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学校如何做好课后服务工作?7月13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用16个字概括回答:“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关于“全面覆盖”,吕玉刚称,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保证时间方面,吕玉刚介绍,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在服务质量上,吕玉刚要求,一方面,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吕玉刚强调。
此外,吕玉刚表示,还要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据悉,教育部已经建立了课后服务直报系统,将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加强工作调度。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