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奖者,发现的时钟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会在相同的时间打开和关闭,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但如果其中的基因突变就会引发疾病,令人变丑、变胖、变笨,当中的研究还说,熬夜是引发这种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少人现在都有熬夜习惯,而且很多都与手机有关。
市民邢小姐:“有时候会写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在看手机。”
市民钟小姐:“不知道,就是睡不着,不愿意放下手机吧。”
市民蔡先生:“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可能自控力有点差吧。”
医生就说,诺贝尔奖生物钟的研究,其实就是表明人体要遵循昼夜节律。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就是对生物钟最好的设定。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周佩明说:“长期熬夜会容易高血压、内分泌异常、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会引起糖尿病,甚至是肿瘤、神经系统的痴呆,像老年痴呆都会有一定的关系。更加提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可以太过任性。一定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
(来源:佛山新闻 编辑:曾小真)
来源:澳洲Mirror
就在10月2日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布了!获奖者是杰弗理·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
他们获奖的研究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开始变丑变胖变笨了?而原因也很简单:熬夜!
这三位科学家深入钻研了我们的生物钟并且阐释了它内在的原理阐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如何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同时还列出了当生物节律与地球的旋转不同步时,所能造成的影响。翻译成人话就是:“他们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半夜总有人不睡觉而是修仙以及修仙所造成的危害。”
可能有人会觉得,熬夜多大点事,自己身体好着呢,只要熬夜之后多休息,再补回来就行了呗,怎么可能还变丑变笨呢?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可太天真了…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学家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内分泌代谢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严重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关联。简而言之,2017年如此重磅,受全世界关注的诺贝尔医学奖,其实就在告诉所有人一件很简单的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别熬夜了!
到底这个神奇的生物节律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呢?
/ 01 /
人体内有神奇的时钟基因
说起这三位获奖者对生物钟基因的研究,那可要从2003年开始说起了。
当时杰弗理·霍尔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部门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研究的就是一个奇怪的经常早睡早起的家族。
这个家族成员总在凌晨3、4点起床,晚上6、7点就睡觉。这和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可是奇怪的是,他们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惯源于家族成员身上的一种名为“PER2”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是一种管睡觉的基因,正是这突变导致他们的早起早睡。
研究人员为了更具体的研究这种睡觉基因,就把这种基因转到了小白鼠的身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拥有这种基因的小白鼠不仅开始早睡早起,而且吃嘛嘛香。研究人员发现,小白鼠拥有这种睡觉基因之后,连带着管吃饭的PER1基因也突变了,而因为吃得更多,还导致了这群小鼠发胖,肥胖问题紧随而来。
此类基因又称时钟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会在相同的时间打开和关闭,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但如果其中有基因发生突变,就将打破这一环节,从而使得机体的各种生物钟不能步调一致。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获奖的)杰弗里·霍尔等三人的研究是先驱性的,他们克隆出时钟基因,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这种神奇的规律现象。”。
/ 02 /
熬夜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
疾病匍匐而来
有关睡眠的奇妙故事还没完。获奖者之一的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说起了一组罕见病例。近二十年来,各国医生发现了一些“睡不着觉的家族”,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没好好睡过。他逐渐发现,这些罕见病人的大脑下丘脑、杏仁核等区域存在着控制节律的基因突变或紊乱。“我们已发现一些经典的节律基因,它们很精细地工作着,相互钳制,此消彼长。它们还通过大脑神经调控着全身的器官,让大家有节律地工作着,由此也形成精妙的外周节律环,这样全身其实存在着大量的节律相关基因。一旦打破,会出现问题,疾病可能匍匐而来。”
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说,2013年,他在一项肥胖研究就发现,通过调节小鼠体内LGR4基因开关,可以影响肥胖的发生。敲掉一个基因就会出现这个现象,而长期的昼夜颠倒、节律紊乱,就更可能引发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化。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Michael Rosbash另一位获奖者,迈克尔·杨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由于熬夜缺乏睡眠,神经突触部分被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吞噬。这些星形胶质细胞像是微型的吸尘器,当大脑连接变得衰弱和分裂的时候,就会开始清除神经突触细胞,从而减少了神经递质,导致大脑神经传导变慢、反射时间变长。所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吞噬自己。
同时,慢性睡眠限制(连续五天保持熬夜)将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迹象增加。由于小胶质细胞的低水平持续激活可导致严重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形式的神经变性都观察到持续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他还发现,调节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肿瘤发生。此外,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不仅引发肥胖,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疾病。
因为这三位得主极有创意的发现,昼夜节律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面广且动态发展的学科领域,并且一定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 03 /
生物钟研究的现代提示: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到点就该睡觉,到点就要吃饭,这个“到点”,说的就是一种节律。许多医生在得知2017年诺贝尔奖的归属是人体节律时,他们表示,正是因为生物体这种奇妙节律现象吸引着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地投入这项研究。始于好奇,终于使命。杰弗里·霍尔等三人,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这是一把认识生命、认识疾病的重要钥匙。节律生活,乃至天人合一,道理是古老的,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乃至影响,正被科学家逐渐认清。
倒时差、熬夜、借咖啡提神……在医生看来,现代人的很多行为与进化而成的某些节律背道而驰,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正被逐步发现。杰弗里·霍尔教授说,很多职业需要值班或跨时区旅行,这是对人体本身的昼夜节律,或者说生物钟的一种挑战。“如果人体生物钟不能很好地与昼夜节律匹配,可能进一步影响机体其他功能,比如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影响生活质量。对于生物节律及其基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自身,有望克服昼夜节律对职业能力的限制。”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那么,生物钟已经乱了,是不是就没救了?并不是,人体有奇妙的自我调节功能。“长途旅行会出现时差,对时差的调整就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比如在飞机上,会通过调整饮食供应时间来帮助你调节时差——本该是平时睡觉的时间,却给你来一份正点的正餐。”杰弗里·霍尔告诉人们,这些例子提示,良好的睡眠习惯或有规律地吃饭,会对人体的生物钟起一个重新设定的作用。
/ 04 /
直到2017年人类才知道
一个行为可以由基因来控制
生命体适应地球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知并适应地球各种周期的变化,比如昼夜节律(夜伏昼出)、季节变化(冬眠)等。这种行为几乎普遍存在于从低等到高等的各种生命体内,细菌、藻类,直到哺乳动物,乃至人类。“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从未想到过,一个行为可以由基因来控制。”这三位获奖者在领奖时说,自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大家知道基因可以控制生命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种子的大小、眼睛的颜色等,但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也可以由基因来控制,这还是第一次。
这也是诺贝尔奖第一次颁给昼夜节律的研究领域,尽管生命科学界的同行已经期待了好多年,感到这个领域应该获奖,因为它涉及到了如此基础的生命活动,已经成为一项经典研究。“其实,最应该得这个奖的是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西摩·本泽,他已在2007年去世。”这三位获奖者在领奖时说,“我们基本都是本泽的晚辈。”上世纪七十年代,本泽曾在果蝇身上发现通过基因变异,可以将果蝇的生物钟调快、调慢,甚至关闭。虽然这未解释生物钟如何运作,但却踏出了关键一步。在这个基础上,1984年,三位获奖者发现并克隆出了这个基因,将其命名为PER,周期基因(period gene)的缩写。随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相关的生物钟基因。迈克尔·罗斯巴什解释,控制生物钟的基因仿佛构成一个钟摆,PER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其他生物钟基因和它一起“摇摆”,来调控生命体的生物节律。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
/ 05 /模式生物“果蝇”摘得的第五个诺贝尔奖
这是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第五次帮助科学家摘得诺贝尔奖。
由于果蝇的基因组相对简单,繁殖速度又快,所以在研究很多生命现象时,它都是科学家的有力助手。此前的1933年、1947年、1995年和2011年,科学家四次因研究果蝇而摘得诺奖,今年,生物钟的研究让果蝇再次引人瞩目。
迈克尔·罗斯巴什介绍,这次的获奖者几乎都是果蝇的研究专家。他们发现携带PER基因的果蝇突变体中,昼夜活动节律被打乱了,在本应安静的晚上,却表现得和白天一样。
经过多年持续探索,生物节律如今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行为方面分子机制最为清楚的领域之一。比如,哺乳动物的PER基因有三个拷贝,这些基因上的那些氨基酸的突变会引起生命体怎样的行为,都有详细的研究,
“可以说,生物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原子水平。”
生物钟控制着人类的行为和代谢。控制生命节律的一个核心基因CRY最早在植物中被发现,作为蓝光受体发挥功能,后来才发现它也是生物钟中央振荡器的关键基因,参与众多生理反应调控。后来还发现它参与感应磁场,在鸟类迁徙中发挥重要功能。
迈克尔·杨教授说,我们对于人体节律的这些发现。正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也在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可能。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
/ 06 /结语
顺便一提在这项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也会熬夜所以一句话概括他们的研究就是:“诺贝奖获奖者熬夜研究了熬夜的危害”…最后,你知道诺贝尔奖金多少钱吗?900 万瑞典克朗,相当于 740 万元人民币!所以,以下是一组价值 740 万元的建议: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编辑:Ellen&小黑胖
(2017-10-05)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经过海浪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沟通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沟通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加强。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桥梁。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沟通,那将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
从社交口才、办事口才、说服口才、拒绝口才、赞美口才、批评口才等诸多方面入手,方便读者掌握,有助于读者在职场上和生活中与人沟通,从而达到成功。
本书通过对马云的演讲和对话的经验和技巧进行展示和分析,让你能活学活用马云口才的精髓
本书立足于培养人们多方面的说话能力,提升说话的水平,从人情话、幽默话、赞美话、批评话、委婉话、寒暄话、恋爱话、职场话等方面入手,对不同的说话技巧和方法作了阐述。
不会表达的人,经常把自己的想法以一种笨拙的,甚至是错误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很不舒服,64个说话技巧,让你的言语表达更有魅力。
我们就可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和采用必要的手段和途径,协调好各方人际关系,进而在良好的人际交往基础上获得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式成功。
幽默是一座桥梁,是沟通人心灵的桥梁。幽默者最有人情味,幽默者价值百万。
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2017-09-18)
如果你不努力,一年后的你还是原来的你,只是老了一岁。
目标决定高度,远大的目标成就非凡的人生。
从来没有说错的话,只有说错了场合的话。
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本书通过对马云的演讲和对话的经验和技巧进行展示和分析,让你能活学活用马云口才的精髓
为什么你说话别人不愿听 本书立足于培养人们多方面的说话能力,提升说话的水平,从人情话、幽默话、赞美话、批评话、委婉话、寒暄话、恋爱话、职场话等方面入手,对不同的说话技巧和方法作了阐述。
以“说话让人舒服”为主题,将语言和人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中,作者韦娜用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证实了“我选择为梦想颠沛流离,即使万般辛苦,我也不会放弃”“努力是我唯一的选择,我更相信,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趁年轻,拼一拼,想瘦就去减肥,肥肉不会自己飞;想要好的成绩,就别沉溺于游戏;不努力而空想,等同于坐以待毙。
从社交口才、办事口才、说服口才、拒绝口才、赞美口才、批评口才等诸多方面入手,方便读者掌握,有助于读者在职场上和生活中与人沟通,从而达到成功。
只要你积极摸索、不断锤炼自己就能够变成情商达人,找到未来的方向,通过提升情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2017-09-15)
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你的工作加班多不多?你担心过因为加班而猝死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指的是人原本在无任何症状时,由症状的发生、失去意识到死亡,整个过程仅发生在一个小时内称为猝死。
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指出,猝死发生的案例原因高达9成是心血管疾病引起,少数特殊例子才是由严重的内脏器感染、肺栓塞、或严重脑中风导致。也就是说,大部分猝死发生原因多与心肌梗塞、狭心症、心肌病变,合并心律不整等原因有关。
猝死如果能在停止心跳的一分钟内,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恢复心跳成功率高达9成,然而一旦心脏停止5至6分钟后,心脏没有进行按压就会缺氧,甚至造成脑死,若将来有机会能救回来,可能也会成为植物人,形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因此,如果有类似猝死前的征兆发生时,请务必趁早就医检查,若是属于猝死的高危险群,或是曾经有猝死经验有幸救回一命的人,将来再发的机率颇高,其家人及朋友更应具备心肺复苏术(CPR)的急救能力,以备在第一时间内抢救。
猝死前警讯不可不知!
那么,究竟在猝死发生之前,身体是否会发出一些征兆,告诉你快要承受不住了呢?其实猝死前的确会出现一些症状,包括胸闷、气促、喘、心悸、头痛、胸痛等,都是猝死前发生的警告征兆;尤其平常容易喘、感到疲倦、会有间歇性胸痛、心悸的问题,就要特别小心是否有心脏方面的问题;此外,若患有腹主动脉瘤,也可能出现腹痛的情况。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