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想看着你,怜你,懂你,而你却让自己成为最简单的谜题。好久不见
还记得我吗?我们你们的[名字],给你们带来欢乐的[名字]
汉末三国时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战火蔓延了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当时,诸侯想要争霸,需要文臣谋士为自己运筹帷幄,也需要猛将勇士为自己征战沙场。虽然谋士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他们相对比较安全,而武将则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例如颜良身为“河北四庭柱”之一,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蜀汉后期著名的老将张嶷带病出征,死于魏将徐质之手。不过他们能够堂堂正正的战死,还算比较幸运,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有数十名大将,死因非常悲催,只能赚得后人一声叹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那些死因悲催的大将。
一、孙策
孙策是孙坚之子,有小霸王之称,能够与名将太史慈战个不相上下。而且他不但精通武艺,还有大志向。他十七岁的时候,父亲孙坚就战死了,这个时候他没有因悲痛而迷茫,而是投靠袁术,积累战功,之后又借出征之名,从袁术手中要得兵马,打下了江东地盘,成为了割据势力之一。不过裂土为王依旧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在江东站稳脚跟之后,想要攻打天子所在的许都,令曹操都非常忌惮。然而如此英雄人物,却在狩猎之时为刺客所伤,当夜看到自己丑陋的脸,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怎么还能建功立业!”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实在可惜。
二、张飞
张飞字益德,生于涿郡,在平定黄巾叛乱之时便开始追随刘备,终其一生都忠于蜀汉阵营。虽然因《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他给世人留下了莽汉的印象,但事实上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连擅长利用地形制定作战计划的曹魏名将张郃,都被他利用地形摆了一道,可见其能。不过他是个直爽的性子,一向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且暴而无恩,所以部下多有怨言。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要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他的两名部下趁他熟睡之际,割下了他的头颅,投奔了东吴。也就是说,张飞与孙策一样,身为响当当的英雄好汉,却死于无耻宵小之手。
三、典韦
典韦是陈留人士,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且性格任侠,因曾为民除害,被豪杰人士所赏识。后来张邈起义兵,征他为士,他先属赵宠,后属夏侯惇,因战功被拜为司马。后来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双方相持不下,他立下大功,将曹操拜为都尉,开始统领曹操的亲兵,负责曹操的个人安全,从一名将领转变成了亲卫队长。
三年之后,曹操于宛城收服张绣,却因风流成性,强占了张绣的婶婶,导致张绣突然发动夜袭,此战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在这一战中,曹操九死一生,幸得典韦力保,结果曹操逃出生天了,典韦却因伤势太重而死。因为上级领导作死而亡,典韦之死,着实可以谓之悲催。
四、于禁
于禁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深得曹操倚重。据说曹操每次出征,他必为先锋,每次撤退,他必为后卫。能够担任先锋,且能断后凭借的不仅是勇武,还需要有谋略,他能够被曹操如此信任,可见其能。后来他曾助曹操讨张绣,征吕布,灭眭固,立下赫赫战功,统领的军队又纪律严明,官至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后来他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生擒,选择了归降,关羽败后又降东吴,受尽了屈辱,终于辗转回到魏国之后,还被曹丕不喜。这些经历使他的心灵饱受摧残,有一次祭祀曹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降敌之事被画了下来,可能会留传于后世,更觉羞愧难当,终于病逝。
五、董袭
董袭字元代,曾跟随小霸王孙策讨伐山阴宿贼,并斩杀了多名贼首;之后又参与过讨伐刘勋、黄祖等人的战争。孙策死后,他跟随孙权继续讨伐黄祖,并立下大功,斩杀黄祖,堪称一代名将。除此之外,他还甚得孙氏一族倚重,孙策去世之初,其母吴夫人亲自叮嘱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董袭。也就是说董袭是能够与张昭和周瑜等人齐名的存在。
只不过他较为不幸,公元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须口,董袭率军前往破敌,结果有一天晚上,暴风狂袭,他所率的五楼船即将倾覆,将士们劝他离开,他却坚决不肯放弃自己的责任,斥责道:“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后来五楼船倾覆后,他被浸死在水中,虽然其恪尽职守的态度令人敬佩,不过如此悲催的结局,也让人忍不住叹息。
六、司马师
司马师是司马懿之子,他在司马懿与司马昭之间,起到了连结作用,是西晋建国之前的准备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司马氏当权的时候,曾经爆发过著名的淮南三叛,平定第二次的叛乱的人正是他。当时叛军首领之一文钦的儿子文鸳率兵来袭,他受到了严重的惊吓,于是原本就患有瘤疾的眼睛被震出眼眶。此等疼痛并非一般人所能忍受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夏侯惇一样,失去一只眼睛还能继续作战,所以一代权臣司马师,生生痛死在了归途中。
七、张郃
张郃本是袁绍的属下,因被他人诬告,害怕袁绍责罚他,于是投奔了曹操,并成为了曹魏阵营的五了良将之一。张郃以用兵巧变、擅列阵营,长于利用地形著称,曾助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后来蜀军北伐,他也数次抵御有功,不过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他追击之时遭遇埋伏,右膝盖中箭后当场阵亡。若仅是如此,他也算是为国捐躯,不能算悲催,可是据魏略记载,此次追击是司马懿下达的命令,而且不容违抗,结合司马懿的野心,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死亡是司马懿在消除异己。
八、魏延
魏延是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他刚刚追随刘备,就担任牙门将一职,后来刘备拿下汉中,他在众人都以为张飞会成为守将的时候,被刘备委以重任,并立下了“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豪言,在戍守汉中十余年间,从未有失。后来蜀汉人才凋敝,诸葛亮需要倚仗他的勇武,让他参于了北伐战争,不过他善出奇谋,一心想与曹魏决战,诸葛亮害怕一着不慎,导致蜀汉灭亡,于是对他处处掣肘,在临终之前,商议退兵之事时,也没有通知他。
诸葛亮去世之后,他不想就此撤退,于是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失败之后被马岱斩杀,且背负了叛乱的罪名,其三族也被夷灭。
九、诸葛恪
诸葛恪是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他少有大才,曾凭借三百人马平定山越收服了四万骁勇的士兵,孙权称赞他为“蓝田生玉,真不虚也”。陆逊去世之后,他升任为大将军,之后成为孙权所选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之后,他辅佐新帝革新政治,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后来与魏军交战,他取得了东兴大捷,开始膨胀,举兵伐魏之后大败,班师回朝之后为了不受责罚,又开始专权。在东吴的另一权臣孙峻的建议之下,孙亮设宴邀请他,并趁机将其诛杀,他的后人也未能幸免于难,应了诸葛瑾当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的预言。
十、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擅长千里奔袭,他一生为曹操东征西战,不但剿灭过割据三十年的宋建势力,还打通了河西走廊,使西域与中原恢复了联系,其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身为一代名将,他却不擅谋略,曾有“白地将军”之称,正是这一弱点导致了他的死亡。曹操拿下汉中之后,派他镇守此地,刘备大军来攻之时,先是猛攻另一路,迫得他分出兵马救援;又毁坏了他的防御工程,让他分身乏术。正在他带领着士兵修理鹿角之时,蜀将黄忠率军突袭,并将其斩杀,估计他死的时候还有点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