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上好劳动课,要厘清“劳动”的几种误解|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国祥

9月11日,《半月谈》公众号发文《新学期,怎样上好劳动课》。文中提出了要避免几个误区:劳动教育等于体力劳动;劳动教育只是一门课程;劳动任务可能沦为家长的作业。这些都是基于对劳动课程的定位与认识。而劳动课的设立,是根据劳动的功能和价值演化而来的。为了开好这门课,有必要排除关于“劳动”的几种杂音。

新学期上好劳动课,要厘清“劳动”的几种误解|九派时评

提出该问题的缘由,即是今年5月6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就在这段时间,网上流传《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劳动节庆祝的不是劳动,而是减少劳动》等文章。其中,“爱劳动不是人类的天性,好逸恶劳才是人的本性”“勤劳未必能够致富”“并非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投机取巧’并非不道德”“劳动节本身是反对‘劳动’”等观念和说法,对于涉事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这实际上是干扰劳动课的一波“杂音”。

刚出生的婴幼儿,肚子饿了,只能吃奶水,而不能给饭他吃;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孩子,大人不能跟他说反话,他理解不了你的真正意图;小学生写开篇作文,你只能要求他从记述文开始,而不宜直接写议论文;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孩子们一般是先学些故事、寓言和童话,然后再来接触抽象的价值观、伦理和哲学。如果有家长和老师想倒着来,对于孩子们而言,那不仅是愚蠢之举,而且是摧残之恶。

当然,前面列举的这些“杂音”并不是没有一定道理,它们也不是这类文章的全部,只是说,这些说辞对中小学生不合时宜。现在的孩子不像父辈和祖辈,不需经过专门课程就能自然融入劳动生活。在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劳动已经不是青少年生存的必须,他们才更有必要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尊重劳动,尤其是普通劳动,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如果超出了这个“大纲”,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要懂得《人类简史》中所说的“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其实是植物驯化了人”“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上了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那无疑是让婴幼儿直接吃饭,刚学习语言的孩子要听言外之意,刚写开篇作文就要写杂文一样,那完全是违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也是完全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一名中学生,通过回乡下帮助外公抢插夏季秧苖,不仅帮助了家人,而且掌握了插秧技术,还亲自体察到粮食来之不易,更主要是“经历与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了自己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是因学习障碍导致休学,长期走不出家门的学生,通过暑期劳动治愈自己的体会。

此时,不需要对劳动有更多的价值考察与观察,让劳动能够帮助我们做好当下的自己就好。就像每年五一节,它的主流价值是尊重劳动者,追求有价值有效率有尊严的劳动,建立科学的劳动制度。若在这里突出“劳动的异化”,至少是主次不分。如果偏颇强调“减少劳动”,才是对劳动节的误读和误导。

关于劳动的“杂音”,因为网络的发达,它不会自动规避良莠不分的青少年学生。消除“杂音”的干扰,更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尤其是身为人师者,更应该对此保持清醒头脑,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切忌以偏概全,误人子弟,当一名“劳动”的合格导师。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78 字。

转载请注明: 新学期上好劳动课,要厘清“劳动”的几种误解|九派时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