚家军的生存危机,导致士气蹉跎
今我南兵駐守慶州,與賊伊邇,兵寡力疲,不堪屢戰,況日夕哨伏,無時休息。毋論先後陣亡將四百人,感病物故貴國者已二百餘人矣,俱系良家子弟應募而來,望博功名,今踵籍而死,莫非皆貴國累也!
尚州、大丘又無房屋棲身,雨水霜雪,其苦不可胜言,奈何,奈何!況我浙江俱是富家子弟,召募而來,又與馬軍不同,皆是為名利而至,攻城略地,實肯向前。目今天寒地冻,其實難存。
我们仍然看到在援朝抗倭的时期,南兵吴惟忠所部基本上是以3000人,阵亡400人,染病病故的200多人,在平壤之战中的伤亡高于其他北边部队,却没有得到兵源的补充。在朝鲜这样天寒地冻的地方,没有棉服被褥作战物资补充,生存问题没解决,也造成南兵士气蹉跎,无心攻城作战。
二、 南兵戚家军来源于义乌,却是无兵可征调
从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开始,从义乌征调16000多人之后,朝廷也是屡次在义乌征兵补充南兵的空员名额。却造成了义乌这个县十户九空,老弱病残居家,务农力气活没人干,从外地打仗能够归乡却是不足三分之一,在长期以往,义乌兵源将无兵可征调。
“父不得恤其子,兄不得顾其弟,妻不得有其夫”,“以拯一方之倒悬”。
三、 明万历年间的募兵制变革,却是一流想法,不入流的结果
自从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盛行募兵制,而废除了朱元璋建立的营兵卫所制。但明朝是属于军与兵并存,非常独特的军事制度。其实判断两者的区别就是召募,还是世袭制。
召募之兵非强壮不入选,既无素娟之恩,有疾輙汰,又无归老之计,既以车战,亦无马料,自非酌拟尺籍军之食而稍优之,必不乐从。
那么南兵属于募兵制下的产物。,既没有素餋之恩,也没有养老金可以领。两样待遇都没有,那么我参战不就是为了钱吗??可是明朝嘉靖年间,财政实力根本不可能支付得起这样巨额军费,尤其是三大征所产生的义务兵军饷。
所以这个募兵制就是快速战争动员能力,但没有做好后续一系列的保障体系,这样是一流的想法,不入流的结果,故才出现那么多次哗变事故。
四、作战待遇相比北兵差,抢不到平壤先登之功
统兵大将军李如松在布置平壤之战,平壤地形来决定以西面为进攻主力,以北面为牵制,以南面为奇兵。南面的含毯门主攻将军骆尚志,北面的牡丹峰南兵将领吴惟忠。吴惟忠带3000人仰攻地形绝对优势的日军,还缺少炮火支持,正常人看来,是不可能打下牡丹峰的,因此吴惟忠这一路,基本就是牵制作用的炮灰,先登之功更是不要想了。
李如松明明知道牡丹峰难啃的骨头,预料到南兵无法攻下的结果,仍然让南兵攻打牡丹峰造成主将吴惟忠身负重伤,南兵作战勇敢没有,不仅付出巨大牺牲,还造成首级军功没有,先登军功没有。但统兵大将李如松家丁又捡了人头又打了伏击赚的盆满钵满,这怎么能让南兵心服?让南兵没情绪?
五、欠饷,欠兵饷,才是此次蓟州兵变的根本
“兵名虽有南北之分。留守初无轻重之别,距离家万里,异国从征,若非厚利又何以结其心,而使之效力也。理应一视同仁,不论南北,每军一名月给月粮银一两五钱,行粮盐菜银一两五钱,衣鞋银三钱,共三两六钱,”
基本上这次援朝抗倭之战,无论南北兵都是年薪+餐补+衣服鞋子补助是银子43两。可基本的人员包干费用并没有给到位。
东征最高指挥官经略宋应昌《移朝鲜国王咨》:留守之兵,去家万里,远戍异乡,彼其心岂无父母妻子之繁,非厚利结其心,何以责其效?
南兵不是世袭,不是公务员,我只是募兵,舍出命来参战就是为了更好生活,为了老婆孩子,不然谁会远离家乡千里参战,只有利益与金钱才是最大的动力,而不要跟我讲家国大义。
可每次到领响之时,都是假话大话套话蒙骗南兵,不仅不足额还不发放了。
南兵将领为南兵向朝廷讨饷,却是一而再三都没有回应,南兵不满与不稳已经产生。
还有南北兵的冲突趋势就一直在看涨,不仅仅是作战待遇,粮食供应,军功分配等方面,南兵派系王必迪与李如松为首北兵派系都存在隔阂与冲突,统兵大将李如松派遣军队旗牌官到南兵军营视察,造成双方冲突被杀,李如松派遣军队进行绞杀南兵,这也是蓟州兵变的原因。
但蓟州兵变之后的处理却是不同,或许朝廷遵循万历皇帝的旨意,既然南派领头人张居正去世,连累着戚继光这个忠实跟随者,还对一系列南兵进行打压分解,最后彻底瓦解各地南兵,世间再无戚家军,这就是悲剧。
从此之后,明朝后期都是北方兵马占据与扼守北边重要关隘,不断地对明朝这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进行吸取营养,但却对后金是屡战屡败,不断地被蚕食掉山海关之外的关外之地,甚至在北边的将领拿着明朝滋养的力量,投靠了后金王朝,做了一个交易的中间商。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清萨尔浒之战,以明军惨败为结局,这次战争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也表明了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参考及引用资料:《宣祖实录》、《神宗实录》、《穆宗实录》、《经略御倭奏议》、《移朝鲜国王咨》、《大明会典》。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