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
宋末至元明清,到民国和当代,绩溪人做生意历经七八百年,从江南到江北,从杭州、苏扬到上海、福建;从武汉而至两湖、云、贵、川;而后走出国门,南到东南亚、东到日本,都有绩溪籍徽商的身影。
明清时,徽州地区由于人口增长快速,而土地瘦薄、出产有限,绩溪人不得不外出经商谋生,涉业医药、杂货、木材、茶叶、绸布、徽菜、笔墨文具等。
靠山吃山,明清至民国,走出去的绩溪人的生意经始终离不开绩溪的山山水水。绩溪人走南闯北开店铺,往往发家开端大多集中在三大宗:茶庄、药铺、徽菜馆。
绩溪丰富的山珍野味,为绩溪徽商提供了外出做生意的本源。
按下茶庄、徽菜馆不表,就说药铺,伴随着徽商的兴盛与繁荣,绩溪人开的药铺也遍布全国,名扬天下。
绩溪属地“八山一水”,中药材极为丰富,自古是著名的中药材源产地。据公开资料介绍,绩溪域内可以入药的植物就有包括贝母、黄莲、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七叶一枝花等600多种。
自宋末元初以来,绩溪中药业伴随徽商崛起而长盛不衰,曾经与浙江的兰溪、慈溪合称“三溪”,被誉为中国三大“药都”,称雄江南中药市场七百多年,占据着江南中药材市场的半壁江山。
绩溪徽商,以胡氏一族人数最多、成就最大。而胡氏族人经商,成就突出的,主要集中在医药业。
绩溪“四胡”,尤其是明经胡、遵义胡(也叫“尚书胡”),经商做药号的不在少数。
接下来,跟微信公众号『最绩溪』一起来了解“绩溪胡”在药业领域的杰出成就。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
“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江南药王“胡庆余堂”。
1874年,绩溪籍著名徽商,“明经胡”杰出代表——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创办的这家著名药号,让绩溪人的药业走到历史的巅峰。
胡雪岩一生跌宕起伏,最终一贫如洗。胡雪岩死前被抄家,留下的资料甚少。众多产业中仅有胡庆余堂留存于世。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
一百四十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雪岩开创的经营之道、经营技巧以及胡庆余堂百余年沉淀的深遂中药文化,也多有著书立说或拍成电视剧广于颂扬称道。
2006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药号也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已然成为全国最具历史风貌、最具人文特征、最具观赏价值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双国宝单位。
自晚清至民国,原产于绩溪的中药材,经登源河,走新安江水路,直到余杭。很大一部分,通过胡庆余堂药号走入到千家万户。
“遵义胡”的百年药业
绩溪“遵义胡”(又称“尚书胡”)自胡松以后,在仕途上不再辉煌,反而在商业上打开一片天地。遵义胡氏众多族人因为经商而迁徙他乡,并在各地购置产业定居下来,繁衍后代。
“遵义胡氏”始迁祖胡清,在临终时告诫子孙说:“男勤于耕耘,女勤于织纴。诗书无恶岁之名,礼义有丰年之实。”
“遵义胡氏”除胡松外,为学、为官者少,立身社会的大多是商人。部分人在外经商都颇有成就,尤其以医药业较为突出。
据有关文字记载,“遵义胡”最早从事商业活动的是胡名教。
乾隆年间,胡名教在绩溪县城东市开设“万各斋”药铺,又在南关开设“太和斋”药铺。胡名教富裕起来并没有忘记做慈善,他悯贫抚孤,好义疏财,急人之所急,深得乡邻尊重。
1、胡名泰与百年“资生药店”
胡名教之后,嘉庆、道光年间,胡名泰在休宁县屯溪镇(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创设“资生药店”。
胡名泰克勤克俭,惨淡经营,又经过儿子胡定煦、孙子胡位周的努力,“资生药店”成为屯溪的一家百年老店。
胡位周,字佐岐,同治9年(1870)的拔贡,清末曾任江苏镇洋县(县治在今江苏太仓市城厢镇)知县。
辛亥革命后,胡位周弃官在家,守着资生药店,过着闲适的生活。但一场突然而至的劫难,让一切都改变了。
1929年3月底到4月中旬,安徽贵池丁香树地方武装朱富润(又名朱义材,在拜把兄弟中排行第五,人称朱老五),带领100多人,号称“天下第一军”,攻入徽州,进抵屯溪。
4月4日,因屯溪富商承诺的枪支没到位,朱富润下令放火烧商铺。6日上午,又火烧屯溪商业繁荣的老街,导致几千家店铺、民房被毁。
这一场大火,不仅把资生药店毁于一炬,还让胡位周丢了命,他多年苦心搜集的金石书画和寸缣、汉瓦等,也一同被毁。
注:1861年,聚居在绩溪县城的“遵义胡氏”族人遭受灭顶之灾。1861年,太平军攻下绩溪县城,胡氏家族族人死的死,逃的逃,元气大伤,衰落不振,难以恢复。据胡氏研究者调查,如今居住在绩溪县城的尚书胡氏后裔很少,迁徙外地的后裔也难以联系。
2、胡定恒与百年药店“胡森茂”
1956年以前,在休宁县万安老街的中街有一爿“胡森茂”国药铺,这就是万安百年老字号 “胡森茂”药店。
“胡森茂”药铺创办人胡定恒是绩溪“遵义胡”27世祖,也是迁居休宁的始迁祖和“承训堂”迁休宁的一支系。
胡定恒,字焕堂,诰授奉政大夫(相当現在副厅级),从绩溪迁休宁碧丛村。
咸丰元年(1851),胡定恒在万安中街繁华地段,建屋开店,创立“胡森茂”字号的药店。成为休宁“万安胡”姓之一。
太平天国曾经征用万安街所有药店职员医治伤员,胡定恒也参与其中为太平军伤员看病。直到1861年太平军兵败撤出休宁。
休宁县万安老街的中街有条巷弄叫“森茂巷”,巷口有一幢门牌号为中街20号的两层三开间木排门式店面屋,房屋前进开店,后进住宅。这就是万安老街百年老字号 “胡森茂”药店的旧址。
明代弘治《休宁县志》记载:万安老街是“旧市街,长二里”。清代繁盛的万安街上商铺林立,往来商贾穿流不息,横江水边舟来货往,是当时徽州极为热闹繁忙的水陆两栖商埠码头。是商品交易的集散中心。从而吸引各地商贾云集,立家创业。成为早期外来居民的聚居地。
1862年,时年14岁的绩溪人胡(潙)吉(1848-1918,字春桥),来到万安“胡森茂”药店学徒9年。而后筹金1000元到淳安威平创办“胡咸春”药店。
百年老店“胡森茂”药铺一直是世代相传,自绩溪“遵义胡”27世祖胡定恒于1851创办,28世胡位栋交29世胡裕厚打理,民国年间由30世胡跃(嗣)堂与女儿胡惠兰经营到1956年公私合营结束。“遵义胡氏”祖孙四代人在休宁县万安老街经营“胡森茂”药店达105年。
1955年初,全国范围掀起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休宁县政府派出人员与各药店派出代表组成工作组,对药店清帐核资,安置人员,原有药店就地经营。
1956年1月休宁县成立了“公私合营国药商店”,总店设“内生堂”内进。胡立中、胡跃堂被政府任命为资方副经理。从此“胡森茂”药店变私有为共有,世代相传百余年的私家产业就此结束"光荣使命"。
微信搜公众号【最绩溪】查看更多文章。文中“遵义胡氏”药业发展部分内容参考黄勇、胡荣隆相关文章,特别鸣谢,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