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GDP会超过美国吗?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摩根大通、野村证券、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后,近日又有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表达乐观预期。
美国穆迪公司日前发布报告,将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率预估由6.6%调升至6.8%,将2018年经济增速预估从6.3%上调至6.4%。
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强劲和稳定的增长,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球经济而言也至关重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能否依然强劲?GDP会超越美国吗?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会发生十大变化:
第一,2027年前后,中国GDP规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美国退居世界第二。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继续表现为“新常态”,经济增速重心持续缓慢下移,即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在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5%;2025年可能回落到5%左右;2030年可能只有4%,然后在3% ~4%稳定较长一段时间。按照这一“L型”走势,到202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非常可能的。
第二,2023年前后,中国人均收入超过1.2万美元,进入世界银行认可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或者说届时中国将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2016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8000美元;未来几年,只要老百姓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这个目标就可以实现。当然,大家可能更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或者说中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和财富两极分化能否有效缩小?应该看到,未来在促进经济效率提升的同时,如何有效兼顾公平,让更多中国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发展和改革红利,确实存在很多挑战。
第三,到2020年,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创新驱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但是,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科研体制僵化这些老问题,仍然束缚着中国生产力发展潜力的充分发挥,深化国企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第四,到2025年,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
最近两年,中国政府开始力推《中国制造2025战略》。当前,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在某些局部领域,如航空航天、高铁、核电、高压电输送等,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也存在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第五,中国互联网产业或数字经济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31亿,其中9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以市值合计超过5000亿美元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为首,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已位居世界互联网企业前十行列。不久前,在德国汉堡召开的G20峰会把数字经济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战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发掘传统行业发展潜力。我认为,在互联网领域,中国最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世界第一。
第六,中国经济对外保持基本平衡。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对外失衡,特别是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未来中国外贸顺差将呈现逐渐收窄趋势,最近几年已初现端倪。随着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将扩大,整体外贸顺差收窄。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包括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需要通过扩大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对冲货物贸易顺差来解决。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必须遵守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七,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开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与中国经济地位大体一致的作用。
现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已经达到30%左右;对外投资直接使用人民币的规模也在扩大。2016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国际社会期待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
中新社发 宋诚林 摄
第八,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将面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根据2000年11月底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
未来十年,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会保障制度落后、养老服务短缺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储蓄率下降和劳动力不足等都会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事关老年人的各个方面话题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满足精神和心理层面需求也不可或缺。
第九,城镇化进程继续稳步推进。
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算是基本完成城镇化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发生一些深刻的经济体制变化,比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等,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将与农村资源(如土地)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土地兼并和农业现代化。以产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将有利于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和谐统一,也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第十,中国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际社会出现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与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者开展平等合作。这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产品,也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这不像西方主导的老的全球化版本,会带来很多副产品,如财富两极分化、恐怖主义猖獗、颜色革命、社会动荡等。开弓没有回头箭,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趋势不可逆转。以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为标志,中国高举起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