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炒鞋”再次冲上热搜,引发热议。不过,这次的主角不再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而是“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
炒鞋风已蔓延至国货?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得物App上搜索发现,以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为例,页面显示仅有42码,付款后7天内到货,售价竟高达48889元。而该鞋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涨幅达31倍!但页面上却并无最近购买记录,似乎是“有价无市”。又如李宁韦德之道7wow7TheMoment超越限量款,41.5码最高售价为29999元,相比发售价1699元涨了近17倍,同时,最近购买数据达270条。一路刷下来发现,动辄好几千元的鞋,仍有大量付款记录。
相关话题更是屡屡登上热搜,让不少消费者感叹:“感兴趣的国产鞋都买不起了!”
网友跟帖
炒鞋风蔓延至国货,你怎么看?
☆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有且只有一个r:哪里有利润哪里就会炒鞋,哪管这个牌子是国内还是国外的。
@狗哥发财:到底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炒鞋这两年不是已经很多了嘛,供不应求和跟风消费的结果。
@mwl712: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买的人多了,卖的人少了,自然就涨,涨就说明更多人穿国货了呗。
☆炒鞋最终伤害的是行业,要“露头就打”
@柴酱同学:提醒炒鞋的,不要利用大家抵制洋品牌的爱国之心赚取昧心钱!
@路鸣泽11:一双鞋子值那个价吗?我们不就是希望中国品牌有品质还有性价比吗?这样我们也有信心支持国货。
@之林快語:利用好相关管理法规,让炒鞋者血本无收,让这股歪风邪气无处可存!
@里木江:炒鞋这种风气在国货中有点苗头了,应该露头就打。
@小司谈热点:球鞋炒到天价,脱离真实价值,最终受害的是品牌、是行业。
央媒点评
“炒鞋”并非“遍地黄金”
有业内人士指出,“炒鞋”并非“遍地黄金”。在少数人一夜暴富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亏损。当把“炒鞋”作为理财手段,分期贷款、借钱“炒鞋”,甚至是集资去“炒鞋”,并指望以此一夜暴富,大家就需要小心了。
专家分析,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炒品种越来越少,一些民间投机资金盯上了“鞋圈”等过去比较小众的投资圈。
“炒鞋”圈资金量越大的人,越能接近更上游的经销商直接拿货,从而形成垄断、哄抬鞋价,最终形成“割韭菜”的“杀猪盘”。散户、小贩乃至很多没有收入的学生就被裹挟其中,成了“活韭菜”。
对于“炒鞋”的现状,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认为,消费者如果只是听说炒鞋可以赚钱就盲目入场,很可能面临很大风险。这就有点像击鼓传花,价格不断炒上去,但到了顶点或者鞋大量进入,这个泡沫被戳破的时候,一定是有人接盘的。接盘的这些参与者或者消费者可能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被割掉了。利用市场行情超过了商品价值本身的这种溢价行为去炒作商品,其实风险非常大。(据央视)
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
知名国产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场上存在一定溢价并不新鲜。然而,这一波价格上涨明显超出溢价范畴,远离价值规律。一件商品短短几天涨价数十倍,显然不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
近年来,国产品牌在科技研发和外观设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的确有了迈向中高端市场的底气。加之当前一些洋品牌球鞋因恶意“封杀”新疆棉花行为受到中国市场冷落,消费者纷纷用脚投票支持国货,国产品牌遇到良好发展契机。然而,如果因为“炒鞋”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断国产品牌升级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少数互联网平台打着“真假鉴定”等旗号,在“炒鞋”问题上借机推波助澜,还有一些平台为“炒鞋”“囤鞋”的年轻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始终是企业应当遵循的发展正道,借机偷奸耍滑、坑蒙拐骗,终究只会害人害己。对当前一些网络平台借机哄抬价格的行为,品牌方应当尽快行动起来,维护品牌形象。监管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加强监管和引导,维护市场秩序,为“国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据新华社)
消费爱国心炒鞋,邪气须狠刹
近日,由于一些跨国企业无理粗暴抵制新疆棉花,遭到广大爱国网友谴责,一些洋品牌球鞋因此受到市场冷遇。广大网友纷纷用脚投票,支持国货,下单李宁、安踏等知名国产品牌。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些炒鞋客“捕捉”到了商机,仿佛闻到了“血腥”,趁机转战国产球鞋市场,兴风作浪。
炒鞋客在商言商没有错,但是不能为了大发横财,就扔掉了伦理,突破了底线,还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爱国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在消费广大消费者的爱国心。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遏制这种疯狂的做法和歪风邪气,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出手,通过法治手段为这轮炒鞋热降温。(据人民网)
律师说法
炒鞋可能涉嫌多项违法,需要相关部门出手监管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屾山:几家大的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是违反《价格法》的行为;或者诱骗消费者、其他经营者跟他进行交易,可能都属于一种价格违法的行为。另外,可能会涉及大量的资金,比如像洗钱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生产厂家要做好产量控制,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警惕,看一看是否存在价格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市场虚假宣传的行为、是否存在违法犯罪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打击。 (据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