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孩,不只是你的小孩,
他们是生命的儿女。
他们经你而来,但不从你而来,
他们和你一起,但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先知
每次读到纪伯伦的这首诗,都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
“如何更好的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点在于父母,而不是孩子。
亲子关系中的核心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关系”。
想要更好的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作为父母,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通过倾听,父母知道了孩子需要什么,才能懂得学会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去爱他们。
洪仲清:台湾的临床心理学家我想听听你的话:关于孩子,还有我们曾经扮演过孩子角色的那本书,我们通过分享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想法,耐心地帮助更多的父母学会了解自己,学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倾听,温柔的引导,和他们的心理专家我的关系。 我想倾听你的洪仲清,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心理研究所临床组,持有临床心理师合格证书。曾担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临床心理师近7年、心理治疗所所长5年。 洪仲清作为一位专业的临床心理师,在工作之余,通过写书,和大家分享自己观察、自省的心得,利用自己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 我想倾听你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抓住“关系”这个核心,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用“术”的明线和“道”的暗线两条线索穿插并行,为读者,特别是为父母们剖析和解答了“亲子关系”和“人我关系”中难解的课题。 思维导图如下: 因为,父母只有越懂得面对自己,才越有能力面对孩子,才能更好地去建立亲子关系。 所以,我想倾听你这本书的第二大亮点,就是在谈我们的孩子的时候,也同时在谈我们曾经扮演过的孩子的角色。 当读者读着读着,慢慢地会发现: 我们和孩子,我们和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这两者之间的外在界线会越来越模糊,但内在因此却越来越清楚。 “通过故事对比,来让大家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这是我想倾听你这本书的第三大亮点。 洪仲清在全书中,写了很多人的故事,有青春期孩子与父母间的矛盾冲突,有夫妻或者情侣间难以沟通和理解的问题,也有一些睿智的来访者和他分享的人生感悟。 通过这些故事,通过和书中故事的对比,让大家审视自己。 全书的故事分为四大部分: 一、“我想倾听你”;二、“不勉强自己难过”;三、“爱你又能让你做自己”;四、“你必须原谅自己”。 在这四个部分中,通过书中故事让大家做对比,审视自己的沟通方式,告诉大家: 要建立更好的关系,就要学会更好的沟通。 比如“沟通的重点不在输赢,而在彼此了解。” “倾听,就是一种处理情绪的能力,还有,尊重也是。”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好好地去倾听别人,特别是倾听孩子讲话。 “专心听,把话听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帮助对方、管理自己情绪的动作。” 在倾听的基础上,通过故事,举例说明学会好好说话的方法,比如: 不要说反话,不要轻易评判别人,不要给人特别是给孩子随便贴标签,怎么鼓励和赞美一个人,即便孩子做错了,与其责骂不如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除了在“术”的层面上,教会大家好好倾听和好好说话以外,洪仲清心理师还教会大家在“道”的层面上,对比书中的故事,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觉察和训练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疗愈和修炼自己的内心,尊重和接纳我们自己、孩子和家人。 比如,首先让大家认清楚一个事实: “家庭问题的复杂,是家人之间即便互相伤害,但依然有亲情与恩情。” 然后,指出关系中的灾难四骑士是:批评、轻蔑、防卫、沉默。 告诉大家现实生活中成人依附的四种状态是:安全型、焦虑型、恐惧型、拒绝型。 在此基础上,引用特蕾莎修女的话,向大家强调: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因此,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关系,特别是父母要和孩子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我们就一定要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慢慢让孩子感受到:他值不值得被爱,以及我们会不会爱他。 “爱一个人,是要给他力量,而不是要在他悲伤难过的时候落井下石。” 对于孩子的管教,“对我来说,当我在意孩子,花时间陪伴、关心孩子,我就是同时在管教他。” 先从“道”的层面上让大家理解了: “先会做人、做自己、才会做爸爸、妈妈”,“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 接着,具体说明:“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充实有意义,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祝福。” 然后,再通过故事和事实告诉大家: “与其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沮丧,不如多花些心力照顾自己、建设自己。关系中,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们自己。”, 纵观全书,我想倾听你,就象洪仲清这位临床心理师在你对面一样,耐心地倾听你的一字一句。同时,又好像朋友一样,和你真诚地聊天,和你一起分享和面对那些你亲子关系和人我关系中的各种难题。 综上所述,我想倾听你,为你讲了很多“关系”的故事,帮助你通过学习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习觉察自己与原生家庭的问题,学习在沟通中倾听,在忙碌的生活中静心,学习如何宽解你的痛苦,学习怎样与自己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