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西方人称为“拳乱赔款”。

最近,学术界再次掀起了一场关于美国“庚款兴学”的争论。

这其中,持肯定意见的人认为:美国这样的举动极大地帮助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表示: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想用中国的钱培养反对中国的势力罢了。并且,他们还对持肯定立场的人进行了一番嘲讽:“用国耻来谢恩典实在是很罕见”、“能够这么优雅地当列强的走狗,毫无原则地舔列强,也是让人无语了。”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那么,这个“庚款”到底是什么呢?“庚款兴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所谓的“庚款”,是指在《辛丑条约》里,中国所要赔偿给列强的金额,一共是四亿多两关平银。而“庚款兴学”则是指美国退还给中国的部分赔款,然后,将这些钱用在推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上。

在美国近代的对外交往政策上,政府一向有“退还赔款”的传统。比如:1883年,美国曾退还部分马关赔款给日本;1885年,又退还部分广东洋行的赔款给中国。如果,要说起“庚款”退还,美国的立场最早可以追溯到《辛丑条约》的谈判期。当时,列强纷纷漫天开价,只有美国主张控制和减少赔款的金额。

1900年12月29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指示美国驻中国的大使说:“赔款应当保持在中国有能力支付的范围内。”1901年1月29日,海约翰再一次对康格下达指示:“赔款的金额数量应当控制在1.5亿美元,也就是大概2.02亿两关平银内。”如果实行这一指示的话,美国的直接损失和支出将会是2500万美元。而在之后的赔款谈判中,美国又主张把赔款定在4000万镑,大约是2.6666亿两关平银。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到了1901年的5月7日,列强向中国提出赔款6750万镑,这大概是4.5亿两关平银的要求。美国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并向中国提议:“让有能力的官员站出来谈判,争取减少赔款。”不仅如此,海约翰还向代表美国参与谈判的代表下达指令:“赔款金额过高,尽快督促其它国家也实行削减计划,美国愿意先减少一半的赔款要求。”

相比于美国的积极奔走,清政府则显得被动了许多,几乎没有进行一点反抗,就接受了4.5亿两关平银,这个带有屈辱性的赔偿金额。就这样,美国的倡议宣告破产。但是,美方代表却仍然大力呼吁列强们减少对中国的赔款,因为,中国政府虽然承认和答应了这一赔款金额,可是,4.5亿关平银只是假设出来的数字而已。

不久后,海约翰当众表示支持美方代表的意见,并下令:“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把赔款问题移交到海牙的国际法庭进行裁判和决定。”在这里,至于为什么美国会这么支持减少中国的赔款,我们可以从美国国务卿给美方代表下达的指示中略见一斑:“相比于大量的金钱,获得更多在华优惠和行政改革,维持一个社会稳定、国家完整的中国是最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

因为,此时的美国已经正式确立了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压缩和减少中国赔款金额的倡议失败后,美国开始考虑退还部分赔款的事宜。

1904年12月6日,应国务卿的要求,美方代表起草并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里,美方代表是这样说的:“经过调查,美国公民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损失和军队开支并没有最开始估计的那么多。”由于,考虑到中国政府目前面临财政亏空问题,以及美国传统的退还部分赔款的政策,建议国会准许通过退还部分款项的提案。

到了1905年1月,海约翰把这个想法私下告诉给了中国驻美国的大使梁诚,并表示:“希望粱诚可以在保密的前提条件之下,跟清政府商量和讨论具体的、合理的赔款退还方式,尽快促成这件事。”1905年7月,海约翰因为病重去世,美国驻中国的大使便向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发了一封信,提议并请求能够促成这件事,以作为对海约翰的纪念。

不久后,罗斯福回电承诺说:“美国会切实解决此事。”但是,因为此时的中国正在举行抵制美货的运动,想要让国会同意退还赔款提案很有难度。不久以后,发生的五名美国传教士在华被杀一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传言中国即将再度发生义和团运动,这使得退还赔款的提案更是难以通过。并且,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06年3月。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直到清政府颁布了一道关于保护外国人在华生命和财产的圣旨以后,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1907年6月15日,新任国务卿罗脱正式发送电函给清政府,并宣布:“美国不日就会退还超出中国应当赔偿金额的部分赔款。”此外,美方还特意进行了说明:希望能把退还的庚款用来“兴学”,因为,罗斯福和美方代表都觉得把款项用来兴盛中国教育,帮助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是最好的方式。这不仅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推动中国民众思想开化,不再重走义和团运动的老路。

粱诚在得知美方这一想法后,也表示十分赞同,他致函于清政府的外务部,提议兴学。不过,清政府虽然在表面上同意了这一提议,但是,却对派遣留学生赴美一事毫无兴趣。朝廷的意见是先把这些退款用在新政的支出上,然后,再把在新政上获得的利润兴学。1908年,唐绍仪奉朝廷之命出访美国,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改变美方的想法,同意把退款用来开办银行。

然而,美国没有同意,因为,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财政改革没有希望,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把庚款用在了开办银行的事宜上,那么,兴学就很可能会因为财政的亏空夭折。最后,在美国以中止退款事项为由的压力下,清政府终于在1909年7月开启留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从1909年开始至1946年,美国一共退还了3493万美元给中国,这大概占全部赔款的63%,其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学务费用和文化赞助。其中,退款在学务费用上的开销是最大的,这主要用在了清华学堂的设立以及留学生赴美留学方面,而文化赞助则主要是科研机构和教材的编写等方面。

自从美国开创退还赔款的先例以后,英、法、意、荷、比、俄六国也因为时局的变化而感到压力,逐渐加入退款的行列之中。根据统计和记载,七国的实际退款金额共计10589万美元,其中,不包括苏俄销除掉的4586万美元。另外,由于各国对于退款的用途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仅仅中方对退款的支配权来说,美方给出的退款条件是最优的。

根据后世统计,这些退款约在海关银三亿两左右,对兴办教育事业颇有效果,应当肯定。直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欠日本之庚款停付,并进而废除对日庚款。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英签订条约,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自然也包括《辛丑条约》,庚款也予以取消。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庚款兴学”发生的全过程,至于对它的认知,由于每个人所站的立场、角度和阶级等不同,学界意见也是多种多样。

比如:

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所谓的退款是建立在中国先缴纳赔款的基础之上。所以,“退”是出于列强的狂妄和傲态,这种表面上的善意其实是对弱者的一种怜悯,而不是对“拥有强大的权利就是公理”这种邪恶行为的纠正。而且,列强对于退款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对中国内政的一种干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利益。

并且,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庚款兴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美国在华的影响力,这是一种文化侵略的表现。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说,我们却应当对它给予否定。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国家之间的对外活动,本来就应该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不能单从一个国家的外交行为简单判断这就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这就是侵略。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通常来说,我们判断侵略的方法,主要是看这个行为有没有侵害别国的主权和利益。就《辛丑条约》而言,美国归还部分庚款的所有权这一行为,不能简单归纳为中国的主权因为这样受到了损害。因为,兴学的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如果我们把美国退还赔款这一行为完全看作是出于自私的动机,明显有失偏颇。

尽管,在1909年的时候,美国退还赔款以兴盛教育有一定的实用性,是为了增强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但是,它同时却支持了当时中国的改革,体现了美国在对外交往中的理想主义。

参考资料:

【《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今日的中国和美国》、《近十年来我国有关“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13 字。

转载请注明: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很多人却说美国人没安好心,事实真是这样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