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定稿:大古
全文字数:约1660字
阅读时长:约5.5分钟
有些孩子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把玩具、花草、甚至于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当成有生命的,有感觉的,同它们进行沟通。
有些孩子自言自语的情况甚至于不是对着事物的,仿佛在和空气或者另外一个自己对方,这些行为时常会引起家长的诧异,许多家长甚至于因此感到恐慌,以为孩子出现了什么毛病。
案例
心理学家维过茨基认为,孩子自言自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这表明了孩子的“内部语言”在发展,是积极正面的表现。
孩子在玩玩具时,孩子会把玩具当成有生命的物体,时常同玩具进行交流,甚至于能解读玩具内心的想法,同玩具开启自言自语的模式。许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充满童真的表现,对此也并未感觉过分惊奇。
然而,一些家长会遇到孩子在做作业时,时常自言自语,自己在对自己说“应该这样子做。”、“这样子做总是对了吧。”、“你真棒,作对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质疑自己,自己鼓励自己。
不但如此,有的孩子还会把自言自语的行为带到生活中,
一个人的时候,也能自言自语地聊着天,这就让许多家长十分担心了,
不少家长甚至于会因此着急,以为孩子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该不该制止,一直以来饱受争议,有的人认为自言自语是孩子过分孤独的表现,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而有的人认为这是十分正常的表现,
大人偶尔遇到难题也会陷入喃喃自语中,制止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让孩子认为自己自言自语属于不正常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孩子为何会“自言自语”?
1、与自己沟通
研究表明,孩子在热闹的,拥有多人在场的场合,更不会进行自言自语的活动。
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原因孩子可以同外人进行沟通交流就减少自己与自己交流的想法和欲望。
所以,往往孤单的孩子,经常一个人的孩子,更易于进行自我沟通。
2、引导自己思考和行动
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出现自己的自言自语的情况,把思考的思路和过程通过自言自语的形式表示出来,但其实这个过程孩子本身并未意识到。
自言自语只是孩子采用有声的、与自己交流的方式来引导自己的思考。当
孩子陷入选择时,进行深入地思考,这时孩子也可能会产生自言自语的行为。
孩子“自言自语”有哪些影响?
1、有利于心理调整、情绪宣泄
当孩子因为一些事情开心或不开心时,会不自觉开启自言自语模式,把这种方式当初自己情绪的宣泄口,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向外表达。
其次,遇到困难时,孩子也会自言自语进行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让自己的心理得到更好的调整。
2、有利于“内部语言”发展
孩子的自言自语也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自言自语有助于孩子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有利于孩子“内部语言”的发展,对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
1、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古怪,强制制止贬低这个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正常,产生自卑的心理。
想让孩子减少自言自语的行为,又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
长可常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难题,积极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有了遇到问题可以表达和倾诉的合适对象,自然会减少自言自语的情况。
2、鼓励孩子社交
孩子过于孤独,无人可以交流,会加大孩子自言自语的概率。一味地强行制止孩子自言自语,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培养,也影响孩子表达自己。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玩,增加孩子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鼓励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有可以一起玩耍的伙伴,能增加孩子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会降低孩子自言自语的概率。
结语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正常的表现,甚至于对于孩子成长、情绪的调整具有良好的作用。有的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自己同自己说一说也能有效降低自己的负面情绪。
家长希望孩子把同自己沟通的方式转化为与他人正常交流的行为,应该增加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沟通交流。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