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打刘邦没问题,但是需要时间,如果说就像打苍蝇一样,一拍子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要知道韩信代表的只是一个诸侯国,而刘邦是众诸侯国的领导者。如果这些诸侯国联起手来对付刘邦的话,那么汉朝的灭亡便成了顷刻之间的事情。但是,又有多少人越意去趟这股浑水呢?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燕王臧荼,因为他在韩信被抓之前就已经被灭。其次,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自不可能去帮外人揍老丈人。再则就是长沙王吴芮,为人谨小慎微,瞻前顾后,或许保持中立,多半支持刘邦。因此转了一圈下来,韩信的潜在盟友只剩下了韩王信、梁王彭越与淮南王英布三人。但实际上韩信与这几个人不可能缔结成牢固的同盟关系,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可能有浑水摸鱼、坐收渔利、螳螂捕蝉麻雀在后的投机心理。特别是彭越、英布二人极靠不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战国时期的“六国抗秦联盟”,曾经多么声势浩大、轰轰烈烈,最终还不是土崩瓦解、销声匿迹了!归根结底,是他们之间缺乏凝聚力,那点微弱的团结信仰在利益面前总不堪一击。试想,如果当时六国真正能做到戮力同心,一致对秦,又怎么可能反被秦国各个击破呢!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以韩信的悟性,与英布、彭越、韩王信结盟不会作为第一选项,相反还得防范他们背后捅刀。即便结盟,也是暂时性的权宜之计,更何况那三个人会不会加入还是一个未知数。经一番推测,结果是,如果韩信起兵,或将会是面临一个孤军奋战的局面,届时战线将会拉长,不确实因素增多。
即便如此,也不能否定韩信打败刘邦的可能。因为韩信有几个有利的先天条件。
独立性
汉初的异姓诸侯国都具备独立性,它们是孤悬于汉朝之内的王国,只是在名义上属于朝廷。它们有一套完整且不受朝廷束缚的财政、军事、民生体系,所以它们能解决战争所需兵源、粮秣、军饷等一切军需物质供应。举个例子,刘邦平定陈豨叛乱时去请彭越出兵相助,结果彭越本人称病不从,只让刘邦带走三千人马。刘邦被气得差点当场吐血。这就说明,诸侯国表面上将刘邦当一盘菜,嘴上效忠,实际上貌合神离,随时都可以同刘邦玩“踢足球”的游戏。因此,如果韩信起兵,非但不用担心被朝廷卡脖子,而且还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地盘广
当时韩信的地盘(楚国)数一数二,与长沙国不相上下,且大于齐国。虽在经济实力上不及齐国,但要强于长沙国及其他各诸侯国。当时楚国辖88城,齐国不过72城,其实力不容小觑。特别是韩信在做楚王不到半年时间,便操练起了一支强悍的军队。因此,当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时,皇帝刘邦竟然有些手足无措,还亲口承认打不过韩信。所以最终采纳陈平的“斩首行动”策略,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擒住韩信。因此反过来讲,韩信把广袤的楚国当作进攻刘邦的基石也没问题。
才能大
韩信的军事才能众人皆知,闻名遐迩,刘邦更是深有感触。楚汉战争开始后,韩信北上,一鼓作气灭代、魏、赵,胁燕、平齐,可谓是联百万之众,攻必取,战必须,让刘邦看得瞠目结舌。最后的垓下之围,更像是韩信在进行一场高超的杂技表演,而作为观众的刘邦只有心潮澎湃,拼命喝彩的份儿。也正是因为刘邦见识了韩信的军事才能,所以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警惕,并且悄悄地在韩信的头上编织着一张大网。所以,能让对手产生忌惮、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战胜对手的绝对实力。显然,这个实力韩信具备,要不然刘邦何必处心积虑地将他抓到眼皮底下,看了起来。
总结:
战争胜利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强悍及源源不断的兵力投送、充足无忧的后勤补给、主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而韩信上述三个有利的先天条件正好将“三个关键要素”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样一来,如果韩信起兵,首先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因此也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另外从军事才能上看,刘邦同韩信不在一个频率上,而韩信唯一的缺点就是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所以韩信最终败给刘邦并不在军事上,而是谋略与胆识的欠缺。但是,如果韩信真的迈出起兵的那一步,那么战场必然还会成为他的“如鱼得水”之地。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恰当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而这种机会并不多,且多不被抓住。因此,人世间碌碌无为者总是要多一些。纵观韩信一生,命运给他改写历史的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在齐国自立,另一次是在陈县将“送上门儿”的刘邦拿下。但是韩信没有成大事的格局,因而顾虑重重,最终只能仰天长叹:悔不听剻彻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