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双减”改革倒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进行重大调整

12月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上做了题为《“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回归》的主旨演讲,分析了当下家庭教育所面对的挑战和应该做出的改变。

张志勇表示,“双减”改革促使我国基础教育围绕质量变革形成了三个倒逼机制:一是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不允许补课,学校不能再把提高考试升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补课上;二是控制学生作业量、学生作业大部分在校内完成,教师不能再把提高学业质量的希望寄托在题海战术上;三是课后教育回归学校,家长不能再把校外补课作为升学竞争的重要法宝。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都必须做出调整。2022年1月1日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为《家庭教育促进法》),将教育部门负责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家庭教育从“家事”变为“国事”。为开创家校社共育新局面,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要从指导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家庭教育科学普及、培育推广家庭教育指导典型等方面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贯彻、提升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

张志勇:“双减”改革倒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进行重大调整

面对新的变革和挑战,家庭教育需要尽快回归育人本位、走到科学施教、家校合作的轨道上来。在年会上,张志勇从呼唤科学的家庭教育、推进美好的家庭建设、过好温馨的家庭生活、追求和谐的家庭学校协同等方面阐述家庭教育的规律与内涵。

以下为演讲全文,内容略有删改:

“双减”改革,其决策层次之高、执行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在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当中,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改革,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实际上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倒逼机制。

第一个倒逼机制,过去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升学率上有一个重大的法宝,就是在时间上做文章,缩短孩子寒暑假、双休日时间,很多学校上6天课,晚上也在上课。按照这次“双减”改革的要求,学校以往这种靠加班加点提高所谓升学率的做法将被切断。第二个倒逼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很大。过去,搞题海战术是很多老师提高学科学习质量的法宝,但“双减”改革推行作业改革,作业要限量、限时、限地完成,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个倒逼机制,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影响很大,“双减”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大量的学科补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掉了。在这些倒逼机制下,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都需要做出一系列调整。

爱孩子是父母天性 会爱孩子是一门科学

家庭教育如何走上科学的轨道?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会爱孩子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之一,就在于规范和引领广大家长要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要科学实施家庭教育。

一是要增强家庭教育的意识。《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父母及其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我们现在要唤醒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这意味着什么?教育孩子是家长的法定职责。但是家庭教育又是一个具有专业要求的教育行为,家长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素养,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挑战,所以我们要增强家庭教育的专业角色意识。二是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家庭教育说到底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的如何做人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责任和使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了家庭教育要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身体素质的教育、生活技能的教育、文化修养的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大家可以看到,《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定位回到了家庭教育自身的本质特征上来。

过去的家庭教育完全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物。在家庭里面进行的教育主要是作业和补习。这样的家庭教育已经没有它的独立性,家庭教育已经丧失了它应该承担的责任。三是要懂得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潜移默化,家庭教育是环境熏陶的教育,是在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里潜移默化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教育。第二个特点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是在生活当中进行的教育,脱离了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个特点,家庭教育是相机而教的,而不是像学校教育那样把孩子弄到身边进行说教。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当中,并在生活中唤醒了孩子成长意识的时候,给他一个相机的引导,而不是刻意的说教教育。

四是要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作为家长,我想有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比方说考试焦虑、排名的焦虑。现在学校里的考试不让排名,考试成绩整体不公开,我们的家长心里就没底了。过去每次孩子的考试成绩下来家长都要算名次。往前提了,心里很高兴;停滞不前了,就开始坐不住了,后退了更是天下大事。我们有没有看到孩子每次考试成绩的意义在哪里——看见孩子的成长!看见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改进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每次考试找到孩子前进的动力、未来进步的方向、学习的方法,我们家长的教育焦虑、考试焦虑会不会降低?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掌握一点科学的教育知识。我在山东做过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我们发现非常喜欢艺术和体育的孩子和不喜欢艺术体育的孩子相比,学业成绩相差40分。这说明,学习艺术、体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再次,要尊重家庭教育规律。

家庭教育的根基是家庭,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家庭建设,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润物无声的影响,是生活的教育。美好家庭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我始终认为:孩子是最强的模仿者。如果你想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首先你要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父母。如果你无法帮助他们形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你可以言传身教。

所以说,家庭教育需要美好的家庭,家庭教育需要的是无声的教育,这里我们主张推进五个家庭建设:一是建设一个爱的家庭。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顾问、脑科学家约翰·梅迪纳发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最有预测性的一个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而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父母的关系,所以他说过一句风趣的话,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你就做一件事,去爱你的老婆吧!所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富有爱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生活里,充满温馨的亲切感、亲密感。

二是建设一个道德的家庭。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最核心的是品德的教育。品德养成靠环境、靠榜样。我的母亲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但是她对我讲的话影响我的一生,“一个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偷懒耍滑,什么时候都不要让人家看不起你,在背后戳你脊梁骨”。这对我影响极大。三是建设一个安全的家庭。这里不是指身体的安全,而是儿童心理的安全,儿童需要和谐的、情绪稳定的父母。最可怕的是,孩子有着性格非常暴躁的父母、随时发火的父母、随时就要干仗的父母。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温馨的、安全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心理安全。这对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培育和人格养成非常关键。

四是建设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今年秋季开学之前,我收到了一位朋友发来的他亲戚家孩子自杀留下的遗书。遗书里有一句话,“今天这个时代挺有意思的,跷着二郎腿、天天不读书的,在天天训我们这些读书的人。”这个孩子说的是他的父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典型。孩子需要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一个读书的家庭氛围。五是建设自由民主的家庭。父母不要一味控制孩子、居高临下地管控孩子,而是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与孩子友好相处。

回归生活教育本位 让儿童参与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实践

儿童参与家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本位,必须让儿童参与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实践。

今天,人类教育面临着两个重大的挑战。一个是儿童的知识学习本身已经过度,再加上这样一个应试本位的教育环境,儿童的知识学习、学科学习、为了考试科目的学习过多,上课、作业、考试、补课占满了孩子的生活时间。相反,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就贫乏了、没有空间了,这对儿童的智慧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生活是儿童的智慧之源。我们今天必须要大声疾呼:要让孩子过好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阅读生活、体育生活、自然探索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加劳动生活,劳动既是智慧之源,也是责任养成之根;要让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丰富的想象,我今天尤其要大声疾呼自然教育,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绝美丽。我们能不能让孩子在自然中感受阳光普照的公平呢?大海般包容的宽广胸怀呢?去探索人生的智慧和人生的哲学呢?能不能让孩子在社会生活实践里去发现人性之美呢?

做好五个方面家校协同 助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呼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五个协同”:一是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我们现在需要凝聚教育共识。今年7月,我到一个地方去调研,当地一所高中的校长跟我谈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学校的班主任一天早晨接到家长的电话,家长说孩子在家没吃早饭,请老师帮孩子把带的鸡蛋壳剥掉。大家觉得很可笑吗?不可笑,我们现在有一种理念,孩子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学习就行,孩子把学习搞好了,一切都好了。其实我想,家长包办即意味着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即意味着剥夺孩子学习,剥夺即扼杀孩子成长的机会。

二是要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协同。过去讲“棍棒之下出孝子”,家庭教育理念是居高临下的。我们今天要调整这种家庭关系,我们现在要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转化成平等的教育关系,家庭教育不要有强迫,要有平等协商、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三是在学业安排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寻找协同。前段时间开了一个座谈会,一位校长讲了一个故事,说有的小学生不愿意在学校里做作业,为什么?因为孩子说在学校做完作业之后,回到家父母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学校多玩玩,回到家里再做作业。所以,在孩子的学业安排上,学校和家庭要协同起来。让学生在学校做学校里该做的功课,回到家里做家庭教育应该做的功课。

四是在习惯养成上协同发力,包括作息时间、守时习惯、学习习惯等,在家庭教育中要高度重视这些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比学习本身重要,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就有了“能力上的支撑和保障”。五是在亲子教育上协同。希望家长朋友能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劳动、读书、旅游、运动、看电影、参加博物馆、做公益活动、做小科学试验、清洁环境等等。(文/姜丽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195 字。

转载请注明: 张志勇:“双减”改革倒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进行重大调整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