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川区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位检察官,二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办好每一起司法案件,认认真真接待好每一起群众信访。从信访案件处理到司法救助办理,从化解矛盾到法律解惑答疑,只要是他经手的案件,无一不让群众心服口服、翘首称赞。这个检察官就是群众心中的“铁包公”、同事眼中的“老黄牛”徐志友。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东川区检察院连续三年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名列全市第一,连续多年无涉检信访积案,连续多年无涉检越级信访。
涉检人好比兄弟姐妹
徐志友1972年出生于东川区拖布卡镇一个小山村,厚重的红土地养育了他坚毅朴实的品格,巍峨的雪岭造就了他光明磊落的心灵。“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是他的家风传承。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政法大学,徐志友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工作后,徐志友保持勤奋、踏实、进取的优良作风,把深厚的农村感情转化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根植在司法公正、阳光执法的土壤中。在他的人生信念里,涉检群众公正、合法的诉求结果比阳光和生命更重要;人心公道重于泰山、大于青天。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徐志友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接访工作,他被群众围堵过、误解过、辱骂过,甚至找上门吵闹过。然而,在他的记忆中,不管来访者有多“刁钻”“难缠”,他从来没有发过一次火,总是强忍委屈,和风细雨耐心解释、说服,引导群众知法、识法、依法、用法。仅2022年,徐志友所在部门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共99件102人,办理结果或办理过程均在三个月内进行了答复,做到百分百回复,百分百处理,及时有效回应了群众诉求,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了来访者的信任和期盼,为了法律尊严和司法公正,他经常下村入户,深入开展调查了解,仔细甄别案情每一个细节,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情。东川区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司法调查的脚印,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他和蔼可亲的笑容,一声声感谢党、感谢政府的民声传遍山乡。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徐志友认真落实院党组安排部署,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东川区域治理工作实践相结合,统筹做好信访维稳工作,集中开展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实行全天接待、24小时值班和每日“零报告”制度,确保重大活动期间没有“非访”“越级访”等案情发生。
徐志友说:“没有谁愿意上访,来访者必定有其苦衷,我们只有把他们当做父老乡亲、兄弟姊妹看待,才能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法律、看待法律,才能有效化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应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司法救助犹如一缕阳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名人民检察官的职责。2022年,在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中,徐志友带领同事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1件32人,共发放救助金42.5万元。其中,未成年救助案件13件13人,退伍军人家属、烈士遗嘱1件1人。31件32人中有原建档立卡户18件18人,司法救助率为9.17,为历史最高。
赵某兰的丈夫王某明曾经是象鼻村一名调解员,29年前因挺身制止杀人犯旦某军行凶杀人,不幸被旦某军用斧子砍伤身亡。时隔27年后,2021年旦某军被捉拿归案,判处死刑。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赵某兰、王某美、王某文、王某成、王某顺经济损失人民币56811.50元。王某明生前是退伍军人,牺牲后被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民政部确定王某明同志为烈士。遗属赵某兰与儿子王某成共同生活,属原建档立卡户,经济困难。罪犯旦某军名下无任何财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得不到任何赔偿。徐志友了解情况后,主动向检察院领导汇报,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市检察院的支持下,启动市、区联合救助模式,对赵某兰发放司法救助金10万元,解决了烈属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烈属赵某兰深情地说:“司法救助对我来说是雪中送炭,因为没钱,当时家里的房子盖了一半就停工了,司法救助款送来后,我们家才把房子最终建盖好,一家人有了安全住房,安慰了在天之灵。真心感谢共产党、感谢检察官!”
刑事被害人潘某某被张某某微信诈骗7万元,案发后人民法院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追缴张某某违法所得发还被害人潘某某。判决生效后,张某某已将诈骗所得挥霍一空,潘某某只获得6000元赔偿。被害人潘某某以被告人张某某诈骗残疾人,拒不赔偿申诉人损失,量刑畸轻为由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徐志友接案后,认真审查案件,积极开展化解工作。他考虑到潘某某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住家离城较远,脱贫监测户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便主动请示院领导,申请上门召开听证会。院领导全力支持上门听证,奔赴70余公里亲自主持听证会。通过深入释法说理,为申诉人解开了心结,申诉人潘某某表示完全同意检察机关的办理意见,当场签订了息诉罢访承诺书。徐志友积极为其办理司法救助,帮助潘某某渡过生活难关。
2021年,胡某某的儿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肇事方的助力二轮车无任何保险,且家庭困难,胡某某只得到一小部分赔偿。徐志友深入调查了解后,得知胡某某已经85岁,年老多病,住廉租房,靠领取低保生活。他向领导汇报后及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在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及时给予胡某某2万元救助金解决生活困难。胡某某说:“检察官把我当亲人,在我心里,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铁包公’,主持公道、主持正义,至死我也感谢不了他们的恩情。”
徐志友说:“司法救助犹如一缕阳光,照亮需要司法救助的人,让他们重拾希望,勇敢面对生活。”
夜以继日只为司法公正
徐志友是检察院公认的“老黄牛”,他无怨无悔默默工作着、奉献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利益。多年来,徐志友同志白天忙于走村入户,奔走在案件调查的道路上,晚上加班加点成为他工作的常态。特别是2018年9月至次年9月,东川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院里三分之二的干警抽调下村做脱贫攻坚工作,检察院只留下12名干警办案。徐志友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批捕起诉、民事行政、刑事执行检察等部门工作,经常加班至晚上深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此,他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加之工作繁重,晚上不到办公室加班就感觉心慌。对此,家人毫无怨言支持他,每逢刮风下雨,妻子经常送伞、送衣到办公室。
因为大爱所以付出
徐志友在单位上是一把好手,社会上是一个好人,家庭中是一个孝子。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拯救缺血患者。2015年,得知自己的血型为RhD(-)血型,属稀有血型,更是每年必献,从不间断。7年来,总共献血2000毫升,为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徐志友还积极参与公益捐款,从学生时代的耿马地震、丽江地震到工作后的“98洪灾”“5.12”汶川地震,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踊跃捐款捐物;金额从8角到1000元不等,初步统计共捐款2万余元,用自己的爱心力所能及救助社会。
徐志友在家中是一名孝子。考虑到岳父岳母年老体弱,2002年2月,将家在农村的二老接来家中一起生活,全家其乐融融,至今已22年,从来没有产生过一次口角。2023年1月4日,岳父突发疾病,徐志友背起岳父就向医院跑。然而,由于病重,还没到医院,最终岳父还是在他背上走了。在岳父的后事处理中,他以儿子的角色处处出钱出力,圆满安葬了老人。对于远在老家的父母,徐志友每逢假期都定时回家,帮助父母种菜、劈柴,给年迈体弱的父亲洗脚、按背。村里老幼都夸赞徐家出了检察官孝子。
东川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恭说,徐志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检察官的职责,是新时代检察官的标杆和榜样。(姜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