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南京市的陈克秋老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是党中央今年首次颁发的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母亲很喜欢这份礼物,她对党有一种深厚的情感,一连戴了两天都不肯摘下,觉得这是千金难得的荣誉。”陈克秋的女儿董俊新说。
陈克秋是一名光荣的新四军老战士,她于1941年3月入党,至今在党80年。1921年,不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年,同时也是她出生的这一年。时至今日,虽然年事已高,老人依旧对那段革命峥嵘岁月记忆犹新,说起学生时代参加革命,后又建设新中国时,仍是声音洪亮,热情不减。
1921年,陈克秋出生于乐清北白象的一个大户人家,而她和三姐陈洛涟关系特别要好。1938年凛冬,正值日寇入侵中华之际,在温州中学就读的陈洛涟、陈克秋及几个同学去皖南参加新四军。她们行程数百里,抵达安徽泾县中村——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八队(女子队)驻地,实现了心中的革命梦想。
在中村接受半年多的学习后,陈克秋到云岭军部军需处学习财会。又学习6个月后,她被派到军教导总队队务处担任会计,姐姐陈洛涟则调军参谋处任职。姐妹俩虽身处不同的岗位,但同样为革命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在盐城泰山庙重建军部。4月,为保证华中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政委刘少奇和代军长陈毅的直接领导下,新四军在盐城成立了江淮银行。江淮银行是直属军部建制的新四军第一个金融机构。陈克秋被任命为新四军财经部的金库主任和随后成立的江淮银行金库主任,那时她年仅20岁。部队领导看中她忠诚可靠,放心将财政大权交到她的手上。也就在同一年,陈克秋加入了共产党。
为了守护党的“钱袋子”,她特意缝制了一件灰色背心,将10多公斤重的金条全都缝在背心口袋里。“人不离金、金不离人!”这是她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每天背着金条,还要随时转移,让她吃了不少苦。“冬天浑身冰凉,夏天大汗淋漓。”陈克秋说,每当睡觉时,她最渴望的就是能睡在稻草上,这样能轻松不少。这件“金条背心”,她两年不离身,直至1943年春,部队稳定后才取出金条上交。“让我背金条的时候,没有任何手续,我上交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手续,完全凭着党性。”陈克秋说,党信任她,而她也尽己所能回报这份信任。
实际上,不仅陈克秋对党很忠诚,她的姐姐陈洛涟也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3年反“扫荡”期间,陈洛涟和丈夫田守尧在“小沙东海战”中双双壮烈牺牲。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年,陈克秋才在报刊上读到姐姐姐夫的牺牲经过,当下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克秋从事多年行政工作,1955年以准团级别转业到地方工作,1985年从江苏省文化厅离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母亲谋的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非个人的苦乐,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国家。”董俊新说,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们兄弟姐妹中4人纷纷加入共产党,立志将爱国、爱党的传统传承下去。
蓝媒联盟•乐清融媒体中心记者: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