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条友好,五斗前几篇涉及到印度的文章很受欢迎,阅读量都在五万以上。不过,昨天那篇同类型的文章数字不太好看,估计是因为同类型文章太多了的缘故。有鉴于此,五斗把发文的时间稍微拖后一点——今天晚上再发。五斗现在先发个项羽的小文给条友开开胃,谢谢各位理解。)
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名籍,字羽,是秦末战争中的风云人物。
部分条友认为项羽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那可真是小看他了。
如果你身边也有项羽这样的人物,奉劝各位条友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事业发展,尽量躲得越远越好。
五斗就以项羽杀殷通,杀宋义,杀义帝的这些事情,试着剖析他心智缜密,出手狠辣的一面。
杀殷通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影视作品中的项梁
啥意思?
就是说项梁杀了人,迫不得已才和项羽躲藏到吴中地区。
项梁的才能在吴中一地可谓是万中无一,非寻常人能比。项梁也经常趁着各种机会,部署和了解当地的青年才俊,为以后的宏图大业做准备。
不过,按照普通人的理解,项梁叔侄既然是为了避仇才逃到了吴中地区,本应该谨小慎微,夹起尾巴做人,尽可能地避人耳目才是。
不过,《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事实却恰恰相反。
项梁叔侄在吴中竟然能混得如此风生水起,甚至是有恃无恐,还竟然敢私下里开始招兵买马,招揽人心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事情,其实说穿了也没有多大意思——项梁叔侄在上面有人呗。
能罩得住项梁叔侄的人,就是会稽郡的郡守殷通,吴中地区恰恰就在他的管辖之下。
《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所暗示。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由此可知,会稽郡的郡守是了解,熟悉,甚至是信任项梁叔侄的。
也唯有此,我们才可以理解,项梁叔侄为什么会到此地避难,而且能在此地混得风生水起。
也唯有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会稽郡的郡守殷通为什么会召见项梁,而且把起兵反秦如此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并希望项梁能出任他麾下的大将。
影视作品中的殷通
殷通对项梁叔侄信任有加,推心置腹,没想到却反受其害。
项梁表面上假意配合殷通,私下里却和项羽密谋,趁机杀死了殷通,夺得了会稽郡的大权,获得了反秦大业的第一桶金。
当然了,在杀殷通的这件事情上,项梁应该是主谋,项羽是战将,但项羽毕竟在“智勇双全”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前途不可限量。
杀宋义
宋义原本是楚国令尹,也就是楚国的丞相,官职比项羽的祖父项燕稍高一点。
有些人就因为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孙子,所以就赞颂项羽出身世家,有常人难以比拟的贵族气质。
如果这个逻辑靠谱,那么曾经做过楚国大丞相的宋义就应该贵族精神爆棚,可以开烟花大会了。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宋义并不是无能之辈。
宋义熟知兵法,早就数次告诫项梁“骄兵必败”的道理,要他谨慎从事。
影视作品中的宋义
可惜项梁当时已经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宋义的屡次忠告充耳不闻,所以最后才落得了身死命销的结局。
也就是因为这一件事,宋义的才能被其他人所认可,所以他才被举荐给楚怀王熊心。
楚怀王对宋义委以重任,让他担任上将军,以项羽为副将,统率所有的楚军。
不过,上将军岂是那么容易胜任的?
不是要看你懂不懂兵法,还要看你的命够不够长。
果不其然,项羽趁着早晨见宋义的机会,趁着对方毫无防备,干净利索地把宋义杀死。
如果按照秦汉军制,宋义身为上将军,身边至少有几百,甚至上千的亲卫在保护他的安全。
即使楚军现在是“杂牌军”,宋义的人身安全也应该有妥善的保护,只怪他看错了人,没有料到项羽居然会杀他而已。
项羽杀死宋义以后,对其他的将领说了一大番义正词严,冠冕堂皇的话,这都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中。
“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这段话充分展现了项羽“智勇双全”的才能,让人叹为观止。
①项羽之所以杀死宋义,和争权夺利无关,是因为宋义和齐国密谋造反,反对楚王,所以罪无可赦。
②楚王暗中给项羽下命令,要求项羽杀死宋义。项羽悄悄杀掉宋义,并不是项羽自己想杀他。
③(其他的将领虽然心里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将领们心里很害怕,害怕自己落到和宋义一样的结局,于是拥立项羽为上将军。
影视作品中的项羽
楚军已经被项羽掌握在手里,而且又在千里之外,楚怀王纵然心里苦,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更甚一步,项羽竟然还深谙后世“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道理,立刻派人追杀到齐地,把宋义的儿子也杀了。
宋义的儿子,这可怜娃,估计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得罪了项羽,怎么莫名其妙地就被他“咔嚓”了。
不过,如果宋义父子知道会稽郡郡守殷通的死因,估计他们心里就“坦然”了。
项梁虽死,英魂不灭,永远活在项羽的心中,陪着他在“智勇双全”的道路上跨出一大步。
杀义帝(楚怀王熊心)
项梁起兵反秦后,采纳了谋士范增的建议,立楚国王室后人“熊心”为楚怀王,借以号召楚地的反秦勇士归于自己的麾下。
影视作品中的范增
换句话说,楚怀王对于项氏叔侄有一定的利用价值,要不然早就被他们“咔嚓”了。
一、秦灭六国,楚国属于最无辜的一个,所以楚人对秦国怀恨在心,民心可用。
二、陈胜自立为王,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不多久就一败涂地。
三、项梁叔侄起事反秦以后,楚地之所以有这么人支持他们,是因为他们是楚国大将的后代。若想名正言顺,进一步扩大势力,切不可步陈胜的后尘,应该拥立新的楚王。
《史记·项羽本纪》中对此有详细的解释。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影视作品中的楚怀王
在项氏叔侄的心目中,楚怀王不过是个有些利用价值的傀儡而已,本应该有做傀儡的觉悟才是。
可惜楚怀王没有琢磨透项氏叔侄的心思,竟然不死心塌地接受项羽的操纵和控制,这才让项羽逐渐起了杀心。
楚怀王当初任命宋义做上将军,让项羽做副将,结果宋义被项羽找机会给“咔嚓”了,还说是楚怀王让他做的。
楚国大军已经被项羽掌握在手里,楚怀王纵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捏着鼻子认了,默默地把项羽送来的黑锅给背上。
楚怀王本来和诸将约定好,第一个率军攻进入关中者可以封王,当时也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包括项羽。
没曾想到,刘邦竟然率先进入了关中,本来信心满满,人强马壮的项羽自然不乐意了。
刘邦竟然都是王了,他还只是个上将军呢,不答应,坚决不答应。
于是“智勇双全”的项羽想出了一个妙招,派人去问楚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这事情还算不算数?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傻子也应该明白啊。
项羽就是让楚怀王主动出面,把这句话吞回去,不能封刘邦为王。再进一步,甚至可以封项羽为王——这就看楚怀王自己的觉悟了。
影视作品中的项羽
楚怀王看着项羽派人送来的这口大黑锅,乌漆漆的,他眼泪汪汪,估计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口黑锅太大太重了,楚怀王的小身子骨吃不消啊。
上次楚怀王任命的上将军宋义都被项羽给“咔嚓”了,还对外说是楚怀王下的密令,楚怀王已经背过一次黑锅了。
但上次既然说是密令,自然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事情也勉强能圆得过去。
而且项羽还把宋义的儿子都“咔嚓”了,斩草除根,没有留什么后患,楚怀王这黑锅背也就是背了。
可这次“先入关中者王之”的事情,是楚怀王公开和众将约定的,一言九鼎,可谓是天下皆知。如果现在楚怀王出面反悔,只会让天下人认为他说话如排气,形象和信义全无。
更可怕的是,这口黑锅一背,天下人都知道他不过是项羽的傀儡而已,无信无义,可有可无。
事情若是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楚怀王的生命也就是差不多走到尽头了。
楚怀王一咬牙,终于做了一次男人,梗着脖子没有接受项羽的威胁,接着就把自己的小命给赔上了。
影视作品中的项羽
不过,“智勇双全”的项羽岂会亲自动手,落一个“弑主背君”的骂名?
项羽的办法多着呢,用的可都是连环招,一环扣一环,环环要人命。
他先是尊熊心为“义帝”,架空他的权力,然后自行分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
紧接着,项羽强迫熊心迁往郴城,私下里安排英布等人在路上斩杀了熊心,而
项羽却依然白衣如雪,沐浴在贵族精神的光辉中,手上一点血沫子都没沾上。
事情都做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有人说项羽有勇无谋,估计就很难服众了。
不过,天生万物,相生相克。
水克木,木克土,棍子怕虫子,虫子怕公鸡……
“智勇双全”的项羽,最终还是栽在刘邦的手里。
影视作品中的刘邦
项羽之所以败于刘邦,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小看了刘邦,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是一个“当面装怂蛋,背后装枪弹,当面陪笑脸,背后磨刀子”的狠角色。
如果我们把项羽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他有勇无谋,或者是妇人之仁,估计项羽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
殷通、宋义父子等人倘若知道项羽竟然是“贵族精神”的代言者,估计能在九泉之下哭得背过气去。
项羽是员猛将,五斗承认。
不过,各位条友,如果你身边恰恰有项羽这样的人——无论他才能多么出众,你还敢对他推心置腹,信任有加吗?
想想殷通、宋义,乃至义帝之死,我们还是和项羽这样的人保持一段安全距离才好。
你们说呢?
参考资料:《史记》、《义帝本纪》等资料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五斗出品,只做原创,有理有据,欢迎关注
@五斗侃史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