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涛,曾任安徽胸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现安徽省黄山疗养院(慢性病科学防治研究中心)副院长日本宣布排核废水入海的消息一出,全世界一片哗然。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大概130万吨核污水经处理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时间长达30年!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日本福岛的当地居民。来自日本福岛县多个市民团体在政府前集会,高举“勿排放入海”“民众不支持该决定”的标语。
不仅如此,此前的一份民调显示,50%的日本国民反对“核废水排放入海”的方案,他们认为日本政府对本国民众健康不负责,对国际公共利益不负责。
130万吨的核废水是怎么来的?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海啸,直接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件,核反应堆因此也坏了。
当时,国际社会为解决核污染问题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但是日本人选择了最经济的那个——海水冷却。
海水冷却的操作是,为了冷却沸腾的核燃料,防止核反应堆芯熔化,日本不断向反应堆注入海水冷却,每天注入150吨冷却水。
到现在已经产生了上百万吨的核废水,就是本次核废水的来源。
核废水有多可怕?
日本这次排放的的核废水,跟其他废水有本质区别,它的危害是一般工业废水的成千上万倍,因为这些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核元素。
2019年,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曾指出,核废水中仍含有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核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已经被世卫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是导致白血病的罪魁祸首。
2020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刊文称,福岛核废水中的“氚”元素的含量非常高,这些“氚”元素非常难以被生物体清除,在体内停留,甚至可能引发生物体的基因突变。
针对此次排放,尽管东京电力公司曾表示,经过处理核废水当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他们也会把废水里“氚”元素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但这并没有明确的国际标准去衡量,也不能保证这些核素处于安全的标准。
实际上,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专家说得很明白了:这些经处理后的废水,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
人类为什么谈“核”色变?
日本这次排放的核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核素,那么这些核素就存在核辐射。核辐射会对人体细胞带来很大伤害,危害是多样的,包括:
核辐射不仅会对受辐射体产生伤害,还会危及遗传物质导致后代的基因突变。
还有海洋生物,他们不仅是人类的食物之一,更是地球的一份子。如果核废水排放进大海,那么第一个受影响的是海洋的鱼类。专家分析称,人类食用海产品后,等于间接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
已有实验证明,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事实上,有报道称美国海岸早已检测到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核污染物已经进入全球的环境大循环。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肯·比塞勒一直负责监测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2年(核泄漏事故一年后)他就曾表示,尽管核事故发生已近一年,但核泄漏引发的核辐射并未停止,在距日本30~64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检测到的辐射物质铯-137浓度是正常值的10~1000倍。
到了2016年,有新闻指出,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鱼被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铯-134。
全世界都将为日本核废水埋单
海洋是流动的,福岛周边的海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
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测算结果显示,日本的核废水从排放之日起,大概57天,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核废水一旦被直接排入海洋,15天后会扩散到日本东部海域;半年后,太平洋西北部海域将无法幸免;十年后,核污染将遍布全球海洋。
如此看来,全球遭受核污染只是时间问题和程度轻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日本的核事故,最后全世界都得“埋单”。
本文首发于2021-04-13健康界《两个月“废掉”半个太平洋!作为医生,我为什么坚决反对日本的骚操作》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