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谈父亲:39人参军,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了,这就是智慧

知道马未都的人,都了解这个中国古董界的大佬,对文物与古董有多了解,因此在他身上也就发生了很多与文物古董有关的趣事儿,当然除了大家伙上赶着往人家身上扒隐私,找素材,马未都自己也在他参加的收藏类节目上回忆了很多故事和陈年旧事,不过马未都对于他的家事却很少提及,尤其是关于他的父母。不过这并不代表马未都与父母感情不好,一次马未都兴致来了,不仅提起了家事,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他父母亲的故事,今天咱们一起来听听。

说起马未都他的母亲,马未都都觉得自个儿的母亲打小就是一个娇小姐。虽说祖上是富商,不过嫁给马未都父亲这边,家里还真一清二白的,母亲身上的那些“毛病”,也就父亲愿意宠着她,改不掉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马未都母亲口味太叼了。据马未都自己回忆,因为母亲不吃任何有刺激气味的食物,所以家里一概不买。比如说厨房里这调味品:葱姜蒜啥的,就连一般人家都吃不起的牛羊肉都不能上桌,更不要说韭菜香菜等蔬菜了。这样看来,马未都小时候也算可怜吧,在吃上就少了那么多欢乐。其次是马未都母亲太“小资”,要求高。虽说是老北京长大,又嫁在北京的人,马未都母亲却在穿衣打扮上从不含糊,就比如她从不穿那烂大街的老北京布鞋,她脚上穿的鞋都是广州、上海产的。虽说家里不算多有钱,但是在马未都印象里,母亲和小孩子一样,就爱吃巧克力和洋糖果,不过父亲宠着她,从不缺了母亲的小零嘴。

为什么说马未都父亲这边的祖上一清二白呢?因为马未都爷爷打小就可怜,六岁丧父、十二岁丧母,没办法为了活下去,马未都爷爷不得不出冒着生命的危险出海做了渔民。幸好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的,没出事儿,反而慢慢地也积攒了不少积蓄。马未都的爷爷知道没文化要吃的苦头很多,所以他决定让自己的儿子们去读书,做文化人。只可惜那个年代,国势危机,不太平。马未都的父亲和他们那地方的其他人一起参军打仗,保家卫国去了。他们经历了生死,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最后回北京的时候那叫一个悲惨,同行40人,就剩下马未都的父亲,和另外一个伤残军了。

说起来他父亲可是一个读书人,这参军报国的事向来都是威武雄壮的阳刚男子做的事儿,但是同去四十人,回来的时候就剩他父亲一个完好无缺的,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马未都何尝不好奇呢?他也分析过,马未都想他父亲那为人他知道的,因为读书人,肚子里懂点战术什么的,虽然没经验过,但是也不会贸然冲动,拿起枪就往炮火枪口上撞。在喊“冲啊”的时候,大家伙都是卯足了劲儿往前冲,不管什么枪林弹雨的,马未都听父亲和自己说起过淮海战役上的惊险刺激,他说在冲锋的时候他要比别人慢半秒,先看看对方有没有反应

这样去分析可不代表马未都父亲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如果打仗的时候,战士们一股脑的都往上冲,那牺牲的战士就多了很多,但是在生死关键时刻如果能先快速想一下怎么冲锋再出发,那么无论如何都能稳稳地打死对方几个人,这样就算自己不幸战亡了,也不亏。在马未都看来,父亲这一行为,也是一种智慧,可比那些只有勇气没有智慧的人,强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44 字。

转载请注明: 马未都谈父亲:39人参军,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了,这就是智慧 - 楠木轩