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八大行星中被归属于类地行星,其中地球的近邻火星特别与地球相似,虽然目前为止没有发现生命,但是还是不少科学家认为火星曾经是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这得是因为火星和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相同的五带

  火星与地球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火星也拥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科学家还发现火星上有大气,有白皑皑的极冠,且随季节变化大小范围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相同的运动

  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绕太阳周期为687天,相当于1.9回归年,而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 分。因此,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相差不大的温度

  火星的平均温度与地球相差不大,在赤道区的昼夜温度在20度到-80度之间,而最寒冷的极区的温度变化于-70度到-140度。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奇特的床

  火星上有奇特的“河床”,这些干涸的河床纵横交错,似乎主流支流相连,达几千条之多,可以形成一个分布广泛的 “河网”,最长的主流长达1500千米,宽几十千米。比较多的人们认为是由于过去火星在演化早期的活动时代,火山喷出来的巨大熔岩造成的但也有人认为不能排斥这是真正河流的遗迹的可能。尽管火星上目前没有液态水,但在火星形成早期,可能有较高的温度,完全有可能形成大量的液态水,造成真正的大江巨川。

  不管怎么样,神秘的火星还有待探索,因为太接近地球,太多的没有水的沟河湖泊的痕迹,因此曾经有没有生命也争议不断。

  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海洋)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网络资源“开放获取周”活动一项重要内容,世界知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博士论文自23日零时起在剑桥的线上资源库提供免费下载。此举吸引大批霍金“粉丝”涌入该网站,结果激增的访问量致网站瘫痪。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霍金1966年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属性》,当时他是剑桥大学一名24岁学生。按美联社说法,这篇探索宇宙起源理论的论文对霍金此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影响。

  剑桥方面称,这篇134页的博士论文之前已是该校在线资源库最受欢迎的资源。提供免费下载后,23日当天,尽管校方极力补救,但这一资源库网站的访问情况依然时断时续。

  霍金本人对博士论文提供免费下载寄语道:“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能仰望星空,而非俯视脚下;能对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感到好奇,并试图解释宇宙的意义……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像我在剑桥读博士时,受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启发一样。很高兴听说有这么多人对下载我的论文感兴趣,希望他们真的看到论文时不会失望!”(新华国际客户端)

  (2017-10-25)


  知名物理学家霍金所著《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销量超过千万本,而每当他就人类移民外星或人工智能发表意见时,更是会引起莫大关注,他的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近日,霍

  金做出一个决定:同意将其博士论文免费公开,

  目的是希望启发人们

  ,

  鼓励其他学术机构也多做分享

  。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百科

  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与宇宙学家,现任职剑桥大学理论宇宙学中心研究主任。

  霍金撰写了多本阐述自己理论与一般宇宙论的科普著作,广受大众欢迎。其中《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曾经破纪录地荣登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共计237周。

  霍金还不时对地球居民提出警告,若外星人来到地球,会如同当年欧洲人哥伦布造访美洲大陆之后,美洲原生居民消失殆尽一样,不具足够对抗力量的地球人不会有好的下场。

  论文越过“付费墙

  ”

  霍金1966年完成题为《宇宙膨胀的属性》(Propertiesof Expanding Universes)博士论文。他在文中用了大量的方程来证明其宇宙扩张理论,

  挑战传统引力学

  。他指基于引力辐射和扩张,奇点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以往绝大部论文都藏身“付费墙”内,即使是大学研究人员,都要“氪金”才能看到,或者要亲身往图书馆借阅。以霍金的论文为例,

  以往每次下载均高达65镑

  。

  而此次剑桥大学公开霍金论文,是为响应10月23至29日的

  “2017开放获取周”

  。全球研究团体都有类似资讯开放获取的活动。剑桥自10月起要求所该校所有毕业生

  提供论文电子版

  ,供校方存档。校方亦会邀请旧生考虑将其论文开放外界获取。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剑桥表示过去数月接获数百个要求,希望阅读霍金的博士论文。年届75岁的霍金表示,

  希望借此启发他人

  :

  不止我的、所有在人类理解范围内伟大而充满好奇心者所撰论文,都应可让全世界任何人免费且不受阻碍地取阅。

  像身为年轻剑桥博士的我,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膊上,受到牛顿(Isaac Newton)、麦克斯韦(James Maxwell)及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研究启发。

  如您有任何留学疑问

  欢迎添加QQ1930981155或微信KEWO11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2017-10-25)


  想知道史蒂芬·霍金还在读博士时,他是如何看待宇宙的,以及他的黑洞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吗?现在,你可以直接获得答案——不过前提是,你能顺利打开剑桥大学的网页。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10月23日,剑桥大学首次公开了霍金在1966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阅读。这对于物理迷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好消息,论文公开不到24小时,就得到了超过6万次下载。而副作用是,剑桥大学资源库网页因此一度瘫痪而无法访问。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霍金写作这篇名为《宇宙膨胀的属性》的论文时只有24岁。他在论文中证明和分析了宇宙膨胀的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剑桥大学透露,这篇论文是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最多人要求阅览的论文,从去年5月迄今有199次,且要求者多来自一般大众,而非学术界。要求阅览数第2名的论文仅有13次。

  在剑桥大学免费公开论文之前,想要读到霍金51年前的这篇论文,人们需要亲自前往剑桥大学图书馆,或者支付65英镑阅读数字版。

  剑桥大学学术传播部门副主管劳伦·卡瓦拉德表示,当初询问霍金是否愿意公开他的博士论文时,他几乎立刻就答应了。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对此,现年75岁的霍金表示:“我希望能鼓舞全世界的人们仰望星空,而不是只低头看着脚下;去思考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并试着理解宇宙。这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人,都应该拥有自由而无障碍的渠道去读到不仅仅我的研究,而是人类智慧光谱上的每一个伟大而具有探索精神的大脑。

  “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如我当年在剑桥读博士时,就是在牛顿、麦克斯韦尔和爱因斯坦的启发下,才钻研出我的研究成果。有那么多人对我的博士论文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件事令我很振奋。希望当他们读到时不会感到失望。”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作为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于21岁时被确诊患有机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断言只剩两年可活。但两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且病情的恶化渐渐减缓。发表博士论文时他确诊已有三年,而论文上他略显扭曲的字迹“这篇论文是我的原创性工作”也反映了他当时的病情。

  根据《宇宙膨胀的属性》一文的摘要,霍金在这篇论文中首先挑战了霍伊尔—纳里卡宇宙学关于万有引力的论述;接着分析在一个膨胀的、同质而各向同性的宇宙中的扰动,并得出结论:由于这些扰动起初过于微小,它们的增加无法导致星系的形成,同时还证明了引力辐射的传播与吸收;在第三章中,霍金证明了引力辐射会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渐近展开,它源于一种“剥离”行为和渐近群组;霍金还用一组宇宙模型解释了奇点的出现,并表示在大致条件可以满足的前提下,奇点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剑桥大学学术传播部门的亚瑟·史密斯表示:“开放获取能够促进更多新研究的产生。通过减少人们与知识之间的藩篱,我们可以在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实现更多的新突破。而博士论文中蕴含着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信息,但它们通常是对大众关闭的。”

  大学都有整理归档、妥善保存学术研究的责任,但在推动学术研究公开化的道路上依然有很多困难。剑桥希望藉由霍金的这次行动,鼓励更多的学者将他们的研究向公众开放;同时,他们也会邀请更多的剑桥校友参与其中。

  剑桥的这一行动也应和了国际开放获取周(Open Access Week)的主题。学术界的“开放获取”运动起源于2007年的美国,后来推广到全球,也从一日扩展到一周,旨在推广学术传播,满足更多人获取学术资源的需求。今年的国际开放获取周是10月23-29日。

  目前,剑桥大学资源库网站的运行已恢复,读者可免费下载霍金的博士论文。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YZTV”:这个低能儿又要干嘛?

  (2017-10-25)


  霍金是目前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也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对于宇宙的认识确实得到真实的印证,特别是霍金在黑洞研究中取得不俗成绩,美女小倩也曾经在其他文章中专门的进行过介绍,也系统的阐述了霍金本人对于宇宙发展方面的见解。大家有兴趣可以专门的去看一看。

  今天小编准备给大家介绍的是霍金关于地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一些预言,这些最新的预言说明什么呢?霍金每一个预言是不是正确的呢?美女小倩觉得霍金是一位关心地球未来命运的人,他本身有一种使命感,所以才会不断的警告人类,因此霍金的一些说法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霍金第一次地球人类的预言就很令人震撼,他在接受英国时报采访的时候指出,由于人类盲目的向太空发布信息,这样很可能引来外星人的窥伺。霍金的担心是一旦外星人真正的锁定地球的话,那么人类和地球的生物界将面临彻底的灭亡。因为外星人能来到地球,首先说明他们的科学比人类强悍很多倍。

  同时霍金警告人类,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外星人帮助地球人的言语,因为这些论点根本站不住脚。比如西班牙人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并不是对那里的土族居民报以友善的态度,反而是无情的杀戮和掠夺。其实外星人的心态和西班牙人的心态会有区别吗?看到一个文明很低级的星球,外星人自然会进行掠夺。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霍金的第二个预言是地球将百年内面临灭亡的可能性,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觉得霍金这样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可是实际上来说霍金的预言很可能会成为现实。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的破坏,地球上的极端天气也在不断的增加,世界各个地区受灾的情况日益严重。

  地球的自然灾害增加,责任实际上就是人类盲目的发展,随着人类城市的不断增加,自然生态就在不断的破坏。人类很多地区已经开始缺少水源,甚至粮食生产也在不断的萎缩。世界上贫穷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霍金的预言并没有错,反而地球很可能在百年内走向灭亡。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霍金还有一个著名的预言,那就是在2032年地球进入冰河时代,到时候很可能全球变冷。这点最近很多科学家已经发现端倪,最显著的一点是,科学家发现太阳的活动周期开始减弱,也就是说太阳释放出的热能开始逐步的减少,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二十年左右地球很可能进入小冰河时期。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沈阳用户66xxxx658”:如果把一个精神病人的语言当做人类未来的走向,那就说明我们比霍金还疯!

  网友“爫灬爫”:进入冰河期是对的,但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突然天寒地冰,而是很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慢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上万年。解冻过程也要将近十万年。

  网友“天佑”:小冰河时期?

  网友“墨海风阁”:霍金:我没说过!

  网友“情眸”:看不起?如果脑残也算一种残疾,相信你已病入膏肓

  网友“天佑”:2060年,牛顿预言。一百年内,霍金预言。

  网友“沈阳用户66xxxx658”:我觉得霍金越来越像一个超级神棍!

  网友“无言”:我怀疑霍金本身就来自外星!

  网友“金钱与时间”:2012世界末日你怎么不讲?上千上万个科学家,却听这家伙瞎逼逼。

  网友“心灵美”:残疾人。

  网友“黄衛東”:相信霍金的说法人类盲目地开釆开发我认为是星球毁灭的证据

  (2017-10-21)


  上月22日,《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在豆瓣得到了史上最低的2.0分后,该片导演毕志飞发文讨伐豆瓣,但引来更猛烈吐槽。各大院线紧急撤档,电影最终收获220万票房。

  毕志飞以一敌众的勇气值得敬佩,他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行事风格,让人们好奇,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点开他的个人简介,我们得知,他是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

  简介中还有一句极为亮眼的话:“撰写了博士论文《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被誉为是国内对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研究最为全面、深入的一项研究。”

  看到“最全面、深入”这几个字眼后,我们今天的枪手灰狼坐不住了,作为马丁·斯科塞斯的忠实拥趸,他在孔夫子旧书网里找到了这篇论文,并让店家寄了顺丰到付。毕志飞挺厉害,足足写了172页,读完后,我们的灰狼整个人都不好了。

  百度百科搬运工毕志飞

  作者|灰狼

  作者简介:与毕志飞同为电影学博士,被电影耽误了半生的理工科硕士,现为西南某高校教师,曾在加拿大游学,运营【映画台湾】的三个臭皮匠之一。目标是未来能跻身毕志飞一代的导演行列。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十一黄金周,我最期盼的不是院线的新片,而是一个来自湖北襄樊的快递。

  这份快递里装的,就是传说中迄今国内最权威的马丁·斯科塞斯论文,它的作者叫毕志飞。

  作为马丁·斯科塞斯的忠实粉丝,我对这篇论文渴望已久;作为一名电影学博士,我对毕志飞先生惺惺相惜;作为同在海外游学过的一份子,我对他走访美国各大高校和电影机构的经历深感兴趣。我希望能在这篇划时代的论文中找寻更多的一手材料,期待能从中读到更别致的观点,为此我斋戒三日、沐浴熏香,方才捧起这传说中的论文。

  但是,当我翻开论文第一页,画风就突然不对了。

  饶是我再放低期待,也没料到毕志飞博士竟然是个“搬运工”,在我们这一行,研究电影史的博士们都戏称自己是“史料的搬运工”。搬运工也分三六九等,高级一点的是外文资料搬运工,中间的是故纸堆搬运工,再次之是二手资料搬运工,而毕志飞是百度百科搬运工。

  我记得在母校的电影学硕士班,同学们为了争抢写哪个导演而吵得面红耳赤。他们的论文我看过不少,除了页数少点之外,都比毕志飞的这篇写的好。

  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如果我当初把一个导演研究的选题送到导师那里,被当场毙掉是小事,没准还会被踢两脚。

  博士论文写导演研究是个不成文的禁忌,因为导师担心我们写成毫无营养的加长版硕士论文。我周边的博士们没人敢这么干,能干出这事的,我只见过毕志飞。

  然而毕志飞先生,竟然在我们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通过了导师首肯,通过了博士开题,还通过了最后答辩。

  更恐怖的是,在拜读完整篇论文之后,我吃惊地发现此君电影史视野、理论素养、甚至外语水平都低于一个普通文科博士的及格线(我暂且不提他那读不通顺的英文摘要)。然而他竟然是“第一个从北京电影学院考入北京大学的全日制博士”。

  我瞬间凝固了。

  作为一名博士,最基础的应该是搜集文献的能力。在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中文图书有108部,中文期刊86篇,英文文献9部。嗯,只有9部,于是我试着把他所有的英文注释摘录出来:

  1、Martin Scorsese: A Journey(14页、22页、53页、94页、111页)

  2、Virgin Film Scorsese(18页)

  3、The Scorsese Connection(22页)

  4、Scorsese’s Men: Melancholia and the Mob(26页、32页、103页)

  5、The Philosophy of Martin Scorsese(44页)

  6、The Scorsese Psyche on Screen:Roots of Themes and Characters in the Films(89页、98页)

  这6部外文书的13个引注,就是毕志飞所有的外文引用了,这些注释大都是些无关痛痒的琐碎信息,基本上是为了做注而做注。等等!不对!不应该是9部外文书吗?其他的跑哪儿去了?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我前前后后核对了5遍,仍然只有6部英文书的引注,参考文献上的1、6、8条在正文中神奇地消失了……

  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按每页两个注释来计算,毕志飞140页正文中的注释总量应该不低于260个,13个英文注释,按比例来算不到5%。

  我想说,很多中国电影史的博士论文,外文注释率也能超过5%。

  毕志飞博士怎么也算是喝过洋墨水的人啊,何况他的这篇文章“得到中国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期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电影电视广播系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走访了美国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环球电影制片厂等著名美国电影院校和机构”。有这些让人眼馋的天时地利,他只做出了5%的数据……

  这让我开始怀疑国外学术环境,也开始怀疑人生。

  外文的论文、杂志、报纸文献总该有点吧?有点外文网站链接也行啊!然而参考文献里一概没有。那个,别告诉我一个留洋的博士不会使用国外搜索引擎!

  我不是专业研究马丁·斯科塞斯的学者,连我都知道在毕志飞写博士论文的2010-2011年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外文读物业已出版,譬如:

  A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1997)

  Martin Scorsese: Interviews(1999)

  Martin Scorsese : A Biography(2007)

  Scorsese by Ebert(2008,罗杰·伊伯特所写的马丁影评集)

  Martin Scorsese's America(2009)

  The Passion of Martin Scorsese(2010)

  The Collaborations of Martin Scorsese and Robert De Niro(2010)

  Martin Scorsese(2010,电影手册出版社)

  Conversations with Scorsese(2011)等等。

  毕志飞在文献综述中是这样写的:“在著作中,在国外大约有十本关于马丁·斯科西斯的著作,有的偏重于艺术分析,也有的偏重于美学和文化分析,大多出版于上个世纪,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是2007年由美国肯塔基大学出版社的美国学者马克·科纳德写作的《马丁·斯科西斯的哲学》,之后到目前并没有新著问世。”

  当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毕志飞!

  真相是,在毕志飞撰写博士论文的时间点,关于马丁·斯科塞斯的国外出版物仅英文版就不下50本,而在2007年到2011年之间出版的英文书籍也不下10本。

  就算你在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没找到,也拜托在美国亚马逊上查一下嘛!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Scorsese by Ebert为罗杰·伊伯特关于马丁电影的影评集,2008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还有像古拉尔尼克与斯科塞斯合作的《蓝调百年之旅》(Martin Scorsese Presents the Blues : A Musical Journey)2005年已经在内地翻译出版,毕志飞竟然直接选择无视之。当我翻回“论文创新点”部分,我又发现毕志飞先生信誓旦旦地要对斯科塞斯的电影音乐做“一定的摸索和尝试”。

  我极少见国内电影学者研究电影音乐,当真是勇气可嘉,然而当我读到相关的部分,发现毕志飞竟然连《愤怒的公牛》中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这样通俗的例子也举不出来。

  让人哭笑不得的毕志飞!

  《蓝调百年之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如此来说,毕志飞这篇论文基本上就是对国内旧有的中文资料文献的堆砌了。

  即使这样,这篇文章堆的也很没水平。

  我不喜欢揭人伤疤,我只说事实。

  整篇论文164页,主干部分有5章,第一章写老马生平(28页),第二章是剧作和叙事(19页),第三章为视听语言(28页),第四章是所谓的美学文化分析(28页),第五章是关于中国电影的思考(24页)。

  换句行话来说,这就是典型的学术八股,酸腐臭气扑面而来,分类框架之野蛮粗陋,估计连电影学硕士们看到都直摇头。

  毕志飞在论文中将马丁·斯科塞斯定义为“商业体制内的作者导演”,通篇都在围绕“艺术与商业的融合”这一含糊命题做文章。按我说这样的导演多了去了,弗兰克·卡普拉、威廉·惠勒、霍华德·霍克斯、奥逊·威尔斯、曼凯维奇他们统统都是。

  围绕马丁·斯科塞斯的一些极其重要的线索也被毕志飞先生无视了,比如说他曾经深受美国地下电影和实验电影的影响——马丁曾无数次提到雪莉·克拉克(Shirley Clarke)对自己的影响,而他早期的作品也有很强的实验倾向。

  别告诉我你真的懂马丁·斯科塞斯!

  我心中的那个马丁·斯科塞斯,是努力将传统类型和现代元素、将古典叙事和现代电影技法进行综合的那个人。

  斯科塞斯的电影的确有很多的现实主义元素,但是能将《纽约,纽约》和《纯真年代》这样的影片也解释成现实主义(第42页)的,我只见过毕志飞!

  我只能期待毕志飞博士从理论深度上高屋建瓴了。

  但是,毕志飞在运用叙事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的时候,频频引用的都是二手文献。我可以列举一下,像彭吉象先生的《影视美学》、童庆炳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教程》、宋家玲老师的《影视艺术心理学》,仅上述三本书的引用数量就超过了全注释的5%。

  这些本科教学课本固然经典,然而一个博士对本科教材有如此强烈的依赖感,那么他童年肯定缺失了什么。(我不是瞎说,我只是按照毕志飞的逻辑运用了一下精神分析。)

  在第104页,毕志飞是这样表述的:“依照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如果要对意大利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进行一个分析的话,那就是崇尚艺术,而且崇尚现实主义理念。”

  我也可以这么说,如果要对毕志飞的无意识进行一个分析的话,那就是在黑马丁·斯科塞斯,而且是一个高级黑。

  毕志飞可以把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与劳拉·穆尔维的窥淫癖式凝视频频套在斯科塞斯头上(通常这都是电影学博士们在论文写作中极力要避免的倾向),那么我也可以把肛门期坏乳房这些套在毕志飞头上。

  同样是法国片,《朱尔与吉姆》《广岛之恋》后的括弧用了法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后的括弧却用了英文。

  我想一个电影学博士一定是很懂视听语言的,毕竟常常拉片子嘛,何况还是十年磨一剑的导演。

  毕志飞很努力,在文中贴了不少截图,亲手画了部分影片的机位图(画的当然是奇丑无比)和分镜表,但是我没搞懂他忙活这么多有什么实际效果,除了凑页数。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毕志飞手绘的《禁闭岛》机位图。

  文中是这么总结的:“复杂的镜头调度不是在炫技,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和影片内容很好地统一在一起,有效帮助了主题与故事的传达”。

  这种话都是废话,这种所作所为,就是在注水。如果视听语言掌握的好,他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就不会如此挨骂了。

  搞了半天,他只看到《穷街陋巷》《好家伙》《纯真年代》中的那几个经典长镜头,这些段落早就是妇孺皆知的课堂教案。

  我说你至少得提一下《愤怒的公牛》《好家伙》里出色的滑动变焦(Dolly Zoom)吧?

  毕志飞接着写道:“在《出租车司机》结尾特拉维斯大开杀戒的一场戏末尾,用了特殊俯拍长移动镜头,这种镜头角度在那个年代是很少应用的。”(第61页)

  然而熟悉电影史的人都知道,这种镜头在弗里茨·朗和奥逊·威尔斯那个年代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而在第四章“新好莱坞电影的主将”一节中,毕志飞横向比较了斯科塞斯和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以及弗朗西斯·科波拉,大量堆砌出来的人物生平让我再次确认他是一个百度百科搬运工。

  我到底发现了毕志飞的一项优点,那就是第五章“马丁·斯科西斯艺术与商业融合的策略分析及关于中国电影的思考”的写作。在这里,他擅长的官样文件和学术八股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可这部分(至少有17页)跟马丁·斯科塞斯有毛关系?

  有人说毕志飞不久要进广电总局,我觉得这事很靠谱,那些骂他电影还想当导演的人你们得注意了!

  还有,毕志飞先生写东西的文风是这样的: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短短四句话,三句话用“这部电影”四个字打头,感情他跟老外说英文的时候,每句话开头一定是I(我),一定是这样的。

  如果毕志飞先生要进电影局工作,日后行事恐怕还得更严谨一些。因为我在文章中不幸发现了几处错误:

  在第47页他如此写道:“影片(《赌城风云》)的开始是一场汽车爆炸的戏,斯克西斯饰演的赌场大佬罗斯坦衣着光鲜地上了汽车,但随后汽车发生爆炸。”然而,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知道这个角色是罗伯特·德尼罗演的。

  在第85页则出现了这样的句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2010年《禁闭岛》中的表演可以说是他继凭借《血钻》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之后的又一新的突破。”

  毕志飞博士竟然将小李子得奥斯卡的时间提前了9年。飞沙风中转,小李子的梗从今天开始由你接了。

  “对马丁·斯科西斯最全面、深入的一项研究”,《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这篇论文注定难以被超越。

  凭借它,毕志飞通过了盲审,通过了毕业答辩,从北京大学这座殿堂级学府拿到了博士学位。

  这样的奇迹,不知道几百年后才能重现第二次。

  因此我决定收藏这篇论文,这是我从网上买的,16块+23运费,和你那部电影的票价差不了多少。

  所以别怪我没晒票根。

  豆瓣上的2.0评分我也没有做贡献。

  最后我需要感谢毕志飞先生没有将博士论文交付出版社,今天我手里的就是限量版。

  豆瓣读书栏也少了一个2.0的评分,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吧。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bmwbenz2003”:电影烂小事,学术造假大事

  网友“青春ing”:好专业呀,不明觉厉。

  网友“老鱼头”:虽然文章内容太专业,但是故事还是我爹是谁谁的套路嘛

  网友“xinyingfarm”:看他写的歌词就知道了,这么烂

  网友“PaTaPon”:这不是造假那么简单。这玩意怎么过审?这家伙怎么毕业的?

  网友“秋月寒”:支持查到底,逐梦北大

  (2017-10-06)


  在科学中,前段时间不少科学都在预言人类什么时候第六次物种的大灭绝,没想到这个速度来的这么快,德国科学家表示,全球生物出现急速下降的模式,蚜虫,黄蜂正被列入快速消失的昆虫名单,这个现象正是令人感到担忧的第六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迹象,这次是真的来了吗?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科学家通过数据分析,现在生物界,除了蜜蜂和蝴蝶已经快消失了,许多其他昆虫也是一样的,科学有非常充足的证据证明现在地球正处于第六次大规模灭绝的危险之中。根据一项科学数据报告,在德国的部分地区,飞行昆虫在短短27年内急剧下降,大部分都已经灭绝或正在灭绝,人类已经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科学对欧洲地区也进行了分析,在近几十年来,欧洲草原蝴蝶,蜜蜂和飞蛾等昆虫已经下降了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新的数据表明,可能会有数百甚至数千万物种在自然保护区逐年消失,生物学爱好者通过近三十年的数据收集分析,也表明了这个现象。每年世界各国都在采用保护的形式进行野生动植物种群的保护,但是由于环境的原因还是没有什么改变。

  科学家还在夏季做了一个实验,夏季应该是昆虫非常多的时期,但是通过对以往27年的数据抽样中发现,生物总量出现暴跌的情况,最严的的时候下降率居然高达82%。科学通过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大气变暖导致,而是现在的现代农业引发的,与我们传统的农业相比较,改变了不少的方式。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科学表示,人类使用药物等可能是昆虫最大的打击,除了导致死亡之外,昆虫没有食物只能够远离这些地区,繁衍也没有那么强了。虽然我们看来这些伤亡可能非常的小,但是在整个生态系中影响就十分的,一个物种减少就会波及更多的生物灭绝,这是一个相互生存与依赖的生态链。

  看来,德国的科学家说的真没错,地球确实正处于生物大灭绝事情,全球顶级科学家霍金也没说错,人类在100年内会灭绝,现在看来要不了100年了,人类真的要加速转移吗?全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也逃脱不了,我们该何去何从,往哪里逃,人类还逃得掉吗?

  (2017-10-23)


  身残志坚!21岁的他身患不治之症

  专家总因言多而失,霍金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其言论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不说世界闻之一震,起码也是举足轻重。

  可是出现频率太高,而又给不出科学依据的话,再有名望的人其声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就像一个祥林嫂,总是重复那一段悲惨过往就会让人越来越丧失同理心。因此,现在甚至有人用“开炮”来形容霍金目前频繁发言的状态。

  然而,换一种正确的认知,其实可以理解是霍金正在慷慨地分享他对世界的观察,并提出关于世界所面临问题的警告,而且,对于霍金以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这样的做法,人类是应该怀有敬意的。

  霍金是渐冻症患者

  为何?先从这“身残志坚”说起。首先说明一点,霍金对于残疾这个是讳莫如深,非常的不合作。“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也许并不是每个身体有恙的人,都会对自己的疾病是接受的态度,霍金就“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

  但即使如此,霍金也还是一个患有恶疾的人,这是不能改变也不可忽略的事实。

  要知道霍金患有的是一种可以称得上“不治之症”的疾病: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我们传说中的渐冻症。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形象来说,就是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等症状。

  患这个病的人可能先出现吞咽困难,进而讲话困难,然后四肢肌肉慢慢萎缩,变得无力,甚至呼吸衰竭,最终不治。总之,在霍金被确诊的时候,所有的医生都下了相似的判决:活不过几年、几年内致死、绝症。

  霍金希望被视为正常人

  所以,简而言之,霍金能活到现在,就是一个奇迹。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的当天,也就是1942年1月8日,有万千个小孩子出生了。而谁也没想到,出生于英国牛津的霍金,将遭遇一辈子跟随的疾病。

  在霍金就读剑桥大学研究院时期,霍金的身体已出现了渐冻症的症状,他变得越来越笨拙,时常不知缘由地摔跤,划船也变得力不从心,还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暂时的记忆力轻微丧失。然后开始讲话含糊不清……直到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有两年好活。

  爱情给了霍金重生的力量

  一个正直21岁青春期的少年,被一纸诊断了余生,这是多么痛的打击。中国作家史铁生在壮年时遭遇不幸,用了很多年才想通,最终写出很多有价值的作品。看来伟人都有一个相同点,一个我们平时讲了千百遍却不期望不要发生一次的道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1岁意识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霍金,也经过一阵子消极的日子。他觉得自己可能都活不到完成毕业论文了,他在《我的简史》里承认,在其病症还未得到诊断前,他对生活极为厌倦,总觉得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我患病的一个后果就是把一切都改变了。当你面临夭折时,你就意识到生命是值得过的,因为有很多事情等你去做。”

  这一切,直到与简定终身。霍金后来感言,这改变了他的人生,给予他生活的动机。霍金的这句感动并非是空穴来风,他用理科生理智的心态看待这一切:定终身后要有工作,要有工作就要先毕业,先毕业要写论文……原来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突然有了价值。霍金表示,因为婚姻,“令我惊讶的是,我发现我喜欢用功。”

  霍金与简

  如果说这一份爱情中有感动人心的力量,那么,简可谓是真正给了一份大爱。因为,她并非是简单的相夫教子,而是用一份大爱、30年的陪伴、三个孩子的行动,给世界保护了一个天才。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在婚后,霍金才开始在学术方面突飞猛进,其宇宙学研究,特别是关于黑洞辐射机制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受到关注。让世人知道霍金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也是在婚后完成的。

  都说久病前无孝子,霍金在被诊断为ALS病时邂逅的人,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更是世界宇宙学研究领域的转折点。

  简在面对父母极力反对时,却说出了特别坚定的话:“我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但是我爱他,他也爱我,我要和他一起战斗这个疾病”。她不仅说出来了,而且做到了。

  简和霍金的婚姻从1965年到1995年,持续了整整三十年,在简的陪伴下,霍金从一个患上罕见病症而四肢逐渐失去知觉的大学生,摇身变成了坐在轮椅上、通过非凡思想影响全世界的著名科学家。

  所以,要致敬霍金,小编认为也要致敬一下简——因为他,才让霍金这些贡献成为现实。同时也要相信爱情的力量,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爱情的确还能给予人以信心。

  霍金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难

  当然,简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定。由于病况危急,医生询问简是否应该终止维生系统的运行。简的答案是“不”,替代方案是霍金必需接受气管切开术。自此之后,霍金可以呼吸,但再也无法发声。霍金出院后,需要全天24小时看护,尽管英国国民保健署可以给付疗养院费用,可是简还是决定带霍金回家,给予霍金他更需要的帮助。

  励志得不像人类的“宇宙之王”

  2017年,有人这么提问:“霍金还活着吗?”

  换作一般老人,这个岁数倒是还好。然而,缠绵于病榻半个世纪的霍金,的确更牵动人心。当然,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对人类宇宙、物理学有着如此贡献的人才一旦离去,将会是整个人类多大的损失。

  霍金的官方成就如下:

  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物理学家;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 (现为荣誉教授),这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职位之一;1978年被授予爱因斯坦奖章;1988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奖;2006年获得科普利奖;在2009年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代表作品有 《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

  由于霍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宇宙论和黑洞,所以很难以被证实,目前被确认的共享主要是这两个:

  1、奇点定理。这是与Roger Penrose一起合作的,开创性地运用拓扑学的方法,证明广义相对论方程导致奇点解,间接地证明了大爆炸奇点的存在。

  2、霍金辐射。受Bekenstein熵的启发下,运用弯曲时空背景下的量子场论方法,证明黑洞像热力学黑体一样对外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第一个典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宇宙之王”霍金

  一位坐在轮椅上,连话都说不出来,连字都敲打不了,仅有三个手指能动时依靠电脑,在三个手指头都不能动的现在,靠戴在眼镜上的“面部开关”来接收信息……

  听说在霍金逐渐失去写字能力后,他自己发展出一种替代的视觉性方法,他在脑里形成各种不同的心智图案与心智方程,他可以用这些心智元素来思考物理问题。

  这样艰难,活着都已不易,想想他那些突破脑际的记忆、联想、总结能力,无法不被人崇拜。别说把霍金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宇宙之王”,仅仅是“励志帝”这点身份就无人能与之竞争。

  当一位科学巨匠慷慨地分享他的观察他的认知,并表露出自己的担心,也许我们不应该让它成为新闻头条,而更多该引起反思。

  (2017-10-20)


  霍金作为爱因斯坦之后,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物理学家,然而他的才能远远不止于物理方面。从2010年开始,霍金过去频频发布的预言逐渐被很多群体认可。霍金作为全球知名物理学家以及天文学大师,在近日当中又发出了警告,表示人类如果想要长时间生存下去,那么必须要在外太空内找到另一个星球作为生存环境,并且必须要在200以内移居外太空。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根据英国某媒体的报道,霍金曾在某个公开场合的活动内,重新发出了人类即将灭亡的警告。最重要的就是霍金还痛批了刚上任不久的特朗普,表示自己不会否认对抗气候变迁以及全球暖化的重要性,他和特朗普不一样,针对气候变迁问题,特朗普犯下了世界上最严重,甚至于最错误的决定。

  在过去的时间当中,霍金就曾经呼吁过世界上各个大国,一定要在2020年前派人到月球当中重新进行探索,并且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霍金还曾经呼吁现阶段世界上各个大国在三十年内打造一个心的月球基地,并且最好能够在2025年之前,就将部分人类送往火星生活。

  霍金表示,将人类送往火星生活,会使得人类对未来产生彻底的改观,并且霍金希望这样的目标能够在各个大国团结下完成,大家一起面对接下来的挑战。霍金不断的预言以及警告,曾经让无数人对他产生了抵抗,然而面对外界的压力,霍金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反而还展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由光能以及其他形式来推动太空船,并且为人类寻找到新的生存环境。

  霍金在某次参加活动的时候表示,跟地球30光年的距离之间有着以前多个星体,他表示人类想要长时间的生存下去,那么唯一的自救方式就是离开地球,只有离开地球并且寻找到和地球差不多大的生存空间,才能支持人类活下去。现阶段,霍金表示仍旧有十余个新的生存空间以供人类选择。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人类是不是真的不离开地球,会就出现灭亡呢?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上帝”:我活不到200年不管以后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159 字。

转载请注明: 神秘的火星竟然与地球这么相似 你看了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