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去世 诚品的“成功”与“失败”都不可复制
文/思郁
台湾媒体昨晚报道,诚品书店创始人、董事长吴清友,今日晚间在诚品位于松德路204号地下一楼的办公室突然昏厥,虽经救护员施以心脏电击、心肺复苏术,急送北医仍不幸病逝,享年67岁。
吴清友病逝,让朋友圈骚动了起来,要知道在中国做媒体和文化人,总是围绕着书店来做活动,而诚品书店一直都是一种标杆式的存在。文化人像仰望高山一样,仰望着这家豪书店,屹立不倒,不但在台湾眨地生根,还逐渐在内地试水,成为众多文化人争先恐后模仿的书店模式。吴清友留下的诚品书店,诚可为中国文化业的一段佳话。自从1989年创办诚品以来,他结合书店与商场,开辟的由品牌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 模式,形成了特殊的诚品书店文化。1999年,诚品敦南店首开24小时营业,更成为中国书店业的学习模范。其活动行销上的创意,多元的、动态的文化影响力,早已成为中国文化零售业的标杆。
但是我们悼念吴清友是一位理想主义的文化人,却要认识到,这种理想主义的背后有商业与文化的左右博弈,有一种不符合经济发展模式的个人情结的强烈融入,归根结底而言,诚品书店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从商业意义上,诚品书店是失败的,并不值得借鉴和模仿。
刚刚看了一篇吴清友关于诚品书店的文章叫《我为什么能承受诚品书店长达15年的亏损?》,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钱人真任性。要知道,诚品书店的模式是无法复制的,因为我们再也没有像吴清友这样的商人对文化和书店情有独钟,可以忍受书店十五年的亏损——对一个商人而言,这种长期的亏损模式,当然是失败的。但是正是吴清友作为一个商人的失败,成就了一个书店品牌的成功。
吴清友说,“诚品在商业经营上备受批判,但我至少信守当年的信诺,希望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个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艺术创作品、一栋感人的建筑与空间,都能产生一份灵动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心灵。25年来,我陆续实现了这些愿望。现在我们有电影院、音乐表演厅、画廊、艺文空间、诚品讲堂,在苏州建造了未来诚品在大陆发展的第一个项目。我真的觉得奇怪,好像上天在冥冥之中促成了很多好的因缘。”
他还说“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我心里同时也非常明白:如果没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很多人可以买到香奈儿,但买不到气质;可以买到很好的床,但买不到安稳的睡眠;可以买到豪华别墅,但买不到温馨的家庭;可以买到很好的食物,但不一定买到很好的食欲。有一位建筑评论家说过,真正知道一个理念至少需要花20年的时间;至于亲身体验而至深信不疑,则需要30年光阴;要能够随心所欲地应用,将要耗掉50年的生命。这段话,诚品同仁感受最为深刻,我们的能力虽然有限,但信守25年的愿许。在经历25个春夏秋冬之后,我的生命才学到从容;曾是学家笔下的悠然自在,现在才化为生活中的美好。”
现在知道了吧,诚品书店的存在当然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吴清友给我们的震撼在于,他是一个完全理想主义的商人,这种理想主义贯穿始终,直至他的去世,他依然在坚守这种文化人的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应用到自己的商业实践中去,他是用理想主义来经商的,他的理想主义建立在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基础之上,没有这种庞大的商业帝国的支撑,他无法如此任性地去经营一家十五年都在亏损的书店。当然,他的理想主义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始终把文化渗透在自己的商业理念当中。但是,我们要对这种经营理念报以警惕,不能只看到诚品辉煌的表面,不能只看到诚品模式的成功之处,而看不到他的根基在于一个具有自己商业帝国,并且把商业帝国完全投身于文化建设中去——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古代中国,无论你是一个多么成功的商人,你都觉得身份卑微,上不了台面,只能用挣来的钱,买房置地,读书,进入仕途,才算光宗耀祖。吴清友大概把诚品书店看作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其他书店的经营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如果你没有庞大的经济基础,或者说没有天落横财,继承一笔遗产之类的,最好不要开书店。
吴清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这里,开书店是有钱人才能玩的游戏,普通的文艺青年,去书店拿本书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