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故宫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的建筑特色令后人惊叹不已。现在,它也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故宫,又叫紫禁城,曾经是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住所,它完美地象征了皇室的高贵,也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如今,故宫不再是“禁地”,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的风采。故宫不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如此宏伟的建筑下还有一座宫殿。专家们惊喜地发现几百年前的遗迹竟然还在!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研究所在故宫里成立,专门对故宫的秘密进行研究和保护。有一次考察队在对故宫进行考察时,竟意外在隆宗门西遗址的地表之下,发现了存在着“三叠层”的地质结构。此外,通过对土壤时间结构的考察,发现这三层属于元、明、清三代,这充分说明故宫建筑下可能存在元、明时期的宫廷遗址。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曾被元朝和明朝统治者统治,元大都和明朝皇城从未被发现,这也成为考古学上的一个谜。现在,故宫下面土层的逐渐变化,将很可能牵扯出一桩历史谜案,这对于中国的考古将很可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
带着这样的疑虑和期待,考古学家对故宫底下的遗址进行了发掘,但结果正如专家所料。故宫的底下果然还埋没着元大都和明皇城。在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明代早期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宫廷建筑地基遗址。而在隆宗门西遗址内,考古学家们又发掘出了元代的定窑白瓷碗残片等宫廷专用品。这种种证据无不表明着故宫底下埋藏的过往,这些发现也无不让专家惊喜。随着故宫考古的不断发展,元大都遗址终于被发现,这无疑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的一个空白,更是推动了我国对故宫发展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