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非常的著名,这篇课文就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的居民生活在幸福的状态之中,所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明代绘画作品对于“桃花源”的向往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桃花源”其实就是魏晋时期的坞堡,桃花源的真实地点应该在弘农郡的山谷之中,而不是在武陵郡。
弘农郡在黄河南岸,地处长安与洛阳之间,其大致范围相当于今天河南省的三门峡市、南阳市的西部一带以及陕西省的商洛市,而武陵郡的范围则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市的大部分地区。
中国地形图
为什么在魏晋时期,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淮河流域会出现大量的坞堡呢?
坞堡也叫坞壁,一般分布在有险可守的山谷之中,是一种民间自建的军事防御性建筑,既可以阻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骚扰,又可以防止盗贼的寇抄。
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持续了将近700多年的时间,秦汉时期的气温比现在要高1至1.5℃左右,当时的关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竹林,黄河流域有梅树生长,然而,到了东汉时期,气温开始急剧下降,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这一寒冷期持续了将近600多年的时间,直到唐代初年,气候才逐渐开始转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1至2℃,这一时期,在黄河流域,自然状态下的石榴树在冬季是无法存活的,人工培育的石榴树,必须在农历十一月到来之前,用蒲藁紧紧裹住树枝才可存活,而现在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石榴树在野外是可以过冬的,魏晋时期的物候比现在要推迟10天至15天左右的时间,这在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魏晋时期的农民
魏晋时期的气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都知道今天辽东湾一带的海域在冬季是不结冰的,大连、旅顺都是不冻港,但是,在东晋咸康年间(335年至342年)的冬季,辽东湾出现了大规模的结冰现象,慕容皝想要从海路进攻慕容仁,慕容皝的手下都认为“海道危阻”、“宜从陆路”,但是慕容皝认为“旧海水无凌,自仁反以来,冻合者三矣”,慕容皝遂率领大军从昌黎(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循大凌河至海口,徒步走过已经结冰的辽东湾海面,到达盖州(今辽宁省盖州市),在平郭一带大败慕容仁的军队,慕容仁没有想到慕容皝会渡海而来,仓促应战,最后兵败被禽,慕容皝斩杀慕容仁而还。
气候从温暖转向寒冷的剧烈变化,必然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北方游牧区的畜牧业与中原农耕区的种植业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北方游牧区来说,气候转冷以后,秋冬季节的霜雪天气增多了,且草木枯黄的时间会提前,畜牧业产量就会减少,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不断往南迁徙的意愿,北方游牧民族在往南迁徙的过程中,会对中原农耕区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是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向南迁徙的一个气候背景。
地球
全球气候变冷,同样也会影响中原农耕区的农业生产,会导致旱灾、蝗灾的发生,而一旦农作物发生大规模减产现象,就会出现饥荒,甚至爆发农民起义,魏晋时期,陕西、四川、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出现的流民起义,就是因饥荒而导致的,其中以李特、李雄起义、张昌起义的规模最为庞大。
其实,在当时整个地球都出现了气候转冷的现象,对于这次全球气候变冷事件的成因,人类至今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可以说是一次神秘的天灾。
流民起义其实也是一种移民现象,当黄河流域出现灾荒以后,北方地区的农民会向雨水、光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地区迁徙,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中原汉人大规模移民到江南地区的一个高潮,为了安置迁徙到长江流域的北方人口,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南方地区设置侨州、郡、县,所谓侨州、郡、县,就是以北方原籍州、郡、县的名称设置的州、郡、县,根据侨州、郡、县的户口数来推断,当时移民到南方地区的北方移民及其后裔的数量应该在200万左右,这一人口数量已经非常高了,因为当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总人口数大约在1900多万左右,并且,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年代里,北方地区还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可见当时从北方地区迁徙到南方地区的人口的比重有多高。
我国南方地区的稻田
魏晋时期,北方地区出现的自然灾害与频繁的战争,对于各族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汉人能走的基本走了,他们大都迁徙到了长江流域,也有部分迁徙到了淮河流域和岭南地区,但并不是所有的汉人都可以背井离乡,迁徙到长江流域,不能走的汉人,一般据险自守,躲在坞堡之中,在坞堡内部屯田聚居,这些汉人一般都是以宗族、乡党为基础,聚集在坞堡之中生活,那个时候的北方地区,到处都是坞堡,比如在洛水一带有檀山坞、金门坞、云中坞、百谷坞、合水坞等等,坞堡一般在靠近河流、泉水的地方,有稳定的水源,可以用来灌溉,同时,这些地方又必须有险可守,可以阻挡骑兵和盗贼的骚扰,因此,坞堡一般是在山顶平原或者山谷之中,《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可以说是一处典型的坞堡。
那个时候,不仅北方地区到处都是坞堡,南方地区的淮河流域也存在一些坞堡,因为淮河流域的一些地方往往是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反复争夺之地,这里的汉人为了躲避转乱,同样需要纠合宗族、乡党,聚居在坞堡之内,守望相助,屯田聚居。
魏晋时期的汉人士大夫及其他们的侍从
坞堡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在军事上又可自保,躲避了战乱,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因此,魏晋时期的坞堡,甚至比城市还要重要,北朝的农业与坞堡有着密切的关联,北魏前期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是承认了坞堡的合法性,任命坞堡的首领为宗主,让他们督护百姓,并协助朝廷征收赋税。
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孝文帝接受给事中李冲的建议,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三长即为邻长、里长、党长,五家为邻,有一邻长,五邻为里,有一里长,五里为党,有一党长,当然,三长制是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推行的。当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大规模的战乱基本消失了,社会经济逐步走向繁荣,于是原来居住在坞堡内的百姓纷纷走出坞堡,重新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
坞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保护了汉人老百姓,由于东晋十六时期,中原汉人大量南迁,而不能迁徙的汉人,则屯聚在坞堡之内,所以,使得北方地区的汉族人口在经历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战乱以后,依然保持有绝对的优势,人口数量、农业经济、儒家文化皆在坞堡之内得到了保护,那么,这样一来,在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就为鲜卑、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汉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果没有坞堡这样的基层组织形式的存在,绝大多数的汉人都迁徙到了长江流域,那么,也许长江以北的汉族在人口数量上就无法保持有绝对的优势,北魏汉化的时间也会大大的延迟,那么,这样一来,在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北可能不会有汉族这个名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