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决定孩子的性格走向,甚至影响到未来。
执笔:毛宁
编辑:王之风
定稿:苏子后
我们常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家长带来的原生家庭性格是一辈子也无法脱离的,而人际关系这项孩子进入社会之后的必修课,其实也和父母有关。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这几天幸孕姐回了趟老家,就听说了一件很让人唏嘘的事情,之前有位家庭家教很严,对唯一的儿子更是管教极严,不仅每次考试都要求是第一名,更是严令禁止他随意和别的小孩玩耍。
但比较让人羡慕的是,这家的儿子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好成绩,甚至还直接出国了留学,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在出国之后,一直无法融入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学习一落千丈,完全跟不上课业进度,生活中也因为不善与人交际,换了多个寄宿家庭还是不合适。
后来没办法,只能暂时休学回家休养,没想到的是本来就内向的孩子,这回更是直接话都不讲了,不仅人际关系不好,患上了抑郁症。
其实大家都说这背后很可能是因为从小他父母的教育有关,毕竟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从小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下成长,也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往往会有这些表现1、不会好好说话
很多人都知道,“好好说话”是成年人必备的一项素养,而有些孩子在“口出恶语”后也会有很多人说“这孩子家教不好”,从道德层面来讲,这确实属于家教的范畴。
但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存在“说话难听”和不懂得语言艺术的孩子,其童年往往都处于一个比较压抑和不自由的环境。
因为能够好好说话的前提是,孩子能够学会沟通、澄清和据理力争,而这在儿童心理学上来讲,恰恰就是愿意与他人建立交流的开始,心理健全的孩子很容易做到这一步,人际关系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2、不懂得共情
“共情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同外界建立联系的途径,痛他人所痛,喜他人之所喜,这是理解的最高层次。
而在小时候能够被人理解,并且在原生家庭中被同等对待过的孩子,自然更够更好的感受他人的情绪。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不曾被父母理解,没有被共情过,自然也很难在别人身上实施,从而无法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上更加困难。
3、不会关注情感
有些人际关系好的孩子,其实从小就能看出来,比如之前网上流传过了儿童自行车比赛中,刚开始就有位宝宝摔倒,而旁边的孩子放弃了冲刺选择过来扶起摔倒的同伴,在他的眼中,关于他人的情感已经超过了其对自身成功的专注度。
而很多不善人际关系的人,往往很难理解他人的行为,因为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敏感而且喜欢用道理和数据沟通,因为这些可以控制,但情感不行。
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人际交往能力?1、沟通与倾听
不要以为小孩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比谁都敏感,内心丰富但还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因为父母如果长期忽略理解孩子的重要性,就会使得其内心得不到理解,更加封闭不愿意交流。
2、多带孩子出去
眼界与见识,是一个孩子情商的奠基石,只有多与人相处,把握住人际交往的规律,才能更有自信去放开自己,接纳他人,孩子的世界很纯粹,只要一点点光亮,他们会自己找到合适的伙伴与交流。
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以为有学校就够了,实际上,家庭教育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套《学校学不到的成长课》以漫画的形式,表面是在说成长,实则是在教导孩子如何获得幸福,能够让孩子受益终身。
以漫画的形式,给孩子寓教于乐的心理,家长也不需要过度限制孩子看漫画,反而可以点燃阅读和学习的热情。
从心理、生理、安全和爱等方面带来漫画教育,带给其自我管理、社会交往多方面的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